【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2012年至2013年期间,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24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对24例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病情恢复较好。24例患者中,显效14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7.5%。结论结合意识形态演变,分析病因,脑出血产生意识障碍的患者较多,脑水肿的前提是血管痉挛以及梗死,或者是出血启动脑微循环灌注障碍,对于脑疝进行早期的诊断并进行及时的处理,能够减小死亡率,有助于脑部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临床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023-02
脑血管疾病(cvd)是各种血管原性脑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占所有疾病的10%,是目前人类疾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50%-70%的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残疾,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且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1]。选择我院内科2012年至2013年的24例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对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4例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在秋末初冬发病13例,占54.2%,发病率比较高。24例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的年龄为41-75岁,其中脑出血患者为12例,脑梗死患者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为3例,其他疾病为2例。
1.2方法所选24例患者均有头痛、头晕、恶心、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伴随症状,加重至嗜睡、昏睡、浅昏迷及深昏迷等不同的意识障碍。均进行CT、MRI、血生化、心电图等辅助检查。
2分析
2.1病情进展患者的病情决定了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从发病到出现意识障碍的时间[2]。发病2小时以后,产生意识障碍为病情进展较快,当意识障碍发病时间大于24小时,颅内压增高出现的比较晚、症状相对较轻。若意识障碍不断加重,则显示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脑出血患者因颅内占位效应明显,产生意识障碍的时间通常不大于6小时,症状多于数小时发展至高峰。24例患者中,其中3例脑出血于5小时内出现意识障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于安静或睡眠中发病,症状多于十余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病情进展相对缓慢,产生意识障碍多在十余小时以后。24例患者中,其中1例脑梗死在发病4小时后昏迷,6例在10小时以后出现不同意识障碍。而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仅出现烦躁不安、谵妄和嗜睡等轻度意识障碍,治疗以后未发生昏迷。
2.2治疗防治脑水肿,有助于延缓意识障碍的进展,对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治疗的重点是积极脱水、降颅压,常用皮质类固醇、脱水剂和利尿剂等。并控制血压,保证营养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并发症等。恢复期则进行理疗、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
2.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4.0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行t检验。
3结果
24例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其中脑出血患者为12例,脑梗死患者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为3例,其他疾病为2例。对24例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病情恢复较好,见表1。
4讨论
意识在医学中指大脑的觉醒程度,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应答反应的能力,或机体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意识的维持是通过脑桥中部以上的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及其投射至双侧丘脑的纤维,以及大脑半球的正常功能实现的。累及网状激活系统或双侧大脑半球的病变均可导致意识障碍。由于脑缺血、缺氧、葡萄糖供给不足、酶代谢异常等因素可引起脑代谢细胞紊乱,从而导致脑干上行性网状结构功能损害和脑活动功能减退,产生意识障碍[3]。
在脑出血发病后2至3个小时内产生意识障碍达89.75%[4],间脑对脑干造成压迫,可能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则脑水肿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意识障碍比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低。当出现脑水肿占位效应时,颅内压增加到一定程度,通过自然空隙,部分脑组织和脑室移位、变形至压力较低处,甚至形成脑疝。脑疝是脑出血最常见的直接致死原因。要对颅内压增高现象进行及时的处理,降低颅内压。
总之,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最基本的特点是出现意识障碍,脑血管疾病发病后,产生意识障碍的时间越早,意识障碍程度越深,预后则越差。要尽快明确病因,需要进行头部CT、MRI、DSA、心电图、血生化检查等。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减小病变范围,促进脑部功能的恢复。治疗的方法包括对血压进行控制,降低颅内压,在必须的情况下,采取特殊处理的方法,对于早期脑梗死患者应用溶栓,对大面积脑出血、动脉瘤及动静脉畸形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贾建平,主编.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第6版.
[2]宋海慧.急性脑血管所致意识障碍48例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27):4750.
[3]陈文彬.潘祥林,主编.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第6版
[4]唐毅.急性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126例临床诊治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1):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