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康复新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40例

时间:2022-11-21 12:3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康复新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所致急性放射性肠炎患者,根据RTOH/EORTC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I级6例,II级25例,Ⅲ级9例,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康复新液50ml+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混合后保留灌肠,1次/晚,疗程14d,治疗1w后评价疗效。结果 40例ARP患者,经积极一周期(14d)治疗性保留灌肠后,21例显效,15例有效,总有效率90%。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康复新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腸炎,疗效满意,副作用小,简便易行。

关键词:复方苦参注射液;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放射性直肠炎;盆腔肿瘤

急性放射性直肠炎(acute radiation proctitis,ARP)发生率约9.5%~59.5%,是盆腔恶性肿瘤及妇科恶性肿瘤行放疗治疗期间或治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累及直肠,且也直肠炎表现为重,患者常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血便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ARP治疗方法仍以抗炎止血,保留灌肠,高压氧等治疗,也有行激光止血及外科改道手术者,然而由于后者给患者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一般不易为患者接受。本本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康复新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于笔者医院肿瘤科因盆腔恶性肿瘤放疗治疗住院患者3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28~77岁,中位年龄53岁,其中宫颈癌10例,子宫内膜癌8例,直肠癌(Dixon术式后)15例,前列腺癌7例,40例患者均采用三维适行放射治疗技术,选择6MV-X线,常规分割照射,5次/w,分割剂量为2Gy,根据部位病种不同及方式不同,剂量范围为(40~60)Gy/(20~30次);根据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其中I级6例,II级25例,Ⅲ级9例。所有患者PS评分、全身转移情况,临床分期,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 无重要器官功能严重损害,并排除第二肿瘤;所有患者均按计划放疗完毕,于放疗后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血便等症状,经纤维结肠肠镜检查证实直肠无肿瘤侵犯,但出现直肠黏膜水肿、充血、严重者局部靡烂乃至坏死即诊断为放射性直肠炎。

1.3排除标准 存在直肠转移;放疗前即有直肠炎病史;出现肠穿孔者;PS评分>3分;预计生存期<3月;有第二肿瘤;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过敏体质者。

1.4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出现症状当日予以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康复新液50ml+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配置成80ml灌肠液后,加温至38℃~42℃,每晚保留灌肠1次,共14d。停止灌肠1w后观察疗效。注意事项:导管一般插入肛门8~10cm注药,注入药液速度控制在8~10min,灌入后抬高臀部,然后改为俯卧位,至少保留30min。所有患者均少渣饮食、营养支持等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均相同。

1.5评价标准

1.5.1分级标准 采用RTOH/EORTC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1]:0级 无变化;I级,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习惯改变,无需用药/直肠不适,无需止痛治疗;II级,腹泻,需用抗副交感神经药(如止吐宁)/粘液分泌增多,无需卫生垫/直肠或腹部疼痛,需止痛药;Ⅲ级,腹泻,需肠胃外支持/重度粘液或血性分泌物增多,需卫生垫/腹部膨胀(平片示肠管扩张);Ⅳ级,急性或亚急性肠梗阻,瘘或穿孔;胃肠道出血需输血;腹痛或里急后重,需置管减压,或肠扭转。

1.5.2疗效评价 参照200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达成的共识意见: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化验正常,次数<2次/d,结肠镜复查黏膜大致正常,停药观察14d无复发。②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次数<4次/d,结肠镜复查黏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③无效:临床症状轻度改善,结肠镜检查无变化。所有患者均于灌肠治疗后7d评价疗效,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经一周期(14d)保留灌肠治疗后,I级6例患者全部治愈,显效率100%;II级25例患者,8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无效;III级4例患者有效。40例患者总有效率90%。

3 讨论

放射性直肠炎发生机制主要是因为放射线使肠上皮细胞增生受抑制,小动脉受损,导致肠壁缺血和粘膜糜烂,形成溃疡;其次是放疗后溃疡肠壁组织水肿,纤维母细胞增生,导致肠管狭窄、粘膜面扭曲和断裂,甚至引起肠梗阻,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血便等症状,重症者通常导致不能完成放疗,甚至造成永久性放射性损伤[2],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现有放射性直肠炎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随着中医药复合制剂的发展,以其活性组分多,作用靶点多及作用途径多等特点,使其在药理活性方面,表现为多效性,复杂性和某些成分的双向调节性[3],正因如此,使其在联合治疗方面,拥有独特疗效。

复方苦参注射液由苦参、白土苓、土茯苓、灵芝、首乌、五灵脂等多种药材制成,含有苦参总碱、皂苷、氧化苦参碱等多种活性抗癌成分。具有抗癌止疼、抗炎,调节免疫力、抑制癌肿出血等功效,研究证实,苦参总碱等通过影响端粒酶作用,对恶性肿瘤细胞有直接杀灭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和促进细胞凋亡作用[4],可以显著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T细胞亚群作用明显[5];并通过阻断肿瘤与内皮细胞的黏附,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6]。现有研究表明苦参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肿瘤脏器的缺血,淤血情况,还能改变中枢对疼痛的反应,达到止疼的目的[7]。康复新为美洲大蠊干燥虫体的乙醇提取物制成的溶液,有效成分为粘糖氨酸,具有去腐生肌,促进肉芽组织增生,促进细胞表皮生长和血管新生,改善胃肠黏膜创面微循环,加速机体病损组织修复再生、抑菌消炎,消除水肿和提高T淋巴细胞数量和活性[8]作用。吕文[9]等的研究表明:康复新液能够促进病损部位的组织中核酸、蛋白质胶原的合成, 改善局部微循环,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从而促进病损组织的再生修复并提高再生组织的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盆腔肿瘤放疗后所致ARP患者: I级6例,II级25例,Ⅲ级9例。经14d治疗性保留灌肠后,21例显效,15例有效,总有效率90%,与国内报道相一致[10,11]。

综上所述,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康复新混合液保留灌肠治疗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所致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疗效满意,显著改善并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方法简便易行,无不良反应发生,虽然该灌肠方法药物经济成本相对较高,但对于治疗效果而论,值得采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申文江,王绿化.放射治疗损伤[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56-260.

[2]谷铣之,殷蔚伯,刘泰福,等.1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6381.

[3]魏永燕,刘培勋.中药复方现代研究新技术新方法的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11):1050-1052.

[4]程向东,杜義安,黄灵,等.苦参碱在调节Bax和Bcl-2蛋白表达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中国肿瘤临床,2008,35(12):711-713.

[5]Zhang JQ,Li YM,Liu T,et al.Antitumor effect of matrine in hunman hepatoma G2 cells by inducing apoptosis and autophagy [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0,16(34):4281.

[6]关季娟,廖江宝,肖小炜.岩舒注射液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辅助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4):93.

[7]张彦,蒋红凯,刘小珊,等.苦参碱诱导K562白血病细胞分化凋亡试验研究[J].癌症,2009,19(8):756.

[8]邱胜民,杨继闽,邱进.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3):416.

[9]吕文,梅琴娜,张筱凤,等.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3,11(2):107-108.

[10]林峰,于波,吕叶,等.康复新液与地塞米松混合灌肠液保留灌肠预防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6):36.

[11]王建中,张和峰,吴春迎,等.康复新液肛滴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22例近期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2006,37(1):17-18.

编辑/赵恒德

推荐访问:直肠炎 混合液 苦参 灌肠 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