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及补体的变化

时间:2022-11-21 16:0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及补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病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P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D-二聚体(D-D)和补体C3、C4,进行对比分析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发病后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中,轻型急性胰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补体C3、C4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以重症急性胰腺炎最明显。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障碍及补体功能受损,以重症急性胰腺炎明显。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凝血功能,补体。

【中图分类号】R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570-02

引言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并发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并可能发展成为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乃至死亡。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导致的组织损伤可刺激炎症细胞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并激发炎症介质“瀑布”样释放,出现胰腺微循环障碍,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机体通过内源性抗炎症机制,即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对炎症介质有拮抗作用,并发出现凝血功能变化,及一系列补体激活及变化。本文观察30例AP的发病凝血功能及补体改变并进行了正常对照研究,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29例30患者,男性 18例,女性12例。AP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2003年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根据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AP的严重程度,按APACHE Ⅱ评分的评分>=8为标准[1] ,将AP分成轻症急性胰腺炎MAP(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 )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MAP组:18例,男11,女7例,平均年龄45.3岁和SAP组:12例,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47.3岁。并排除口服抗凝药物病例。正常健康体检成人对照组20,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38.6岁。各组间在年龄、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采集静脉血,用3.8%枸橼酸钠抗凝。离心血浆0.3-0.4ml置于CA-530型全自动血凝仪,自动检测PT、APTT和FIB。取血浆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二聚体浓度(mg/L),酶标免疫试剂盒由上海太阳医学生物技术公司提供。相同方法检测对照组血浆。并检测发病时外周静脉血行血凝分析、补体C3、C4的情况。补体由美国Beckman公司的360型特定蛋白仪自动检测,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试剂由美国Beckman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 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结 果

2.1 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变化

3、讨 论

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和发展不一定或不完全取决于胰酶的消化,而与微循环因素及相关体液因子有着极其重要的联系。胰酶释放和活化可能伴随着某些激肽和其它毒性物质的释放,破坏了微血管功能和凝血机制,降低胰腺血供,导致胰腺组织出血和其他组织器官出血及血栓形成。[2]。在肝、肾、肺等重要脏器积聚和活化的白细胞通过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引起自身细胞和组织损伤。这类介质中最重要的是氧自由基和中性白细胞弹力纤维酶,它导致自身组织细胞的损伤外,还促使血液呈高凝状态,消耗凝血因子,增加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生成,从而诱发DIC。本研究观察发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PT、APTT明显延长,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而轻型急性型胰腺炎患者PT、APTT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凝血因子被消耗,PT、APTT延长,并出现纤溶亢进的表现。FIB由肝细胞合成,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凝血因子,在纤溶亢进时,其被酶解,血浆中FIB就下降。FIB作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急性炎症时血浆浓度可增加2-3倍。本研究中轻型急性型胰腺炎患者的FIB有轻度地升高,而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FIB有明显地升高,其可能机制是急性胰腺炎患者血中IL-6升高,刺激肝细胞合成FIBm。在本研究中发现:轻型急性型胰腺炎患者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组D-dimmer明显高于对照组。由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纤溶系统变化较复杂,既有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也有纤溶系统活性相对不足,凝血和纤溶的动态平衡被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大量活化的血小板聚集,使血液呈高凝状态,微血栓容易形成,微循环淤滞,细胞缺氧,代谢障碍,进一步加重胰腺组织的病变,如不及时纠正,累及多个脏器可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

C3缺乏患者易发生广泛而严重的化脓性感染、肺炎、脑膜炎和败血症等。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C3含量下降,机体抗感染能力大大降低,C3介导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溶解和清除功能也几乎丧失。SAP时胰腺发生了严重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中已经激活的补体成分就有了与腺泡细胞充分接触的机会,补体片段杀伤自身腺泡细胞,造成严重的胰腺坏死。本研究也显示,无论MAP或SAP患者补体C3、C4均有显著下降,低于正常。AP发病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从而导致应激反应时,由于大量的炎性介质释放使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活化并粘附于内皮细胞致补体、血小板等系统参与。此可能同补体过度活化.补体消耗增加致C3水平下降,大量消耗此时补体C3旁路活性肠源性ETM 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补体活化后一方面参与血清对内毒素解毒,另一方面还通过调理作用,促进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非特异对内毒索进行吞噬清除.从而大量地被消耗掉。AP患者在微循环障碍过程中,中性白细胞释放的其他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以及活化的补体C5a和C3a,增加血管通透性,使血浆成分渗出,组织水肿,减少组织供血供氧。另外,C5a和C3a参与血管内凝血和纤溶过程,进一步加重微循环障碍,导致脏器功能不全[4]。

本研究揭示了AP人体凝血功能及补体C3,C4的变化,提示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严重程度,对于了解机体血凝功能在AP中变化及探讨治疗方面如早期疏通微循环药物干预等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早期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功能及补体的变化对病情的转归判断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胰腺病学,2010,4:35-38.

[2] 袁耀宗,姚玮艳.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12,24(12):706.

[3] 王兴鹏,袁耀宗,徐家裕,等.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J].中华医学杂志,2000,75(8).

[4] Telek G,Scoazecj Y,Chariot J,etal.Cerium-based histochemical demonstr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intautocholate-induced acute pancreatitis in rat[J].Histochem Cytochem,1999,47(10):1201-1207.

推荐访问:补体 胰腺炎 患者 凝血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