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由于该病传播途径广泛,所以构建快速有的效诊断方法,在生产实践中也有着重要意义。此外,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以预防为主。因此,文章对PRRS诊断的几种方法以及防治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诊断方法;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5-0008-02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of Siagnostic Methods and Control Measures
Li Xiaohui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Station of Dashiqiao, Dashiqiao,Liaoning 115100,China)
Abstract: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 is a serious infectious disease. Building a rapid and efficient diagnostic method in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is significance for the disease spreading widely. In addition, the PRRS is mainly to prevent as there is no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drug at present. Therefore, this thesis gives some overviews about several diagnosi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PRRS.
Key words:PRRS; diagnostic methods; control measures
豬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又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所引起的猪繁殖障碍和呼吸疾病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于1987年首次在美国发现,此后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该病例的报道,我国于1996年由郭宝清等[1]在流产胎儿中分离到PRRSV。近年来,全国许多省份都有该病流行的报道,是我国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
1 病原
该病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1991年在荷兰兽医研究中心,从感染的病猪分离得到,并命名Lelystad病毒(LV)。病毒粒子呈卵圆形,有囊膜,直径50~65 nm,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分为两个毒株型,即欧洲型和美洲型[2],两者在抗原性上有一定的差异。
2 流行病学
目前,猪是唯一感染PRRSV的动物,其主要侵害繁殖母猪和仔猪,而育肥猪发病较温和。该病可以通过空气、直接接触、精液及粪便等多种途径传播,还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使胎儿致病。另外,猪场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大,也是该病流行的不利因素。
3 诊断方法
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根据妊娠母猪后期发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新生仔猪死亡率高,发病仔猪出现间质性肺炎的特征性病变及临床症状,可以初步诊断为PRRS。但该病的确诊还有赖于实验室诊断,其方法分为血清学诊断和病原学诊断。
3.1 血清学诊断
血清学试验操作容易,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因此广泛应用于实验室的诊断方法。目前国内外已建立四种检测PRRSV抗体的方法: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血清中和试验(SN)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3.1.1 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
IPMA由 Wensvoort等[3]在1991年率先建立,是当时最早用于PRRSV的血清学诊断方法,至今仍是常用的检测手段。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从感染后6天的猪体中检测出PRRSV抗体。但由于该方法检测的结果有一定主观性,须肉眼判断,所以不适于大规模检测。
3.1.2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IFA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在美国被广泛应用,该法需细胞培养、荧光镜检,结果依肉眼观察,具有一定局限性。
3.1.3 血清中和试验(SN)
SN特异性好,但由于中和抗体出现时间较晚,不适用于早期诊断。Yoon等[4]人为添加20%新鲜猪血清或小鼠血清增加补体含量,提高试验的敏感性,可在PRRSV感染的早期作出诊断。
3.1.4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ELISA主要用于PRRSV抗体检测,具有良好特异性和敏感性。Dea[5]等建立的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人工感染的猪检测结果表明,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达到100%和96%。
3.2 病原学诊断
病原学诊断与其他的诊断方法相比,除了对疾病的准确诊断外,还可以鉴定毒株类型,并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提供了方法依据。另外,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不断深入,病原学诊断也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包括病毒分离与鉴定和分子生物学诊断。
3.2.1 病毒分离与鉴定
取病猪的肺脏、血清或淋巴结,将其病料接种原代肺泡巨噬细胞(PAM)或传代细胞系CL-2621、MarC-145进行培养,经传代后出现特征CPE者,表明病毒分离呈阳性。也可将细胞培养分离的病毒,用间接荧光技术和酶抗体法进行鉴定[6]。
3.2.2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分子生物学技术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缺少的一种疾病的诊断方法。尤其是RT-PCR技术、核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等诊断方法。
3.2.2.1 RT-PCR技术
将提取PRRVS的RNA转录成cDNA作为模板,再对其不同的ORF基因序列设计相应的引物,然后对引物进行扩增,检测目的基因,由此建立了RT-PCR技术的诊断方法。这种诊断技术不仅特异性强、效率高,而且能够鉴定毒株类型。Christoph等[7]建立的TaqMan RRT-PCR的方法,对美洲毒株和欧洲毒株感染的群猪进行准确鉴别。另外,PRRSV的ORF7基因序列保守性较好,因此用RT-PCR法来诊断PRRS,常以检测ORF7基因序列作为诊断依据。
3.2.2.2 核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ISH)
ISH是采用地高辛标记ORF7基因的cDNA制备特异性探针,来检测组织切片中的病毒RNA。Sur等[8]以PRRSV的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ORF7基因片段,利用地高辛标记方法制备PRRSV特异性cDNA探针,建立了检测PRRSV RNA的原位杂交技术。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在淋巴结、肺泡巨噬细胞等组织感染细胞内检测到PRRSV的RNA。
4 防治措施
该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疗法,主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其防治的关键是如何做好PRRVS的防疫工作。因此,主要实施细节包括加强饲养管理,经常消毒畜舍、定期免疫及检测等防治措施。另外,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猪,引进之前必须进行PRRS检测。
4.1 加强饲养管理
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原则。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对各种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按季节合理安排猪群密度,做好防虫灭鼠工作,防止与禽类接触。对外来人员出入猪场要进行严格控制,工作人员及车辆的出入应进行消毒处理。
4.2 经常消毒畜舍
由于该病可以通过空气、直接接触、粪便等多种途径传播,所以对畜舍的消毒也是切断这些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一般对非疫区每2周全场大消毒1次,每周1~2次带猪消毒。消毒剂使用复合醛类对猪场、舍内进行消毒,而散养户的猪栏圈舍可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4.3 定期免疫及检测
在疫苗的选择上,虽然弱毒苗与灭活苗相比免疫性较好,但在安全性上存在着潜在的问题,所以在生产实践中要谨慎使用。另外,PRRSV有抗体依赖性增强的现象(ADE),因此要定期检测血清的抗体,以防止抗体低于保护水平,增加发病几率。
对无PRRS病史的猪场,一般选用灭活疫苗,在母猪配种前1个月和产前1个月各接种1次,种公猪每4个月接种1次,并定期检测抗体水平。而对发生PRRS的猪场,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弱毒疫苗。在后备母猪配种前2~3周进行1次加强免疫,有效抵抗怀孕期PRRSV的侵害;新生仔猪可采用二次免疫法,即断奶前后各免疫1次。
5 结语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自1987年在美国被发现以来,至今已经传遍世界各地,其危害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不容忽视的。由于该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因此,做好PRRS的防治工作是降低PRRS发病率的重点。虽然该病疫苗的临床应用已经得到普及,但PRRSV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也给防疫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笔者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人们终会发现流行病毒的变异规律,解决流行疾病暴发带来的灾难。
参考文献:
[1]郭宝清,陈章水,刘文兴,等.从疑似PRRS流产胎儿分离PRRSV的研究[J].中国畜禽传染病,1996,18(2):1-4.
[2]Conzelmann K K,Visser N,VanWoensel P,et al.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a member of the arterivirus group[J].virology,1993,193:329-339.
[3]Wensvoort G,Terpstra C,Pol J M,et al.Mystery swine disease in the Netherlandes:The isolation of Lelystad virus[J].Vet Q,1991, 13: 121-130.
[4]Yoon I J,Joo H S,Goyal S M,et al.A modifield serum neutralization test for the detection of antibody to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 swine sera[J].J Vet Diagn Invest,1994,6:289-292.
[5]Dea S,Wilson L,Therrien D,et al.Competitive ELISA for detection of antibodies to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using recombinant E.coli-expressed nucleocapsid protein as antigen[J].J Virol Methods,2000,87(1-2):109-122.
[6]楊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的研究概况[J].甘肃畜牧兽医,2007,195(4):43-45.
[7]Christoph E,Barbara T,Luzia,et al.Quantitative TaqMan RRT-PCR for the dete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strains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J].J Virol Meth,2001,98(1):63-75.
[8]Sur J H,Copper V,Galeota J A,et al.In vivo detection of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RNA by in-situ hybridization at different times postinfention[J].J Clin Microbiol,1996,34(9):2280-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