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不同类型胎儿泌尿系统发育不良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

时间:2022-11-22 12:5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对不同类型胎儿泌尿系发育不良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评价,为今后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2007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经产前超声确诊为泌尿系统发育不良胎儿15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胎儿中泌尿系统畸形者42例,占28.00%;单纯肾积水者98例,肾盂积水合并输尿管扩张者12例,肾脏多囊性疾病者12例,肾发育不全者10例,肾缺如者8例,其他10例。所有病例均经尸检或随访得到证实。结论:超声检查能够对胎儿泌尿系统发育不良进行准确判断,值得关注。

【关键词】 泌尿系统发育不良; 超声声像图; 特征; 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6-0054-02

胎儿泌尿系统发育不良主要是指胎儿的泌尿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发育不全、发育异常等现象,其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为最严重的泌尿系统发育不良现象,会对胎儿的预后和生存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目前在临床上超声检查是对泌尿系统发育不良进行诊断的一种常用手段[1]。本次研究中对不同类型胎儿泌尿系发育不良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评价,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超声证实为泌尿系统发育不良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经产前超声检查确诊为泌尿系统发育不良胎儿,抽取其中的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孕妇年龄20~35岁,平均(27.6±14.3)岁,孕周20~36周,平均(26.7±12.6)周。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胎儿的一般资料、泌尿系统发育不良类型、超声声像图特征等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

1.2.2 超声检查方法 研究中所用仪器为GE Voluson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5~6.0 MHz。在检查过程中孕妇采取仰卧位或者是侧卧位,进行产前常规检查,并对胎儿双顶径、腹围、头围、股骨、肱骨长度以及羊水指数、胎儿大脑中动脉、脐动脉血流参数进行测量,对胎儿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评价;而后以系统超声检查方法对胎儿进行扫查,双肾扫查切面包括:脊柱旁矢状切面以及冠状切面,双肾横切面,脊柱横断面、双肾肾门。膀胱检查切面包括:脐动脉显示切面、下腹部正中矢状切面。对胎儿肾脏大小、肾盂分离宽度进行准确的测量[2]。

2 结果

2.1 泌尿系统发育不良的发生与分布

经统计得知,本组150例泌尿系统发育不良的胎儿中包括有泌尿系统畸形者42例,占28.00%,在这42例胎儿中包括双肾畸形17例(40.48%),单侧肾脏畸形25例(59.52%),无羊水或者是羊水量过少者12例(28.57%),属于致死性畸形。150例胎儿泌尿系统发育不良分布情况详见表1。

2.2 超声声像图特征

(1)对于单纯肾积水而言,仅能够发现肾盂扩张,且肾实质未发生明显异常,同侧输尿管未出现扩张,膀胱也无扩张现象。12例肾盂积水合并输尿管扩张胎儿,未发现有高度扩张的膀胱,其羊水量正常。有1例胎儿属于先天性巨输尿管,声像特点表现出单侧肾脏积水,单侧输尿管发生显著扩张,对侧肾脏与膀胱均呈正常。另外11例胎儿经产后随访证实存在2例单侧肾盂积水、输尿管扩张现象没有得到恢复,经检查证实为输尿管末端囊肿。(2)肾发育不全。对于肾发育不全胎儿而言,其肾脏超声特征为肾脏表面粗糙,形态存在明显异常,肾脏大小较正常肾脏小,肾实质回声发生显著增强,皮髓质不存在清晰的分界。(3)肾缺如的声像特点为腰部一侧或两侧未发现肾脏,并且在胎儿的腹腔其他部位、盆腔、胸腔内均未发现胎儿肾脏图像,一侧或者是两侧肾上腺发生增大,呈“平卧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无法得到肾动脉显像。(4)肾脏多囊性疾病。肾脏多囊性疾病的种类繁多,其超声显像也存在较大差异。本组12例肾脏多囊性疾病胎儿中包括婴儿型多囊肾者3例,声像图显示出肾实质存在散在细小囊性暗区,对侧肾脏呈现出对称性且均匀增大,双肾回声显著增强,羊水过少;成人型多囊肾者2例,1例为单侧发病,1例为双侧发病,声像图特征与婴儿型基本一致;多囊性肾发育不良性肾病者7例,声像图特征为肾内存在大量囊性暗区,各囊肿之间不相通,无法观察到肾皮质。

3 讨论

本组150例超声诊断泌尿系统发育不良胎儿最后均经尸检和随访得到证实,由此可知,产前超声检查对于诊断泌尿系统发育不良的准确性较高,150例胎儿中不同泌尿系统发育不良类型的声像图均存在显著特征,这对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相同类型不同种类的胎儿泌尿系统发育不良的超声鉴别存在一定的困难,应采取综合手段展开进一步的确诊[3]。超声检查能够对羊水量进行准确判断,能够对严重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4]。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属于一种无创性对胎儿进行评价的最基本成像方式,在泌尿系统发育不良特别是程度较严重或者是发展到晚期时的病例确诊存在明显的优势,尽管超声成像会受到孕妇肥胖、羊水过少、胎位不适于检查、超声仪器的分辨力以及清晰度等因素的影响[5],然而在操作中均能够通过相应措施尽量减少干扰,因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陈涛涛,孙玲玉.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42例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03,35(4):286-287.

[2]张永泉,陈琪玮.B超检测胎儿肾脏发育情况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6):92,128.

[3]解左平,金社红,沈晓燕,等.超声测量不同孕周胎儿肾脏大小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1,22(15):2127-2129.

[4]李胜利,陈秀兰,陈琮瑛,等.产前超声检查在胎儿泌尿系统畸形诊断中价值[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2008,5(4):589-594.

[5]孟华,姜玉新,戴晴,等.羊水量正常时胎儿肾发育不良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8,17(3):227-230.

(收稿日期:2013-01-30) (编辑:程旭然)

推荐访问:声像 超声 胎儿 不同类型 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