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保护肾脏
王佳丽 武士峰
肾脏是人体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除了排泄功能外,尚有调节水、电解质(如钾、钠、氯、钙等)和酸碱平衡的作用。如何保护肾脏、预防慢性肾脏病,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充分喝水不憋尿。尿在膀胱中储存太久,很容易使细菌繁殖,而细菌又很可能经输尿管感染到肾盂。每天喝足够的水并及时排尿,不仅可以预防尿路感染,还可减少尿路结石的发生。
2 平衡膳食,不可暴饮暴食。人吃下大量的动植物性蛋白质后,最后的代谢产物——尿酸及尿素氮等都需要由肾脏负担排除,故暴饮暴食有损肾脏功能。
3 避免滥用药物。多种药物中的化学毒素均可导致。肾脏损害。如长期大量服用止痛剂,不恰当应用氨基苷类抗生素,长期、过量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等,均可缓慢地引起肾功能损伤。对。肾脏有影响的药物,如磺胺类、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等,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4 及时清除感染灶。当喉部、扁桃体等发生炎症时,须在医生指导下及早治疗,否则引起链球菌感染,极易诱发肾脏疾病,特别是儿童尤需注意。
5 控制危险因素。虽然氯化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类,但吃得过咸,使血中的钠离子浓度过高,肾脏必须将多余的钠排出体外,这样就会增加肾脏负担而受到损害。因此,要饮食清淡,减少盐的摄入;有计划地坚持每天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一旦出现高血压、高尿酸、高血脂和肥胖症等,应听从专科医师的指导,坚持相对应的低盐、低糖、低嘌呤、低脂肪饮食,密切监测血压、血糖、血脂、血尿酸等指标。至少每半年监测一次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
6 避免腰部受凉。寒冷季节,应保持腰部温暖,免受风寒侵袭;炎热季节,不要过于贪凉露宿,以保护肾组织有良好的血液循环。
7 女性应特别注意保护肾脏。首先要保持外阴卫生,防止尿路感染。女子怀孕前,最好检查有无肾脏病及肾功能改变,如果有相当程度的肾脏损害时,要与专科医师研讨可否怀孕。否则盲目怀孕,会导致。肾脏病恶化及。肾功能不全。
二、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
王墨雨 晨风
高血压可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但它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却因隐蔽性较高而容易忽视。肾脏是由许多微小血管组成的一个脏器,高血压患者若血压长期得不到较好的控制,会导致肾内的细小动脉硬化。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的原因。这种损害若不及时控制和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进一步加剧,可发展为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直至发展成尿毒症。因此,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验尿,每年最好进行一次全面的肾脏检查。
慢性肾脏病也可引起高血压,医学上称为“肾性高血压”。这种继发性的高血压一般多发生在青壮年身上。临床观察发现,肾功能减退越严重,血压越高,到了肾功能衰竭后期,有80%以上的患者均伴有明显的高血压。可见,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只要其中任何一种治疗和控制不力,都可造成恶性循环。而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两种病都是常见的高发病。在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约有1.6亿人;而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占人口总数的8%~9%。因此,一个人既患有高血压又患有慢性肾脏病的几率也相对较高。
如何预防和治疗呢?答案是降压护肾都要兼顾。
无论是高血压肾病患者还是肾性高血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都必须定期评估肾功能的受损程度并考虑血压控制,做到降压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肾功能。如果患者查出尿蛋白大于1克/日时,血压最好控制在125/75毫米汞柱;当出现尿蛋白小于1克/日时,血压可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但血压控制并非越低越好,血压太低时血流缓慢,有可能导致“心梗”。
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变化。虽说高血压肾病一般在早中期都无明显症状,但有些患者也可能出现夜尿增多、尿液较清的现象,这说明肾小管的浓缩功能已经下降;另外,早上起床后若出现眼睑、下肢水肿的症状,提示肾脏可能已有损害;如发展到胃口差、恶心呕吐、贫血、易疲劳,甚至腰酸背痛、精神委靡时,其病情基本已到了中晚期。
高血压患者须定期做的肾脏检查一般分为形态和功能两种:形态检查可通过B超、静脉肾盂造影、CT及磁共振(MRI)等进行,而功能检查一般只需验血验尿即可。
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年检查一次,以便及早掌握肾脏的健康状况。若在验尿时发现尿比重低且固定在1.010左右,并且见到尿蛋白和红细胞等异常改变,或在验血时发现肾小球过滤下降、血肌酐升高,则说明肾脏已开始病变,必须尽快进行对症治疗。
三、远离尿毒症 提防多囊肾
乔严恒
多囊肾又名先天性肾囊肿瘤病、囊胞肾、双侧肾发育不全综合征、肾脏良性多房性囊瘤和多囊病等。
我国在1941年由朱宪彝首先报道,但临床并不少见。多囊肾有两种类型,一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婴儿型)多囊肾,发病于婴儿期,临床较罕见;二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成年型)多囊肾,常于青中年时期被发现,也可在任何年龄段发病。目前许多研究已证明:这些异常均与细胞生长的活性因子的参与有关。但关键的异常环节和途径尚未明了。总之,因基因缺陷而致的细胞生长改变和间质形成异常,为本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大部分多囊肾患者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或尿毒症,给患者及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也给社会增加了负担。所以发现以下症状时,应该早期治疗,以延缓患者的生命。
1 腰腹部疼痛:腰腹部疼痛是多数病人的首发症状,呈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不等,劳累后加重。
2 血尿:常为首发症状,约半数病人出现,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
3 腹部肿物:多在双侧上腹部摸到,肿块大小不一。当能在腹部摸到肿块时,说明囊肿已经很大了,或许这时候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的肾功能已经出现了诸多问题。
4 高血压伴头晕、头痛:多囊肾患者极易出现高血压,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因为头晕、头痛,血压升高后才发现多囊肾的。
5 肾功能不全:肾功能检查明显异常,尿比重低而固定。
6 尿频、尿急:约1/4病人有肾绞痛表现及尿频、尿急等不适。
四、慢性肾炎患者的饮食与防护
赵文娟 水行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其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情迁延,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因其病情时轻时重、迁延不愈,需要长期的治疗和调护,所以对于慢性肾炎患者,除了用药物积极治疗外,还要注重饮食调养及保健防护。
一、饮食要求
1 限制蛋白质: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确定蛋白质的摄入量。对病程长、肾功能损害不严重者,不必严格限制食物中蛋白质的摄入,但每千克体重每日不宜超过1克为好,其中优质蛋白质应占50%以上。有氮质血症时,按病情限制蛋白质。
2 限制钠盐:水肿和高血压病患者,应限制食盐,以每日2~3克为宜。水肿严重时,控制食盐在每日2克以下,或给予无盐饮食;同时定期检查血钾、血钠水平,避免在多尿期或长期限钠后,造成体内钠含量不足或缺乏。
3 保证热能供给:慢性肾炎病程长,热能供给要满足活动需要;以糖类和脂肪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成人每日需热能8368~10032千焦(2000~2400千卡)。
4 足量无机盐及维生素:应充分供给维生素,注意补充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C和叶酸等丰富的食物。对于肾炎导致贫血的病人,应多补充B族维生素、铁及叶酸含量高的食物,如食用动物肝脏和绿叶蔬菜等。
5 忌用强烈调味品:胡椒、芥末、咖喱、辣椒等强烈调味品均对肾功能不利,应忌食。
6 限制液体量:慢性肾炎患者出现高血压和水肿时,要限制液体的摄入,每日的摄入量应控制在1200~1500毫升,其中包括饮料及菜肴中的水分含量。若水肿严重者,则应严格控制进水量。在排尿的情况下,可适当放宽。
二、日常防护
慢性肾炎病人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可适当选择一些体育项目,既可增强体质,又可丰富生活,让病情好转。但是,慢性肾炎或伴急性发作,出现以下情况时则应卧床休息:(1)水肿以足部为主,甚至胸腹水,全身水肿,即所谓中度以上水肿者;(2)伴有心肺功能受损者,出现咳嗽、气促,甚至咯血等;(3)严重高血压,头晕较重,甚至脑病征象者;(4)肾功能受损较重,出现少尿,或者氮质血症较重,有明显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者。慢性肾炎患者虽肾功能正常,但血尿较重,甚至出现肉眼血尿者,也应卧床休息。
五、腹膜透析病人的饮食指导
笑笑 杜仲
腹膜透析病人,每日要从腹透液中丢失大量的营养物质,若长期不注意饮食的科学摄取,患者将会丢失蛋白氨基酸和大量的水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电解质,最终导致营养不良。因此,腹透病人的饮食宜讲究科学。
1、优质高蛋白质饮食
腹膜透析时,蛋白容易丢失。为了维护人体肌肉、各种酶、血细胞等代谢的需要及抗病能力,必须保证足够蛋白质的摄入量。即要求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为每千克体重每日0.8—1.2克,要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鱼、瘦肉、牛奶、鸡蛋等含有必需氨基酸丰富的动物蛋白;尽量少用高磷的食物,如口蘑、茶叶、花生、海带、紫菜、全脂奶粉和动物内脏等,并且餐中嚼服磷结合剂。蛋白质的摄入量不是越多越好,摄入过多会导致恶心、呕吐、食欲差、乏力等消化道症状及高磷血症。
2、低脂饮食
要尽量避免摄入含有大量脂肪的食物,如奶油、肥肉和全脂牛奶等,热量应保持为每千克体重每日146—176千焦,避免腹膜透析病人体重超标。根据我国最新的衡量体质的指标:体重指数等于体重(千克)/身高2(m),小于18.5属于偏瘦,18.5—23.99为正常,24—27为超重,大于28为肥胖。患者应根据自己的体重,调整饮食结构,以保持理想体重。
3、低盐饮食
盐是氯化钠,摄入过量,患者会感到口渴,增加液体摄入,造成体内水钠潴留,引起高血压、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等症状。对于少尿和无尿的透析患者,钠摄入量应限制在2克/日。患者应避免食用含钠高的食物,如咸猪肉、泡菜、火腿、咸菜、梅菜、榨菜等,豉油、味精、蚝油及各种现成酱料等高钠质调味品也应尽量少用;可用胡椒粉、醋、糖、五香粉、八角茴香、葱、姜、蒜、辣椒等低钠调味品,增加菜的色和味。如因过多的液体潴留于体内,而采用高渗透析液加强超滤,则会加快患者腹膜的老化,影响其远期透析效果。
4、适量进食高钾类食物
人体血钾应维持在3.5~5.5毫摩尔/升比较合适。腹膜透析患者高血钾不常见,因腹透液是不含钾的液体,每次交换透析液时会有一部分钾被排人到透析液中。如果患者蛋白质摄入量低,饮食不好,常可发生低钾血症,需要进食高钾饮食或给予钾制剂才可纠正。此类食物有红枣、香蕉、橘子、柚子、西红柿、牛奶、土豆、橘子汁、巧克力及一些干果。
5、适当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腹透时有水溶性维生素的丢失,故应进食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因为蔬菜和水果的代谢产物多为碱性,有利于尿毒症的治疗。
6、低磷饮食
透析患者因肾功能衰竭不能将磷排出体外,而发生高磷血症,从而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及软组织钙化等,表现出骨脆而易折、皮肤瘙痒难忍等症状。经口摄取的磷过多是造成高磷血症的原因之一,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也往往含磷较高,因此要求患者不吃或少吃零食、动物内脏和含磷高的水果,并且餐中嚼服磷结合剂。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苋菜、芹菜或适量的魔芋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磷的吸收。相对含磷少的食物有新鲜蔬菜、新鲜水果、酸牛乳、新鲜牛乳、海带、鸡肉、鸡蛋、马铃薯、山药、芋头和红薯等。
7、控制液体出入量平衡
患者饮水量应根据每日的腹透出量和尿量来决定。如腹透出量和尿量之和在1500毫升以上,患者无明显高血压和水肿等,可正常饮水。少尿或无尿患者进食水分要少些,每日摄入的水分等于500毫升加前1日的尿量加前1日的腹透净脱水量。如患者摄入的水分过多可引起高血压、组织水肿和心力衰竭;如发生肺水肿,可引起呼吸困难。
推荐访问:肾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