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育龄女性发生阴道炎原因分析及预防保健探讨

时间:2022-11-23 17:45:06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Ӗ医师规范化诊治育龄女性阴道炎提供临床基础,同时为拟定预防保健的措施可一定程度上提高育龄女性阴道炎的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的临床借鉴意义。

【关键词】育龄女性;阴道炎;预防保健

女性生殖道因其特殊的解剖、生理活动以及性生活、分娩和卫生习惯甚至受到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易发生各种感染性阴道炎[1]。在临床实践中,阴道炎种类很多,最常见的有:滴虫性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和萎缩性阴道炎。近年来,妇科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且由于该类疾病可导致胎儿畸形,尤其对育龄女性的健康危害极大[2]。本文中笔者就将2011—2014年近四年确诊为阴道炎的育龄女性按照确诊细菌感染的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念珠菌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率,并讨论发病原因,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预防保健方法。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本医务室进行治疗的育龄女性阴道炎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6~27岁,平均(19.2±5.3)岁。所有患者均有外阴部发红和潮湿现象,表现为外阴部疼痛或者瘙痒的现象[3]。

1.2 方法

阴道炎的临床诊断:应用消毒棉签取阴道深部分泌液少许,进行涂片,染色,镜检,以检出革兰氏阳性卵圆形孢子,或发现假菌丝与出芽细胞相连成链状或分枝状即检出念珠菌,确诊为念珠菌阴道炎;而将消毒棉签取阴道深部分泌液少许,置于37℃生理盐水中,送检。低倍镜下呈波状或螺旋状运动,将周围白细胞推动呈水滴样即为检出滴虫,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

1.3 评价标准

将2011—2014年近四年确诊为阴道炎的育龄女性按照确诊的阴道炎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念珠菌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率,并讨论发病原因,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预防保健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卡方检验对念珠菌阴道炎和滴虫阴道炎的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明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由表1可知,2011—2014年两种阴道炎发病率均有升高的趋势,且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高于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率,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在临床上,阴道炎是妇产科最多的疾病之一,严重困扰广大女性。我们实验研究发现,2011—2014年两种阴道炎发病率均有升高的趋势,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高于滴虫性阴道炎的发病率,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临床上阴道炎的种类比较复杂,致病因素很多,治疗阴道炎时如果能尽早发现可能的病因,可以尽早对症治疗,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从我们的研究结果中,我们探讨一些育龄女性阴道炎的发病原因,并提出一些较为合理的预防保健措施,进而解除广大育龄女性的痛苦。

3.1 原因分析

我们发现阴道炎的高发病率与日常生活中的卫生习惯紧密相关。对于育龄妇女,其避孕方式较为重要,夫妻之间的生活,以及生活、工作中的压力都会导致阴道炎的发生。同时,不良的卫生习惯,也会加重或诱导阴道炎的发生。

3.2 预防保健

妇科性疾病能够降低妇女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引起异位妊娠、不孕等严重的远期健康危害,对于育龄女性来讲,影响更大。很多妇科疾病发病初期,病症并不明显,需要患者具有很好的警觉意识。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加以诊治,并针对病因加以干预将疾病扼杀于早期阶段。临床治疗中主要使用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联合乳杆菌制剂的综合治疗法可以很好地治疗多种类型的阴道炎。通过上述积极有效的诊疗措施促使患者及时康复,减少身心方面的伤害以及经济损失。为了积极做好妇科病的预防保健措施,提高广大育龄女性对妇科疾病的系统认识,避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必不可少。首先,应加大妇女保健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可在医务室做这方面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同时医务室定时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宣传阴道炎等妇科疾病预防保健这方面的知识,开展计划生育指导和妇女保健活动。其次,根据区域内的居民分布特点,在区域内建立相应的公益服务站点,宣传妇科疾病的保健知识,甚至可以安排专家定期进行互动为广大育龄女性答疑解惑,积极改善大家的不良习惯,帮助大家形成科学、规范、健康的卫生良好习惯[4]。第三,医务室门诊应不断提高自身诊断水平,购置新型高效检查仪器以提高检查的效率和准确率,同时要提倡广大育龄女性,重视妇科体检工作,定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第一时间排除健康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医务室工作者应根据临床诊断结果,研究拟定出一系列的措施加以预防,旨为患者提供合理的预防保健方法,提高育龄女性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卢庆文,孙胤,陈守勤,等.2463例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病原学检测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6):768-769.

[2]贾天华,马秀凤,徐艳敏,等.已婚育龄妇女阴道炎患病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2,28(12):1676.

[3]张桂秀.外阴炎阴道炎的诊断与治疗[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4,(8):279.

[4]刘琳琳.妇科患者常见阴道炎原因分析及预防保健[J].医药前沿,2014,(18):227.

推荐访问:育龄 阴道炎 探讨 预防保健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