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妇妊娠分娩剖宫产分娩的概率和并发症发生概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高龄初产妇的病例资料,并与68例适龄初产妇进行对比。对两组孕妇剖宫产分娩的概率、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等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高龄组孕妇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适龄初产妇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初产妇组合并妊娠糖尿病12例,合并妊娠高血压19例,早产15例,前置胎盘6例,产后出血11例。适龄初产妇组68例,合并妊娠糖尿病0例,合并妊娠高血压2例,早产4例,前置胎盘1例,产后出血4例。结论 高龄初产妇由于年龄因素易于在孕期和分娩时发生并发症,故在孕期应开展保健工作,早期发现妊娠并发症并及时给予预防、治疗措施,对保障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龄初产妇; 妊娠分娩; 并发症; 剖宫产率
高龄初产妇为年龄在35岁以上第一次妊娠的产妇。一般来讲,高龄初产妇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早产的可能性较大,不明原因的死胎也增多,先天性畸形率也相对增加。因此,应特别注意产前监测和检查[1]。2008年7月~2009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68例高龄初产妇,笔者将其与68例适龄初产妇进行对比,比较两组孕妇剖宫产分娩的概率和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7月~2009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68例高龄初产妇,笔者将其与68例适龄初产妇进行对比。高龄孕产妇按分娩时年龄≥35岁的产妇。高龄初产妇组68例孕妇,年龄35~47岁,平均(37.4±1.8)岁。适龄初产妇68例孕妇,年龄22~28岁,平均(25.4±2.8)岁。高龄初产妇组合并妊娠糖尿病12例,合并妊娠高血压19例,其余正常。适龄初产妇68例,2例合并有妊娠高血压,其余均正常。妊娠高血压、糖尿病依据高等医学教材《妇产科学》第7版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2 分娩方式 高龄初产妇组68例,5例顺产,10例实施侧切生产,53例实施剖宫产手术。适龄初产妇68例,24例顺产,19例实施侧切生产,25例实施剖宫产手术。
1.3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产妇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早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两组孕妇剖宫产分娩的概率、并发症发生的概率等进行分析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SSPS 14.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高龄组孕妇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适龄初产妇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初产妇组合并妊娠糖尿病12例,合并妊娠高血压19例,早产15例,前置胎盘6例,产后出血11例。适龄初产妇组68例,合并妊娠糖尿病0例,合并妊娠高血压2例,早产4例,前置胎盘1例,产后出血4例。高龄初产妇组的剖宫产率也明显高于适龄初产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现今,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高学历人才不断增多,人民群众的生育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妇女的妊娠年龄结构正逐步发生变化。高龄初产妇妊娠、分娩人数逐年增加。高龄孕产妇因年龄较大,妊娠和分娩出现的问题日益突出。一般认为20~29岁应该是妇女妊娠的最佳年龄,随着年龄增长则危险增多,大部分学者认为35岁年龄界限为标准,≥35岁妊娠对母亲和围生儿的风险值已明显上升,这就是把35岁的妊娠者称为高龄妊娠的缘故[1]。目前,高龄初产妇是20世纪80年代的3倍,由于35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妊娠病理随之增加,导致高龄孕产妇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增高[2]。高龄产妇最容易发生产程延长或难产,这是因为妇女到了中年,其坐骨、耻骨、骼骨和骰骨相互结合部基本已经骨化,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盆腔。因此,当胎儿产出时容易导致生产困难,致使产妇本人发生各类并发症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同时也极容易致胎儿滞留宫内引起胎儿窘迫症。这种窘迫症对胎儿的威胁性,轻者影响胎儿心脑缺血缺氧,甚至导致不可逆性脑损伤,重者窒息致命[3~5]。高龄初产妇主要并发症为妊娠高血压症,容易影响母胎健康和生命的安危,应及早加以提防。若原有夹杂其他疾病,可导致胎盘功能过早退化,对胎儿更为不利,这些都应引起高度重视。鉴于高龄初产妇可能发生上述症状,因此,高龄初产妇及其家人,切不可麻痹大意,应具有务实的态度,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特定的对策,做到防患于未然[6]。
高龄初产妇应提高自我警觉性,随时都应该意识到可能发生母胎病理性变化的意外,定期进行母胎监护和必要的防治措施。在临产将近时,应提前住入医院妇产科,具体提前一周或两三周,应视个人情况而定,切实做好产前监护,必要时及早行剖宫产较为安全。妊娠期间,经过特定检查,如确诊为严重畸形儿或母体因严重并发症不能继续妊娠否则危及孕妇生命者,应当机立断中止妊娠。如果妊娠后期,胎儿没有致命畸形且有存活的可能,应提前行剖宫产术,可确保母婴的安全。高龄产妇的危害主要是在怀孕后合并症增加,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会增高,妊娠期糖尿病会增加,早产、出生体重比较低的发生率会增高,另外高龄产妇因为怀孕的年龄偏大,卵子分裂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染色体的一些异常,就是胎儿有染色体类疾病,也就是先天缺陷的机会明显增高了,故在产前应做染色体检查。曾经有过妊娠高血压病的孕产妇,绝经期后,有可能患高血压病的几率大为提高,且从统计学数据来说,有相当的相关性意义[7]。
35岁以上高龄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之一,原因是高龄初产妇母体初次接触绒毛,尤其是胎儿来源的滋养细胞。而且随着年龄增长,子宫肌层动脉血管硬化,胎盘局部缺血。高龄孕产妇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比非高龄孕产妇高,这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血管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分泌减少,收缩因子产生增加引起外周血管痉挛,子宫胎盘缺血,诱发高血压疾病。由于高龄初产妇随着年龄增加,子宫肌层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使子宫不能产生有效收缩[8]。
本组资料显示高龄组孕妇的各项指标均高于适龄初产妇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初产妇组的剖宫产率也明显高于适龄初产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偏高的妇女产道和骨盆关节变硬容易造成难产。由于高龄初产妇生理调节功能低下,对缺氧的耐受力、对水电解质调节能力均低下,加之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孕妇和家属精神紧张,医生对围生儿结局的担心等诸多原因使高龄初产妇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非高龄初产妇,前置胎盘发生率增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子宫肌层动脉血管中心正常的平滑肌纤维逐渐被胶原纤维所代替,子宫动脉血管硬化的范围随着年龄显著增长,血管病变限制了动脉血管腔的扩张,因而限制了胎盘血流,这一血管萎缩性改变导致脱模血管化形成过程缺陷,而导致前置胎盘的发生。
综上所述,高龄初产妇由于年龄因素易于在孕期和分娩时发生并发症,故在孕期应开展保健工作,早期发现妊娠并发症并及时给予治疗、预防措施,这对保障母婴健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建平,祝丽琼.我国高龄孕妇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0):725.
[2] Kozinszky Z,Orves H,Zoboki T,et al.Risk factors for cesarean sectiou of primiparous wonlen aged over 35 years.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02,81(4):313-316.
[3] 金晓玲,汤蕾霞,朱敏.2002~2006年高龄孕妇妊娠期合并症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4):4838-4839.
[4] 高群,王丽娟.74例高龄初产妇并发症及分娩方式临床分析.中国医药导刊,2008,10(6):827-829.
[5] 乔宠,王德智.高龄妊娠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0):736-738.
[6] 陈燕,邢军.高龄产妇围生期妊娠结局分析.实用妇产科杂志,2009,25(2):97-99.
[7] 于希香,赵立勇.术前心理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对妇科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山东医药,2009,49(23):109-110.
[8] 章小唯,郭明彩,杨慧霞.高龄初产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2):111.
(收稿日期:2010-12-20)
(本文编辑:郎威)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