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概述

时间:2022-11-25 19:4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多校区办学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若想要获得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明确管理与服务模式构建与优化在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发展过程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本文主要分析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面临的挑战,进一步从资源整合、管理体系构建、开展信息化服务等方面入手,对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进行探究,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下,传统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数字图书馆得以形成,在数据信息量高速增长的大环境下,读者对于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也提出了多元化要求,在多校区发展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的优化构建是势在必行的,能够为高校图书馆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的面临的挑战

(一)信息资源分布挑战

在差异化专业需求下,高校图书馆馆藏定位发生转变,趋于分布式收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兼顾学科数据库建立与综合性文献引入,以提升图书馆整体平整性,促进资源共享的实现。但在多校区模式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分布面临着新的挑战,管理难度明显加大。

(二)人力资源管理挑战

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对于人员分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部分图书馆为节约成本会补充临时工,由于管理理念与模式发生变化,多校区模式下员工沟通不到位,并且统一化管理难度较大,受到人员素质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无法保证管理成效。

(三)用户服务提供挑战

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发展过程中,读者类型以及需求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在传统专业引进与分类整理的模式下,无法满足用户的现实需求,并且差异化的管理制度往往会令读者产生诸多不适应,因而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在用户服务提供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若得不到有效处理,势必会对图书馆的长足发展形成制约。

二、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构建行政管理体系,形成系统化管理模式

在全面把握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发展现实情况的基础上,要积极构建现代化的行政管理体系,落实系统化的高校图书馆管理,通过高校本部图书馆管理与分校分馆管理的协调配合,保证高校圖书馆管理的统一化,真正意义上实现总部管理与分部管理的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要立足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的现实情况出发,建立管理责任制度,规范开展图书馆日常工作,规范开展业务,落实行政管理,确保各岗位人员各司其职,从而推进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各项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通过行政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规范化执行,便于结合高校图书馆各分馆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制定科学化的服务计划,从而促进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整合资源,落实信息化管理与服务

资源整合及其优化配置是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一项内容,在实际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要对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把握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的现实情况,对其资源结构布局加以科学定位,统一分编文献资源,在落实信息化资源管理的同时,为数据资源共享提供便利,这就有助于改善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质量与服务效率。在明确高校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基于这一视角出发,打造特色化的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在整合馆藏资源的基础上,创建综合性的馆藏模式,高校总部图书馆实现综合性馆藏,而分馆则主要负责专业文献提供,此种方式下,有助于通过总馆与分馆的协调配合,来满足不同读者对于文献资源的阅读需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保证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对于多校区高校图书馆来说,若想要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要通过全面化的调查研究来把握图书馆整体情况,以馆藏、专业比例结构等要素作为分析入手点,通过图书馆文献结构的优化调整来促进馆藏体系的优化。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构建数字化图书馆,保证文献资源服务的信息化与智能化。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可构建系统平台,满足信息资源共享需求,此种情况下文献价值能够得到最大化发挥。不仅如此,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设备,促进图书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落实集成化管理,并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消耗,促进设施设备使用功能的最大化发挥,更好的为图书馆稳定发展而服务。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优化服务范围

人才能够为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内在支持,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是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构建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项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推进需要以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为支持,因此多校区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建立系统化的人才管理制度与激励奖惩制度,通过制度落实来激发人才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意识,在人才引进方面,要坚持公正、透明的原则,积极开展多个分校区分馆之间的良性沟通,全面了解图书馆具体情况,并配备专业化的管理与服务人才一,并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确保其能够满足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的岗位要求,进而提升图书馆人才的稳固性和有效性。

现如今高校图书馆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在多校区模式下,必须要注重高效管理与特色服务的形成,满足读者对于信息资源的差异化需求,要在发挥图书馆资源价值的同时,保证图书资源服务的全面性。要在实际工作中优化服务范围,广泛征求读者意见,致力于提升读者满意度,从而促进馆藏服务能力以及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结语

总之,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的设立,为专业知识获取和其他知识探索提供了载体,为推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要把握时代要求,为读者提供多元信息资源与多样资源服务,通过管理与服务模式的构建和优化,促进图书馆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发挥,改善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从整体上提升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谭志芬,冯爱华.遵义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18):46-47.

[2]王蕾.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及服务模式分析[J].河南科技,2012(10):41.

[3]沈传尧,明海.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06(12):152-155.

[4]吕雪.多校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168-169.

推荐访问:校区 概述 图书馆 高校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