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早期高中生物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在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处于低水平层次,发展中社会各界已意识到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因此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中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依照现状提出了培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途径,以期使学生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中培育出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 现状 途径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狀
1.教师层面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关培养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较晚,短时期内达到高素养的程度较难,意识上的重视并未落实到行动上,这种现象在生物教师授课中体现的尤为清晰。首先,教师在与核心素养内容相关的教学理念上并未做到大幅度的改变,应试教育依然是制约素养提升的根本原因之一。考点灌输式教学为生物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处于传统机械化的授课模式中,学生在被动的接收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尽管教师在意识层面认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但是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依旧被忽视,学生思维的开发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运用被抑制,以至于学生在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处于表面层次。
2.学生层面
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应试教育模式,学习是围绕着考试进行的,长期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接受新事物时无法与之较好的适应。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中缺失对于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仅仅记忆应试知识点。并且生物实验条件的限制致使许多实验无法进行,学生无法锻炼实验技能,仅仅依靠教材中的内容对实验进行想象,学生的思维被局限在课本之中,从而缺失对于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一直处于畸形的生物学习中,因此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二、培养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途径
1.改良教学内容
(1)生物发展史的融入
各学科的发展历程对于相关课程的学习都具有重要作用。在生物学的发展史中,涌现出一批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研究人员,其在一些生物现象和生物技术的研发中经历了许多路程,这些伟人的科研故事中展现出的精神品质值得学生去学习,并且发现技术的过程也值得学生去深思,可拓展学生的科研思维,培育学生吃苦耐劳和知难而进的良好品质。现今高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生物发展史和生物学里程碑事件的内容较少,因此在教材的编选上应着重此方面的编排,使得学生的精神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2)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是验证假说和猜想的重要手段,其可提升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验证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可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效率。但是在当今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仅仅凭借想象去理解一些生物知识,影响了学生对于核心素养的培育。学校应加大对于实验室的资金支持,完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教师则带领学生验证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并加强科学思维的开发,教师还可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的设计,使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运用更加灵活多变,在对实验流程的设计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中使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跨学科体系的建立
现今,生物学的发展中仅依靠单独生物学的研究并不能得到优异的成果,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联合运用已成为发展新趋势,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阶段对于生物和其他学科的联合教学十分必要,不仅加强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点的理解同样具有帮助。例如生物与化学的结合,生物体内时刻进行着复杂的化学反应,剖析生物体内重要的化学反应以及代谢过程,对于两个学科知识的理解都有有益作用,生物中的计算内容也可同数学科目进行有机结合。在跨学科体系的建立中教师需充分了解各个学科的具体内容,能够清晰的讲解学科之间的联系,杜绝模糊知识点误导现象的出现,并且在结合教学中应明确教授内容是生物知识,防止课程本末倒置。
2.教学方式的转变
培养生物核心素养教学新目标的提出势必要对旧的教学方式做出改变。一方面,实行探究式教学方式,即在生物科目的学习中以探究问题的方式达到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立问题情境以供学生探究讨论,并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例提出疑问。其次,探究式教学与以往教学方式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强调过程而后者强调结果,因此教师应注重学习过程中科学思维的引导。最后,探究教学开放式的特点可让学生相互进行评价以打破传统教学中一言堂的评价方式。另一方面,还可利用其它现代教学方式进行辅助教学,以达到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开发的目的。通过对教学内容划分层次并进行体验,使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帮助学生在核心素养的培育方面有较大的提升。
3.营造优质教学环境
学生位于怎样的教育环境,其核心素养将得到相对应的培养,因此,为学生营造优质的受教育环境尤其重要。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家长应淡漠对于成绩的重视,为学生的素质培养提供支持,通过加大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以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帮助孩子确立端正的三观。并且家长需要转变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以加强核心素养的培育为首要目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学校应积极发挥其对学生的教育主导作用,以强有力的手段为学生营造出学习氛围厚实的校园环境。可通过举办生物知识竞猜、实验技能大赛等手段鼓励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以及提升实践能力。并且学校需完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评价标准之一,使得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结语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便标志着其应成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标,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培育生物核心素养需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变革。核心素养的培养与生物知识点的理解应是相辅相成的地位,二者并不冲突,需教育工作者将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落实到位,是以我国高中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才能得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杨新, 张君. 谈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 3(15):74-75.
[2] 谢莹泽.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培养路径探讨[J]. 求知导刊, 2017(35):92.
[3] 李凯. 基于实例分析高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培养对策[J]. 科学中国人, 2016(29):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