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医乃仁术用心灵安抚生命

时间:2022-11-27 13:30:08 来源:网友投稿

坐落在航天桥西北侧的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穿梭着南来北往的人群车辆,两条宽大的柏油路犹如生命的纽带,将成千上万的患者引向了这里。走进医院,倍感和谐之风,团结之风,创新之风的浓厚氛围。“全军烧伤研究所”七个金黄色的大字显得熠熠生辉,引人注目。走进这里,也感受到了中国军队的一级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享誉海内外的创(烧)伤外科专家盛志勇的精彩人生。

已经度过88个春秋的盛志勇院士,娇小的身躯显得十分硬朗,神采奕奕。他静静地坐在办公室里,审阅、修改他的博士生们撰写的学术论文,一个标点符号都不错过,稀疏的自发被岁月风蚀已所剩无几。他的秘书对我说,一年365天,为了追寻创(烧)伤更前沿的学科,从未看见他休息过,他的身后成了书的海洋。初春的阳光从平滑的百叶窗透射进来照在他的身上、脸上和眼镜上,显得那样慈祥和伟岸,这位和战创、烧伤医学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老者,不知带给多少患者生的希望和活着的勇气。他说,只要还在这个世界上,自己永远把治病救人当做永恒追求的崇高理想。

用心灵安抚生命 让伤痛远离战争

应当说,任何一项科学研究,都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其目的在于求得事物的规律,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去造福人类,历史上一些似乎是一鸣惊人的创见,其实都是经过刻苦坚持,付出了大量心血,甚至遭遇一次次失败,最终才获得成功的。

作为医疗手术队员的盛志勇和他的同事们在沈克非的率领下,“从战争中学习战争”,除在沈阳建立了大型中心血库,向前线运送全血,研制出淀粉海绵止血剂等成果以外,同时还进行了关于火器伤、创伤弹道学、低容量性战伤休克和同种异体皮移植的研究,这些研究无不与战伤有关。

尽管这些与战伤有关的研究成果,有的似乎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探讨——用现在最时尚的话说“高科技含量”并不是很高,但是,它确是像志愿军用常规武器和最原始的劳动创造对抗现代化武装一样,为前线官兵带来了“福音”。因为他们的使命是最直接最有效地对于战争带来的各类创伤,病症进行救治和研究,所以他们每一次研究成果的开发与应用,也像前线官兵创出战争史上一个个奇迹一样,都体现出中国人的战争智慧。

盛志勇说:对于战伤的研究,还有一个时间概念。也就是它的急迫性和时效性。在那种环境下,志愿军官兵战伤伤情是多种多样的。面对每一个伤病员,你都要把储备的全部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调动起来,以应付战伤带来的一个个难题,迅速拿出治疗方案。对于一个伤病员来说,他对生命的期望,是用小时甚至用分秒来计算的……

如今,年逾八句的盛志勇院士对参加过的所有手术抢救的经历依然感慨良多。这番非同寻常的经历使他更加认识了战争,并由此改变了他人生的轨迹。

但是,只要世界上依然有战争发生,决定战争胜负的问题就依然萦绕在人们的脑际。

50年前,正是带着这个思考,走过硝烟的年轻医生盛志勇,从此开始了他魂系战争创伤、烧伤研究与治疗的军事医学生涯……

从零开始 建立国内首家异体皮库

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蓍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作为从事战伤、创伤(烧)的专家,盛志勇时刻在注视着军内外、国内外这一专业的动态与发展,并将自己的研究探索成果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与国内同行交流。

就我国烧伤专业的发展而言,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是起步与经验积累阶段。地方成立烧伤科始于1958年大炼钢铁时期、烧伤病人骤然增多,北京、上海、重庆、西安率先成立了烧伤专科。上海瑞金医院治愈烧伤面积89%、三度烧伤的邱财康,震惊了世界,激励了国人。在烧伤休克、感染,创面处理方面积累了经验,奠定了烧伤专业的基础,烧伤队伍初步形成。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是普及提高阶段。首创了早期切痂大张异体皮开洞嵌入自体皮的手术方法,被外国人赞誉为“中国法”。大面积烧伤全国各地治疗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北京和上海治愈了10例烧伤总面积达90%、三度70%的烧伤病人。各地建立了烧伤科,救治网络初步形成。

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同步发展阶段。军内外科各大单位相继建立了烧伤专科实验室,开展了多学科大协作,研究涉及早期损害、休克、感染、创面覆盖、皮肤储存、吸入性损伤等领域。从宏观到微观,从细胞到分分子水平。取得了世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临床带动了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成果指导临床,促进了临床的进步与发展,治疗效果国际领先。

盛志勇对这些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因为他锲而不舍地一直站在烧伤领域的前沿阵地,洞察每阶段的发展与变化。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末,他主持的解放军总医院烧伤外科“一切还要从‘零’开始”,但是他说,我不怕,因为我们有人在。

他带领科室的同志向前迈步时,引用马克思的话说;“在科学的门口,正像在地狱的门口一样……在这里一切疑惧都须抛弃,一切怯懦的念头在这里都须化除。”没有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我们是跨不进科学大门一步的。

迈好第一步不容易,因为“白手起家”;难矣!有位刚分配过来的年轻医生在给一位烧伤病人做手术时,提出好几种治疗方案都无从实施,因为没有他所提出的那些设备、医器和药物。堂堂的解放军总医院,怎么要啥没啥呢7他难免有些灰心泄气。

盛志勇就对他说,从无到有需要一个过程,一口吃成胖子的事在中国还没有发现,不知道在国外是否有这样的奇迹发生。眼下,我们这里的条件,设施是简陋些,还不能与国内同行相比,中国有句俗语说“姓生之物,其形必丑”,但是,没有它们,又怎么会有今天的快速火车和宇宙飞船呢?所以,要什么没什么不要紧,甚至显得丑陋、幼稚和浅薄也在所难免,关键在于不断生长、壮大,不断开拓、奋进。如今,我们站在“零”的起点上,如何迈好第一步,或向哪个方向迈出第一步,的确是值得慎思的问题。盛志勇开始着手实施烧伤外科发展计划。

最当紧的,是要赶快把实验室建立起来。他就找领导说找领导提,叫写申请写申请,叫打报告打报告。他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实验室,就像战士打仗没有阵地一样。”

接着,他提出建立“皮库”的大胆方案。在烧伤临床治疗中,切痂植皮是大面积深度烧伤救治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由于烧伤面积大,患者自身可供植皮的部位很少,完全用自体皮覆盖创面非常困难,有的甚至根本不可能。怎么办?必须依赖大量的异体皮覆盖创面,近期制感染达到再生的目的。而在临床中,往往遇到有皮的时候,没有伤员千方百计弄来的皮白

白烂掉了;而当突然接收到烧伤病人需要植皮的时候,却又找不到异体皮可植。盛志勇当时从国外一本报道关于冷冻储存皮肤的杂志上受到启发,又打听到北京北郊农场利用人工授精发展养牛业的消息,那里有一套专门储存精子的设施。他想,精子能储存成活,同样的道理,皮肤也可以储存备用,不至于浪费或坏死。

建立“皮库”的方案一经提出,引起不小的震动!有人听说后直摇头:哎呀,这是“异想天开”的事,亏你想得出来。难成,也成不了。

盛志勇说:搞科学研究就是要做“异想天开”的探求,就是把奇想、幻想变为现实,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就是梦想成真。你连想都不敢想,你还能搞什么科学研究。于是,烧伤外科实现历史性跨越的第一步,就这样迈动了……

医乃仁术救人于危难之中

1996年新春伊始,张赞、张敬彬这两个小伙子终于痊愈出院了。两人曾经都遭遇100%烧伤,伤情之重注定他俩要向死神报到,但他们却令人难以置信地活了,借助拐杖,他们走出了给他们以新生的解放军304医院全军烧伤中心。他们由衷地感谢人民军队,鞠躬泣涕,不知该怎样表达救命之恩。

他俩能奇迹般地获得新生,这在解放军304医院的成果报告上也大书了一笔:“不仅在我院是史无前例的,国内外文献也实属罕见。”

22岁的张赞、张敬彬是首钢开封联合收割机厂工人。1995年9月24日,一场意外事故,使他们所在的炼钢废物处理池瞬间“水漫金山”!沸沸腾腾的热水,连同水中传导的电流,毒性物质使他们顿时陷入灭顶之灾!同时有6名工人烫伤,他俩最重:100%烧伤,其中5%深三度烧伤,双腿肌肉大面积坏死,呼吸衰竭并发成人窘迫综合症、肾衰……每一种伤情都可以随时索取这两条年轻的生命。他俩连同4名烫伤的同伴被紧急送到解放军304医院抢救。

面对“群伤”,时任医院烧伤中心名誉主任的盛志勇与烧伤科主任郭振荣当即决定:排出最强阵容“流水式”进行手术抢救,张赞、张敬彬被“特别护理”。仅张赞在一个多月特护期内就被8次抢救性手术——气管切开,呼吸机代呼吸、使用先进手段抗休克、抗肾衰,抗感染……而受伤最重的双腿肌肉已大面积坏死,厌氧菌感染,多处露出白骨,医生不得不作出“双截肢”的决定。

但以科主任郭振荣、副主任柴家科为首的抢救小组没有放弃最后的希望——设法保住两个年轻人的腿。

郭振荣说:“要让病人不仅活下来,而且要生活自理,走向社会!”

柴家科说:“腿,不仅是生命躯体支撑,也是人生的支柱啊!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盛志勇听后,感到十分欣慰:“这是对烧伤‘禁区’的一次突破和跨越,我相信这一仗一定能打好!”

抢救小组把最大的风险和最繁重的救治留给了自己,“一个心思”地在烧伤禁区寻找突破口,以巨大的付出为代价来换回两条年轻的生命,保全他们的两条腿!

几乎在抢救生命的同时,“保腿”的手术治疗也在进行……张赞的左腿已无法保留截肢了,而他的右腿胚腓骨还有些健康的肌肉,右脚趾坏死,还有右脚和腿,医生们便努力将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对他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每天为他的右腿进行两次清创处理,每次长达2个多小时对大面积缺失的腿部换药……

整整两个月,医生们终于看到,张赞右腿上那黝黑的创伤部位一毫米一毫米长出了新的肉芽!肉芽在医护人员精心呵护下顽强地生长起来,饱满了,鲜活了,可以植皮了,巨大的伤口封闭了!

体疗师又不失时机地为这条再生的腿按摩,活动关节……现在,张赞的右腿虽然坏死的肌腱不能再生,半个脚板也因无血供应而被截去,但可以负重,使他能借助拐杖站立行走。张敬彬也终于保住了一条腿,他同样也有一番起死回生的历险……

两个小伙子知道,他俩的生命是烧伤科的专家教授和医护人员用心血拧成绳子硬是从死神那拽回来的!可以想象,在肃静的病房走廊里,那拐杖着地发出的声音,在盛志勇和他的弟子们听来,在演奏着一首生命交响的乐曲。

盛志勇作为烧伤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使命,用自己坚强的信念和人格为一尊尊“焦头烂额”、“皮开肉绽”、“体无完肤”的身躯塑造重新站立的人的形象,用心血和智慧托起一个个生命的奇迹。经他收治主持收治的上万余例烧伤患者,总治愈率达98%,近几年来达到99.8%,烧伤面积98%。三度烧伤86%的病人一半被治愈,居世界领先水平。

推荐访问:仁术 安抚 用心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