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农作物稳定性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时间:2022-11-27 14:40: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论述了农作物稳定性的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关键词:农作物;稳定性;统计分析方法;研究

1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问题,比如,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农业经济的资源制约因素增加,农业经济的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递减;农业经济的政策和宏观调控的灵敏度趋弱;农业经济的目标、地位、性质、功能正在发生变化;农产品的供需关系偏紧,结构性矛盾突出;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我国粮食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因此,发展我国经济和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增加农产品的生产和供给就是必然的选择和正确的对策。发展农业生产力,要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就必须依靠农业科技生产力的发展,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唯一正确的根本出路。

依靠农业科技生产力发展农业经济,主要体现在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农作物品种的推广试验、农作物品种的生产布局和规划等。其中农作物品种的选育和农作物品种的推广试验,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如果没有农作物品种的选育试验及其推广试验,如果没有对这些试验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进而优选出优良的农作物品种,那么,就不可能正确应对和解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问题。

在农作物品种选育和推广试验中,全面系统地应用统计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农作物品种稳定性问题,是获得优良的农作物品种的基础和关键。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的统计分析方法,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十分关心的重要问题。他们期望能有科学合理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选育品种的稳定性做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因此,应用统计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的统计分析方法问题,将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专业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和统计方法,有助于实现农作物品种选育和推广试验的预期目的。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统计分析方法的系统研究,将进一步完善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的统计分析方法,进一步深化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的统计分析理论,对于全面提高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统计分析水平和统计分析质量,对于提高和获得农作物品种选育及其推广试验的成效和成果,对于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2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内外开始对农作物品种的稳定性分析给予了较大的关注。对于遗传环境互作的本质和重要性,Allard和Bradshaw(1964)以及Comstock和Mol(1963)曾进行过详尽的讨论。许多学者对品种稳定性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与关注,在多个环境条件下进行品种试验,对品种潜在的稳定性的测定曾提出多种方法。Plaisted和Peterson(1959)对于一个年份和一个地点上马铃薯品种试验中品种与地点互作方差成分进行了估计。这种估计的平均值,被认为是对于所有组合和品种共同适合的一个度量。Shukla(1972)提出另一种品种环境互作方差的稳定性参数,被称为稳定性方差。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测定品种的稳定性曾被很多人研究和应用(Baker,1969;Breese,1969;Johnson,Shafer和Schmidt,1968;Perkins和Jinks,1968;Wa1ton,1968)。Finlay和Wilkinson(1963)在大麦品种试验中,以对数尺度度量基本产量,对每个品种在各自的地点和时间的均产以全部品种的平均产量计算线性回归系数,以回归系数作为一个品种表现型稳定性的度量。Eberhart和Russe1l(1966),根据回归技术发展了一个更为精确的方法,用环境平均产量减去总平均产量为环境指数,作出品种环境指数的回归离差和回归系数,作为品种稳定性度量的参数。George C.C.Tai综合了Eberhart和Russell及Perkins和Jinks的方法,提出了关于品种遗传型稳定性分析的另一种方法。

在农作物育种和品种的示范试验推广工作中,对于品种的稳定性分析,多年来缺乏比较系统、完整、科学、有效的统计理论方法,国内外目前尚未见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统计分析方法的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大大影响着对参试品种产量稳定性及地区适应牲的客观正确的评价,直接妨碍着良种的决选及其合理的推广。因此,全面系统完整的研究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的统计分析方法,构建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的科学有效的统计分析理论方法,就是一个重要和紧迫的理论研究课题。

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统计分析方法的研究,应用统计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农作物品种试验的真实数据,全面系统地研究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的统计分析方法问题。基本内容包括:①品种稳产系数分析方法;②品种稳产性回归系数分析方法;③品种稳产性参数分析方法;④品种遗传型稳产性参数分析方法;⑤品种稳定性互作方差及变异系数分析方法等。

“高产稳产”是优良品种必须具备的重要特性,也是农业生产对优良品种的基本要求。然而,作物品种的产量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常有不同。品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生产力的不同表现,是由于品种的基因型与环境条件互作所造成。这种互作效应的大小,反映出品种(基因型)稳定性的高低。互作效应大,表示品种稳定性低;反之,互作效应小,则表示品种的稳定性高。一般认为,只有产量中等水平的品种才能稳产,但育种实践表明,许多高产的品种也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年度或地域),从而表现稳产。可见高产和稳产这两个性状在概率意义上可以相互独立,得到一个既高产又稳产的品种是可能的。

在品种试验及其推广试验中,全面系统地应用统计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农作物品种稳定性问题,就能够决选出“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这是应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够而且应该发挥的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介绍了一些这方面的方法,使品种稳定性统计分析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其中有些在分析原理上立论不足,有些其分析方法本身尚存在重要缺陷,有些在分析内容和分析步骤方面不尽完备。因此,在研究各种方法的基础上,要对这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此外,还要介绍统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以提高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统计分析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农作物品种稳定性统计分析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落实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为农业科技生产力的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和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George C.C.Tai.Genotypic Stability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Potato Regional Trials[J].Crop Sci,1971,(11):184~190.

推荐访问:统计分析 农作物 稳定性 方法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