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1997年驻港部队的95式枪族在世人面前亮相时,有人预感到,这仅仅是中国军队换装新式轻武器的开始。作为军用枪支中的重要一环,中国军方是不可能让士兵手持新式步枪、机枪和其他轻武器,却使用老式54式手枪的。果不其然,当1999年驻澳部队亮相时,一款新型手枪让人耳目一新,这就是92式手枪。
92式9毫米手枪篇:起步研制
1987年,中国军方已经感到对战斗手枪进行更新换代十分必要。那时,中国军队的战斗手枪仍然是54式手枪、64式和77式手枪,仅装备公安执法机构和部队团以上军官。而54式手枪已经暴露出了口径小、威力小、弹容少、重量大等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军方要求研制新一代手枪以取代54式手枪,总体性能要达到或超过世界同类武器的先进水平,广泛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并加以创新。在听取和综合了各方的意见后,军方明确了新手枪的具体要求:提高武器威力,增大弹头杀伤效果和穿甲性能,减轻武器系统质量,提高武器可维修性;外形美观大方,主要零部件可以互换,便于大量生产。
在论证新手枪口径时,多数人主张采用9毫米口径。其理由是:国外军用手枪大多数采用9毫米口径,如意大利92F、美国M9、奥地利格洛克17/19、瑞士P230和苏联马卡洛夫手枪等等。除马卡洛夫手枪采用9毫米×18毫米手枪弹外,其他手枪都采用9毫米×1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这种弹采用铅芯弹头,对人员具有足够的杀伤威力,停止作用好。但帕拉贝鲁姆手枪弹穿甲性能差的特点无疑与要求相悖。针对这种情况,持该种意见的人员主张新研制一种采用钢心弹头,外形尺寸和内弹道与帕拉贝鲁姆手枪弹相同的新型钢芯手枪弹。新手枪应既可以使用这种新研制的钢芯手枪弹,又可以使用帕拉贝鲁姆铅芯手枪弹,以有利于作战使用和外贸出口。
该建议被领导部门所采纳。1992年初,国内研制厂商开始进行9毫米手枪的预研工作。该厂很快拿出了十几种设计方案。初步的选型结果使五种方案脱颖而出。
方案一 采用半自由枪管短后坐原理,回转闭锁机构,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整体塑料握把,握把上方两侧均设有保险扳把,全枪为单元化组合式结构。该方案被称为9A型方案。
方案二 为9A的变型,不同点是采用铝合金底把加后杆式护板,发射机构零件分散安装在枪底把上,没有发射机组件。该方案被称为9A1型方案。
方案三 枪管回转闭锁机构,击针式击发机构,铝合金底把,发射机构零件分散安装在枪底把上,保险扳把位于套筒尾部。该方案被称为9B型方案。
方案四 枪管上下偏移闭锁机构,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复进簧套在枪管上,铝合金底把加杆式塑料护板,发射机构零件装在枪底把上。该方案被称为9C型方案。
方案五 枪管上下偏移闭锁机构,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复进簧位于枪管正下方,击锤簧为扭簧,套简两侧均设有保险扳把,合金底把带两块塑料护板。该方案被称为9-Ⅱ型方案。
这五种方案经评估后,决定将9A型方案和9-Ⅱ型方案进一步试制和试验,将二者优化结合为一种方案。至此,新型9毫米手枪的预研工作基本完成。
正式研制开始后,研制人员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在恶劣条件下,如扬尘、浸河水,手枪的可靠性问题。由于手枪是个人自卫战斗武器,所以世界其他国家手枪均不做扬尘和浸河水试验,故而一般手枪也都难以通过扬尘和浸河水试验。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要求手枪通过扬尘和浸河水试验的国家。自建国以来,这也是第一次对手枪提出这种要求。
由于要求威力完全超过以前的国产手枪,同时顺应世界潮流,新手枪采用了弹容较大的双排弹匣。当研制人员进行试验后发现,国际上流行的双排单进弹匣的可靠性存在问题,无法达到扬尘、浸河水等环境试验的要求。研制人员采取另一项重要改进措施是尽量增大各运动零部件之间的间隙以及设置容沙槽和排沙槽。
面临的另一个技术难关是消除开闭锁的楔紧现象,也就是枪机在恶劣环境下经常出现复进中途停机的情况。由于92式手枪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方式,枪管回转闭锁机构。这种闭锁机构容易使枪机产生楔紧,影响自动机运动循环的完成,尤其是遇到泥沙污垢,自动机运动受阻,不能完成自动动作。研制人员采取的办法是将枪管开闭锁斜面设计为螺旋面,枪管尾端设计有预转面,利用抽壳钩预转,联结座上开45°的螺旋槽。目的是为了减小枪机开闭锁能量消耗,使自动机运动灵活。消除了开闭锁时产生的楔紧现象,彻底解决了手枪的环境适应性问题。
1996年,该枪通过了正样枪鉴定。1998年,新手枪通过设计定型审查,被正式命名为“QSZ92式9毫米手枪”。简称92式9毫米手枪。
在92式9毫米手枪还在紧锣密鼓地研制的同时,与之配套的新型9毫米手枪弹的研制工作也在同时进行。中国的92式9毫米手枪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种专门使用新研制的9×19毫米手枪弹的国家。新型手枪弹在外形上与帕拉贝鲁姆手枪弹完全一样,所不同是内部结构,区别最大的是弹芯。首先,在材质上将铅芯变成钢铅复合式弹芯,其次,研制人员设计了长钢芯、短钢芯、扁形钢芯、平头钢芯、圆头钢芯、尖头钢芯等形状的钢芯。这些钢芯的形状、尺寸、质量都不一样,穿甲性能自然也不一样。在考虑这些钢芯的穿甲性能的同时还要考虑其工艺性和可生产性。通过周密的试验,最终确定使用平头钢芯。该弹被正式命名为“DAP92式9毫米普通弹”,简称92式9毫米手枪弹。
随着1999年12月20日驻澳门部队的公开进驻,92式手枪展现在了人们面前。92式手枪一露面,立即引起了世界轻武器界的注意。2002年8月,92式9毫米手枪随中国侦察兵参加了在爱沙尼亚举行的第九届“爱尔纳·突击”国际侦察兵竞赛。其良好的性能获得了众多国家军人的肯定,为中国赢得总成绩第一和第二名的优异成绩立下了汗马功劳。
92式9毫米手枪篇:性能与结构
92式9毫米手枪长190毫米,高135毫米,宽35毫米。枪管长111毫米。空弹匣时重760克,满载手枪弹时重943克。
全枪由枪机组件、发射机组件、弹匣组件、握把组件、枪管、枪管套、复进簧、复进簧导杆和联接座等41种43件零件组成。组件化设计是该枪的一大亮点。具体方法是首先让多种零件组成一个部件。如发射机和发射机架是一个部件,握把是一个部件,枪管、枪机是一个部件。同时,设法让一件零件达到多功能。如扳机扳把的设计就非常巧妙。92式9毫米手枪的扳机扳把既是扳机扳把,又是连接销,又是保险,还是空仓挂机。这种设计的好处是大大减少了零件数目,简化了拆装过程,在不需要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就可快速完成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