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欧斯堪的那维亚半岛西部的挪威,虽然国土面积不大,军队规模也较小,但其制式武器型号繁杂。本刊上期介绍了挪威的步枪发展踪迹,文中呈现了从19世纪后半叶至二战时期挪威的十几种步枪型号。
本期我们将继续探寻挪威的机枪足迹。漫漫大雪造就了一支滑撬部队,挪威机枪的使用就是从这种特别部队开始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挪威还没有本国设计的机枪,但却旁搜博采国外先进机枪装备挪军,成为世界上较早将机枪列为制式兵器的国家之一。挪军早期制式机枪,有11式、14式和22式6.5mm轻机枪、哈其开斯98式6.5mm重机枪、98T 式7.9mm重机枪、柯尔特29式与29T式7.9mm重机枪。这些机枪在二战中继续使用。本文将探寻这些制式机枪的历史渊源。
挪军制式轻机枪
轻机枪,在一战中用作行进部队边射击边突击的武器而倍受重视;二战后,许多国家决定采用。
然而,挪军早在一战前的1911年就选用了军用轻机枪,其原因据说与挪威的气象状况有很大关系。挪威位于北欧最北部,面临北海,冬季较长且多雪。为了应付冬季作战,挪威陆军中编有滑橇部队。以雪橇机动的部队,携带沉重且体积较大的重机枪比较困难,而轻机枪质量较小,单兵可将其背在肩上机动。于是,1911年挪军选定法国哈其开斯公司生产的贝内—梅尔希1909式轻机枪作制式。
著名的贝内—梅尔希1909式轻机枪属于种类繁多的哈其开斯机枪中的一种。该枪由法国人劳伦斯·贝内(贝内特)与安里·梅尔希二人合作,以哈其开斯机枪结构为基础改进而成。其原型的哈其开斯机枪配装三脚架,是体积较大的重型机枪。改进后的1909式轻机枪零部件较少,配用简单的两脚架。该枪不仅由法国哈其开斯公司生产,而且美国柯尔特公司也获得特许生产权。
挪军在1911年选作制式的贝内—梅尔希轻机枪,使用挪威制式6.5×55mm克拉格步枪弹,枪的制式名称为“哈其开斯M116.5mm轻机枪”,以选用年份的后两位数“ 11”作型号。该枪同年装备挪军,直到二战中仍继续使用。挪威被德国占领后,该枪被德军缴获取兵器名称为6.5mm轻机枪101(n), 简称6.5mm1MG101(n),并装备德国同盟军及后方部队。
1914年,挪军选定邻国丹麦的麦德森 6.5mm轻机枪作制式,制式名称为M14轻机枪。该枪的自动方式为枪管长后坐式,冷却方式为气冷式,性能可靠,理论射速600发/分,全枪质量约10kg。
8年后的1922年,挪军又从丹麦进口麦德森机枪。此时的麦德森机枪虽然比8年前有所改进,但基本结构完全相同。挪军将新进口的麦德森机枪重新定制式名称为M22轻机枪,与14式一样使用6.5×55mm克拉格步枪弹。
挪军的M14与M22轻机枪直到二战时还继续使用,德军占领挪威后给缴获的M14与M22轻机枪分别定名为“6.5m m1MG102(n)”与“6.5mm1MG103(n)”,配发给德国同盟军及德国占领挪威的后方部队。
挪军制式重机枪
19世纪末,挪军试验并装备了类似诺登菲尔特机枪(瑞典人帕姆克朗兹于 1872年发明,以资助者瑞典银行家诺登菲尔特的姓氏命名)及加特林机枪(美国人加特林于1851年发明)的手动机械式机枪,但没有大量采用。
1898年,挪军选用了配装三脚架的所谓防御用机枪。这就是法国哈其开斯公司生产的哈其开斯1897式重机枪。该枪由奥地利陆军上尉冯·奥德柯莱克设计,于1895年将设计方案转让给哈其开斯公司生产。该公司的工程师劳伦斯·贝内略加改进后投入生产,1897年被法国军队采用,定为M1897。该枪与初期的机枪相比可靠性有较大提高。其自动方式为导气式,闭锁方式为机枪偏移式,使用各种7.9mm或8mm枪弹,弹板供弹,理论射速400发/分,全枪长 1440mm,全枪质量24kg,三脚架质量27kg。法军采用该枪之后,许多国家的军队也相继采用。日本在日俄战争(1904年2月~9月)中,进口该枪装备日军,后来以该枪为基础改进后制成三八式机枪。我国上海某厂也于1915年仿制该枪。
哈其开斯机枪的主要特征是:枪弹装在金属制的弹板上,两者同时从机匣侧面送入,枪弹装入弹膛后,弹板从机匣另一侧排出。弹板通常只装30~35发弹,连发时必须逐个将装有枪弹的弹板送入机匣。这种弹板供弹方式不如帆布式弹带和金属弹链供弹方式方便。
挪威还向哈其开斯公司定购了一种特殊结构的弹带。该弹带的结构基本上与弹板结构相同,也是在金属板上装枪弹送入机匣,不同的是弹带的弹板并非是整体式金属板,而是每2发装在一个较窄的金属板上,然后以合叶式联接成弹带,其结构类似于金属弹链,是一种特殊供弹装置。另外,挪威用的哈其开斯机枪,机匣后端不像原型配装握把,而是配装枪托,使用枪弹不是原型用的7.9mm或8mm口径的枪弹,而是挪威制式6.5× 55mm克拉格步枪弹。
1898年,挪威将哈其开斯1897式6.5 mm重机枪选作制式,制式名称为“哈其开斯98式6.5mm重机枪”。
挪军所用的6.5×55mm弹,弹头较小,很难开发出所需的曳光弹、穿甲弹和爆破弹等特种弹。因此,挪军将哈其开斯1897式重机枪改为7.9mm口径并列为制式,制式名称为“哈其开斯98T式7.9mm重机枪”。該枪使用的枪弹称为7.9mm荣格(Jung)TL弹。该弹与德军采用的7.9mm(8mm)毛瑟步枪弹(又称7.9×57mm、7.92×57mm、8×57mm弹)不能通用。
入侵挪威的德军将缴获的哈其开斯98式6.5mm重机枪及98T式7.9mm重机枪分别定名为“6.5mm sMG201(n)”及“7.9mm sMG240(n)”(小写字母“s”是德文“severeless”的首字母,贬义词意即不太猛烈,MG是“机枪”缩写,后面的数字是编号)。
1929年,挪威采用美国人约翰·摩西·勃朗宁研制,由柯尔特公司生产的勃朗宁M1917 7.62mm重机枪作为哈其开斯98式重机枪的后继机枪。勃朗宁M1917 与哈其开斯不同,自动方式为枪管短后坐式,冷却方式为水冷式。挪军采用时,对某些结构作了改动。其主要差别在于扳机与握把部分:美国的原型枪设有小握把,扳机装在机匣后端,而挪威采用的勃朗宁1917式重机枪机匣后端装有类似马克沁机枪那样左右分开的2个握把及压板式扳机。另外,挪军还要求将勃朗宁 M1917 7.62mm机枪改为7.9mm口径,挪军将改造后的柯尔特产勃朗宁1917式 7.9mm重机枪选作制式,制式名称为“柯尔特29式7.9mm重机枪”。
继柯尔特29式重机枪之后,挪威开发出了使用7.9mm荣格TL弹的变型枪,其制式名称为“柯尔特29T式7.9mm重机枪”,为了区别于29式,其枪管及表尺打上了“T”的标志。
除了从美国进口柯尔特29式重机枪之外,挪威的孔斯贝格兵工厂也获得生产该枪的特许权。
入侵的德军将缴获的挪威柯尔特29式及29T式重机枪,分别定名为“7.9mm sMG254(n)”及“7.9mm sMG254T(n)”。德军感到挪威独特的7.9mm荣格TL枪弹是一种难以处理的弹种,因此在其兵器系统识别手册中,特意增加了关于这种枪弹的注意事项,强调该弹与德军的 7.9mm弹不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