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对神经外科因导尿管诱发尿路感染因素剖析与护理形式的探讨

时间:2022-11-28 19:0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留置导尿术是诱发神经外科尿路感染的常见原因, 降低尿路感染率是神经外科护理研究的重点。方法 观察120例行留置导尿术患者, 剖析患者性别、年龄、集尿袋更换天数等因素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使用留置导尿天数、使用抗菌药物天数会随着天数的增加, 尿路感染发生率呈增加态势;2~3 d更换集尿袋者感染率最低。结论 建议对神经外科行留置导尿术患者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 针对病情开展护理与健康指导。

【关键词】 神经外科;感染;尿路;护理

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行留置导尿是常规护理技术, 是观察与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而留置导尿术诱发的感染是临床中常见的院内感染之一, 虽临床中强调重视无菌操作等内容, 但在我国仍占院内感染发生率的31%, 居第二位[1]。可引发相关感染及并发症从而加剧病情, 乃至危及生命。又因职业暴露也大为增加医务人员的感染机率, 严重影响医疗安全及质量。因此, 开展相关临床护理观察, 分析尿路感染因素, 探讨有效护理方式, 可以有效地降低尿路感染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3年6月在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医医院外二病区住院治疗, 行留置导尿术的120例患者。

1. 2 纳入标准 ①尿路感染诊断符合卫生部2001 年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的标准;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③男女、年龄不限;

1. 3 排除标准 ①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尿路感染;②治疗前2周无使用抗菌药物病史;③入院前无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1. 4 统计学方法 观察患者年龄、性别、抗菌药物使用、集尿袋更换时间、留置导尿天数与发生尿路感染的关系。采用SPSS16.0软件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 1 尿路感染人数与年龄分布 女性患者41人发生尿路感染人数为13人占31.7%, 男性患者79人发生感染22人占27.8%, 性别之间比较无差异;观察被感染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其无论男女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感染机率增加, 详细情况见表1。

2. 2 集尿袋更换天数等与尿路感染的关系 被观察120人中35人发生尿路感染, 随着留置导尿使用天数与抗菌药物使用天数的增多, 尿路感染发生率呈增加态势;2~3 d更换集尿袋感染率最低, 在1~2 d及>5 d更换者感染较多, 详细情况见表2。

3 讨论

留置导尿术是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操作, 是患者治疗与协助诊断的必要手段。其引发的泌尿系统感染一直困扰临床护理工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病情过重、年龄偏大、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留置导尿管时间偏久等与引发尿路感染呈正相关性。一些因素不是无菌操作到位就可避免的。如长期留置尿管, 会出现破坏尿道正常体内生理环境, 影响膀胱对尿道细菌冲刷等作用, 致细菌等微生物逆行感染。且细菌可附着于导尿管诱发感染。在观察中发现如使用抗菌药物>3 d感染率明显上升。可能与住院患者多因脑出血术后、外伤等入院, 且病情复杂, 细菌培养时间相对较长等因素有关[3, 4]。

集尿袋最好在2~3 d内更换。可能每天更换会破坏引流系统, 造成不必要的污染。而长时间不更换也会造成尿液中相关细菌等微生物滋生, 从而引发感染。

因此, 建议对来院治疗的患者先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如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是否昏迷、使用抗菌药物等情况进行简单而必要的分析。对感染风险较高者密切观察尿常规, 迅速行尿培养等。建议2~3 d更换集尿袋为佳, 更换过程中注意导尿系统密闭的完好性, 如必须打开密闭引流时严格对接头等部位进行消毒, 保证其密闭性, 维持重力引流。认真做好护理查房与日常巡视, 多与医生或护士长沟通, 把导尿管留置时间降到最低。做好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 鼓励其多饮水, 达到自然冲洗的目的。与患者家属共同配合, 不断降低神经外科行留置导尿术患者的尿路感染率。

参考文献

[1]中正义, 田德英.医院感染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989-10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001.2.

[3]钟克丹.出血性脑卒中社区康复护理的探讨.中外医疗, 2009,19(3):152.

[4]许燕粧, 王惠莹, 林华瑶, 等.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当代医学, 2012, 18(13):118.

推荐访问:导尿管 诱发 剖析 护理 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