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析

时间:2022-11-30 19:25: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思政课程单一枯燥,教学收效甚微,推进课程思政改革,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形成“各类课程同育人,教师学生共参与”的思政教育格局,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提升、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巨大意义。为此,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引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课程理论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把握课堂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落细到每一堂课,画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其他课程在外的“同心圆”,使其同心同向,协同发力,为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彻底转变积聚力量。

关键词: 思政课程;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9)02-0037-05

长时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处于“孤岛化”状态,思政课程与其他各学科教学互不相干。思政课程因其理论性强、枯燥无味难以博得學生的喜爱,而专业课程又因其专业性过强,晦涩难懂致使教学效果不佳,这样的状况大大影响了高校课堂教学效果,更不利于高校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造成这种窘迫状况的原因归根究底是高校不能科学运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未将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贯穿教学过程。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主持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必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学科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融会贯通,使其协同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良好发展贡献力量。[2]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其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但分析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发现,其他各学科同样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样可以发挥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理解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及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为各学科协同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奠定基础。

(一)思政课程

思政课程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简称,也称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从广义上讲,思政课程指的是一种课程系统,其研究的核心内容偏向于精神和素质体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它存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体系内,是学校为实现其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以及其进程的总和,包含各门学科、各类课程及其相关的教育活动。从狭义上讲,思政课程即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在内的五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高校通过“4+1”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为高校、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综上所述,思政课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及与其相关的各类教育活动的总称。

(二)课程思政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邱开金先生在谈到课程思政时曾指出,课程思政从它本身的词义组合来看是一种“学校育人的所有教学科目和教育活动”。确如邱开金先生所言,课程思政不单单是一门或者几门特定的教学课程,也不是某一类教学科目,亦或是某一种教学活动,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课程仅仅是其载体,思政教育才是它的灵魂。在教学中,课程的育人、化人功能和价值取向较为鲜明,而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则趋于淡化。

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2016年上海教育领域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上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门课程,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功能,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程思政并不是指一门或一类专门课程,而是一种课程设置理念的革新,其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充分挖掘各门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各类课程的文化育人功能。相较于以前过度集中于思政课程的“点”、“线”教育而言,课程思政更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它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使各类不同内容、不同体系的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发力,不断丰富和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向前进。

(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都将“立德树人”作为其中心环节,都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培养优秀人才服务。但同时它们又是有区别的,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在高校一般指“4+1”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枯燥无味且不易为人所接受;而课程思政则是一种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教学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高校党委的领导下进行的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教学方式。

思政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显性的,而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则呈隐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可以说是一种同心圆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育人这个目标为圆心,思政课程是内层圆,课程思政为外层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主,其他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为辅,构建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切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工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重要要求。

二、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伟大创新

从原来单纯地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利用各类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了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课程观、教学观,这一改革极大地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打破了长久以来思政课程处于“孤岛化”的状态,也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升级,这无疑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又一伟大创新。

(一)打破了思政课程的“孤岛化”状态

课程思政改革上海先行,著名物理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关于“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的讲话精神后,给学生上了一节思政课,75分钟时间,近1000个知识点在课件上得到展示,课程涉及参考书目17本,张杰从“热力学第二定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出发,用物理学严谨的学习方法推导,引导学生思考“中国自信从何处来”。[3]这样的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了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华丽转身,完全打破了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的困境,也使思政课程突破“孤岛”,得以与各类课程协同作用,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课程思政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基本方针,始终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以及学生成长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贯通不同学科、各类课程的功能,使各门课在“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基础上超额发挥其价值,使课堂真正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通识课等各类课程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之间形成协同合作的有机整体,相互支撑、相互补充、相互促進,共同服务和作用于“立德树人”这一中心。这样的课堂教学完全突破了此前过度集中于“思政课程”的“点”、“线”的瓶颈,能够以建设“课程思政”为契机,依托其他各学科内部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型升级

较于此前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的“点”、“线”式课程教学体系,在“课程思政”理念导向下,各门学科、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依托各自学科领域在长期发展中聚集蕴含的知识和实践方法,将“传道、授业、解惑”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融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价值引领,实现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双重功能。不同的学科知识,不同的教学方法,都蕴含着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各类知识、理论对大学生的影响,将加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局限,并逐步摆脱教师简单灌输、学生被迫接受的窘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日益呈现多样性、丰富性、系统性、学理性的特征,从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发展,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转型升级。

三、课程思政: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方法

当前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突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境,就必须坚定不移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转变,彻底打破思政课程的“孤岛化”状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整个课程教学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全面、系统地统筹协调安排,使高校教育发挥德育“大熔炉”的独特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等各类课程集于一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实现“360度无死角”教育[4],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指导教育教学,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让高校各类课程同心同向,共同致力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让大学生能够将所学所思运用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成果,在实践中升华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人生出彩打基铺路,随时准备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贡献力量。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突出强调了党对高校的领导,也明确指出了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国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也是党领导下的高校,要想切实办好我们自己的高校,就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步一个脚印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理论基础。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起着引领前进方向的重要作用,而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 坚持党的领导,明确学校党委在改革中的主体责任。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做好高校思想政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掌握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权,充分发挥党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就是要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激励机制,探索出一条可广泛推广的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寻找改革可推广路径首先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5]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必须一切听党指挥,使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相适应,确立党对各类课程的统一领导,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通识课等课程领域的指导地位。

学校党委在改革中是肩负主体责任的,各高校党委必须保证高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掌握主导权,保证高校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宏观把控、顶层设计、系统调节这些都是高校党委主体责任的体现,而高校党委能否在课程思政改革中使其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关键在于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各方面的监督程度。正如习总书记所要求的,高校各级党委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要加强领导,统一指导,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各级党委领导还要多走走,多看看,多接触,多报告,多多关注师生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多交流,多关心,多鼓励,深交朋友,多听意见,真听意见。由此可见,高校党委的重视是思想政治工作做实做好的前提和保障,同时加强监督,强化制约机制,让思政工作者在机制范围内工作也非常重要。

2.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支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最基本教学内容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挖掘、利用其他各类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必须围绕这些基本内容展开,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辩证的、唯物的马克思主义学理思想,将其与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毛泽东思想、指导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支撑,以其他思政化的课程为辅助,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领航和示范作用,同时借助其他各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解决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着力构建全局、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大格局,切实推进高校课程思政改革,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二)解决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实现由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在明晰何为思政课程、何为课程思政及其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之后,就要切实解决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可轻重不分,更不可本末倒置,而应科学合理地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其实也就是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和其他课程的关系,而要想让两者同心同向同力,就要实现两者之间的完美融合。

1.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术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环境,那高校思政教学也就必须立足社会主义中国这个现实,着力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以辩证的思维认识课堂,认识教学,一方面紧随国家步伐,时刻关注,学习党中央的路线、理论、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将这些最新理论成果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的的教学内容,让思想政治理论课紧跟时代步伐,走在学科教学的最前沿,使其更加具有学术性。

2. 专业课思政化。高校院系众多,专业更是数量繁多,故而专业课程就显得更加纷繁复杂,挖掘各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也就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方法,高校各个教学院系老师必须立足本专业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本专业特色,在专业课程中提炼有利于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国家进步的要素,并将其转化为价值观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灌输给学生。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性情也不尽相同,在专业课思政化的教学转变过程中,必须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深入分析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心理状况,帮助学生提高对专业课程的专注度和热爱度,力争在课堂教学中引发学生在知、情、意、行上的共鸣,同时要将各科教学落到实处、做好做实,建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主阵地。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各学科教学全过程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与现实运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拓宽了思路。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是强化高校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也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知中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保障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养成良好社会风气,进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面对当前大学生思想觉悟良莠不齐、复杂多样的价值观和不良社会风气对大学生思想造成严重冲击的困境,高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如在物理学教学中向学生讲述像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等著名物理学家为了祖国发展舍生忘死,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爱国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爱国、敬业、奉献的思想理念;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挫折教育、团队精神、规则意识融入其中;在临床教学中,不同岗位的老师可以身先士卒,做出好的表率,积极引领学生,让学生体会到“医者仁心”……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使专业课教学发挥百分之一百二的成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和教育。

各科教师要善于引导,各专业学生积极参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全程、覆盖全面,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有机整体。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知识理论功底和思想觉悟水平,为学生自身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思政课從“专人”变为“人人”,每个课程都育人,每个人都参与,这样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将会大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四)坚持问题导向,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成果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必须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 这个根本问题。高校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让学生成为爱国、爱党、爱社会、爱人民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环节。理论联系实际有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就是教师要联系实际来讲好一堂课,将社会现实融入课堂理论教学中;其二就是学生要将学到的文化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丰富理论。想要使这两层内涵在课程思政改革中得到充分体现,首先就要打造一个坚实可靠的教学实践平台,将理论与实际、课堂与课外、学习与生活有机结合,把教学实践打造成为德育融合、立德树人的坚强阵地。其次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调节测评机制,以防止课程思政教育流于形式,只有及时反馈、测评、改正,课程思政改革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四、结语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讲话的主题。这一主题与课程思政改革不谋而合,更揭示了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必要性,坚定了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决心。因此,各高校应当及时总结经验,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机制保障,既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核心,又充分发挥其他各类课程的育人价值;既明确目标,使各学科形成教育合力,又能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融会贯通,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向“人人”的创造性转化,实现由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华丽转变,使课程思政改革理念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9(001).

[2] 何衡. 高职院校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困境及突破[J]. 教育科学论坛,2017(10):27-30.

[3] 邓晖,颜维琦.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上海探索构建全员、全课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N]. 光明日报,2016-12-12(008).

[4] 高德毅,宗爱东.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5]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17-10-28(1-5).

推荐访问:课程 思政 探析 路径 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