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国本土管理学派研究

时间:2022-11-30 19:25:06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馔 1SSF3m5ky剖析本土企业的管理实践,以案例方式阐述本土企业管理方式而形成的专著,如陈春花等撰写的《领先之道》、王育琨撰写的《强者:企业家的梦想与痴醉》等。本文重点关注第一类研究成果,因为他们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国管理模式,并且其研究成果已经走向了学派化。虽然这些理论都无一例外的以中国本土传统哲学思想为理论根基开展研究,产生了大量自成体系的理论成果,但是这些理论成果却并没有对中国管理模式完成“Z理论”式的探索和总结。

也许“Z理论”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中国学者和理论界心目中的中国本土管理模式的理想样貌,但是要想最终完成提炼“Z理论”式的中国管理模式这一任务,也很难彻底抛开这些已经相对成型并且自成体系的本土管理研究成果。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的李平(2013)教授认为:“中国管理学者大多忽视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现代意义,并且大多缺乏对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了解”、“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必须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传统哲学之中”。著名哲学家方东美(2012)认为:“如果没有中国传统哲学作为坚实的基础,中国本土管理研究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或夹生饭”。中国本土管理学派最主要的价值就在于他们完成了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梳理和提炼。

但是也要看到,这些学派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吸收和借鉴是各有侧重的,致使其理论要素组成和架构各不相同,同时又存在交叉,因此任何一个学派都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本土管理理论,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各说其是的局面,没有形成一个类似于西方管理理论的统一理论整体,这样一种缺乏整合的理论必然会让中国企业无所适从。

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本土管理学派进行系统总结和提炼,发现这些理论学派之间的区别与共性,并考虑能否将其中共性的内容提炼出若干统一的内核或共性的模式,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所采用。所以,本论文的重要理论价值在于:一是可以加深学界对中国本土管理学派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派的整合与提炼。二是可以不必再拘泥于不同本土管理学派相似而又不同的各自表述,直接萃取出其精华要素而代替其本体,从而将这些理论学派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提炼出的思想内核将有利于中国企业更好的应用或实践中国本土管理理论及思想,并在企业的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些精华的要素和内核将成为探索中国管理模式的指南针和铺路石,从而更好的继承这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本土理论成果。

中国本土管理学派的比较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方法和思路

随着信息技术、情报研究与统计学的发展,以关键词抽取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检索、文本分类、文本聚类以及摘要自动生成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复旦大学统计学专家李贤平教授应用语言统计学原理,通过分析《红楼梦》虚词的出现频率,成功判断出其前八十回与后四十回并非出自同一手笔的结论,为红学界破解了重大谜团。可见对于中国本土管理理论学派也可采用语言计量与统计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的成果也将更有价值和说服力。

本文采用基于TFIDF的关键词抽取技术,对本土管理学派进行研究,并通过聚类分析与核心要素萃取,完成对这些本土管理理论的系统整合与升华。这里所指的关键词不是作者在论文的开端自行列出的关键词,而是指为了进行文献标引工作,而从报告或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这种关键词可以为文档提供一个精要的概括,使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文档的主要内容(徐文海等,2008)。传统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关键词抽取来完成信息检索和提炼,不但耗时较长,而且很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干扰。

TFIDF是现代信息检索技术中最经典、最常用的检索算法,具有简单、通用、无需复杂训练过程等优点,尤其对简单文本和小文本的检索准确率很高(杨颖等,2014)。Salton在1973年提出了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ation Frequency)算法。设N表示给定文档集合Ω中的总文档数目。对于给定文档d,采用TFIDF 算法得到该文档中词条t的权重Wt如下:

式中,TF表示t在文档d中出现的频率。IDF表示该文档d的反转频率,n表示文档集合Ω中含有词条t的文档数目。从式中可以看出,词条t在给定文档d中如果多次出现,而在文档集合Ω的其他文档中出现的频率较低时,那么该词条的TFIDF权重较高,说明该词条在文档中具有较强的区分性,因此可以作为文档关键词的候选之一(马力,2009)。

通过TFIDF检索算法可以得到一篇文档的关键词列表及TFIDF值列表,但是其中也包含了无关关键词如“管理”、“理论”、“原则”等,因此要通过人工筛选将其去除,然后对语义相近的关键词进行合并,最终形成相关关键词列表。不同文献的TFIDF检索运算最终可以形成一个关键词TFIDF值矩阵,通过对该矩阵采用聚类分析,从而可以判断不同文献的相关程度并进行归类。同一理论范畴的多篇文档的关键词矩阵本身也指示出了这类文档的主要思想即核心要素,以此为线索进行系统归纳即可提炼出若干共性的内核元素。以TFIDF算法为基础提炼出的文献思想内核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主观不确定性,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二)研究过程

采用TFIDF算法对中国本土管理学派进行归并分类和内核提取,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关键文档选取。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每一学派所著文献甚多,但其中直接阐述其主要思想的文献较少,因此按照三个基本原则从中国知网进行文档选取(沈艳红等,2012):一是论文作者是该学派的主要发起者;二是所著文章主要发表在权威管理学杂志,如《管理学报》等;三是文献题目与内容以阐述本派思想为主。最终对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六个主要学派各选取一至两篇主要文献,字数在一万字左右,其中包含的关键词已经足以标示出该学派的内核。文档的具体选取结果如表1所示。

其中,东方管理学派所选两篇文献以第二篇为主,第一篇选取了其中的关键部分,原因主要是该学派创始人虽然是苏东水教授,但是其主要思想阐述于其众多专著中,在期刊文献中对其主要思想论述比较全面的是彭贺所撰《东方管理学的创建与发展:渊源、精髓与框架》。同样,道本管理理论主要思想存在于齐善鸿教授两篇重要文献中,因此选取两篇文章中的关键部分合并作为关键词抽取的文本。曾仕强并没有在主流管理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因此只能选取其在一般期刊上所发表的论文作为关键文献,所幸该论文的题目正是“中国式管理”。

第二步,关键词TFIDF值计算与整理。将所选文档转换为txt格式,并用专业分词软件进行分词,随后对每个学派的文档进行词频统计,最后计算出每篇文档所含关键词的TFIDF值。这一过程主要采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设计编码的ROSTCM6软件完成,该软件是国内目前唯一的专业辅助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大型免费社会计算平台,主要应用于微博分析、舆情分析和文本挖掘等领域(蔡溢等,2015)。最后经手工筛选和整理各学派主要文献中的关键词词群TFIDF值矩阵如表2所示。

表2所示矩阵表中,整体性词群包括整体、整合、全局、系统、综合,这些关键词都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整体性这一个范畴,是中国本土管理模式所广泛存在的特性,各学派强调的程度不同,将这些关键词的TFIDF值加总得到这一词群的整体值。同样,关系与协同词群包括关系、协调、协同、合作,从不同侧面表达了中国社会更重视关系与协同这一特性;中庸与中观词群包括中性、中庸、中和、中观,从不同侧面表达了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中道模式;人性与人本词群包括人性(化)、人本、以人为本,反映了中国哲学中以人为核心的理念;权变与变通词群包括权变、应变、变通,表达了中国思维更强调在模糊和复杂的情境中以变为谋、不拘定格的行为理念。这些词群的TFIDF值已经按照文本字数进行修正,因为文本字数越多,所得关键词的TFIDF值越大,为了准确进行比较,假设所有文本字数均为10000字,因此将原始值乘以10000然后除以文本字数即可。经过数据的计算和整理,并去除无关关键词,最终筛选出六个特征变量(关键词群),每个学派都可以通过六个相同的变量标示出其理论思想特征,从而可以进行数量化的分析。

基于TFIDF测算值的中国本土管理学派聚类分析

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中国本土管理学派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同时将相近的理论归为一类并从总体上进行分析,有利于其理论内核的提炼。通过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 22.0,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表2中的6个中国本土学派主要文献的特征变量(关键词群TFIDF值)进行聚类分析,具体选用组间链接法,对距离的测度方法选择平方Euclidean距离,采用Z分数对数据进行标准化,最终得出聚类结果如图1所示。

从聚类图中可以看出,总体上东方管理学、道本管理、和合管理与和谐管理这四个学派属于一类,中国式管理较之于C理论与前四个学派更相似,C理论自成一体与其他学派不属一类。东方管理学与道本管理最相似并组成一类,东方管理学对六种不同的本土管理元素都有所涉及,并略侧重于关系与协同元素及和谐元素,而道本管理包含了前五种本土管理元素,与东方管理学相比,不但比较侧重于关系元素与和谐元素,也侧重于整体性元素和人性与人本因素。东方管理学与道本管理主要的区别在于道本管理的文本中对权变元素没有提及。和合管理与东方管理学及道本管理比较接近,并与这两者可以共同组成一类,和合管理对本土管理的六种要素都有涉及,区别主要是更侧重关系与协同元素和人性人本元素,这与和合管理的主要思想是基本一致的。和谐管理可以与前三者共同组成一类,并与和合管理关系密切,区别主要是和谐管理特别侧重于整体性元素和和谐元素,但是并没有包括中庸与中观元素,这些特征与和谐管理的文献内容基本一致。中国式管理与前面四个学派都不同,重点侧重于和谐与中庸要素,尤其是其权变性要素的分值最高,这三种元素的结合与中国文化的风格比较相似。C理论与前面五个学派差异最大,它最为侧重整体与整合的思想,并且也最为强调中庸中观和人性人本要素,在这三个方面的分值都是最高,因此更加自成一体,这些特征与这两个学派的主要文献的思想基本一致。

通过对中国本土管理学派核心文献进行TFIDF值测算和聚类分析,清晰而直观地理清了这些学派理论思想的区别与联系,不但使我们对这些中国本土管理学派的认识更加清晰和深刻,同时也为进一步剖析中国本土管理学派主要思想元素的内核奠定了基础。

中国本土管理学派理论思想内核

通过TFIDF算法可以准确提取文档中的关键词并经过筛选组成关键词群,对这些此群的不同关注程度揭示出了学派间的区别,因此全部的这些词群就组成了中国本土管理学派整体的理论思想内核。每一个思想内核都对应于一个主要关注于此的学派,而其他学派的相似思想可以作为补充,聚合这些学派的思想,即可全面把握每一个思想内核的精髓。

(一)内核一:整体性与系统整合性

根据表2各学派整体性关键词群的TFIDF值,C理论与和谐管理主要论述整体性范畴。C理论认为现代管理学的研究已经从两极走向多元融合与统一,在这样的管理学研究趋势背景下,管理学应从其演变过程中先后发展出的两元性即理性与人性的统一为起点,协调所有管理相关因素,包括具体与抽象、客观与主观、机械与有机、二元性与整体性、绝对与相对、静态与动态,所有这些要素融合成相互依存与作用、相互激励与补充、相互增强与转换的整体系统,形成如《易经》和太极式的和谐而生生不息的整体系统。和谐管理立足于系统论即系统的整体观念,要求企业尽可能全面地把握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准确辨识组织愿景和使命,通过“优化设计”和“能动致变”的主旨构建人性化的管理体系,有机耦合多种管理变革方法的协同使用,使企业在一种宏观、动态发展的全局视野下构建复杂管理现象的操作范式。总之,整体性与系统性内核映射于战略管理和宏观环境分析,要求企业时刻站在全局的宏观视角来看待企业在各种宏观体系中所处的位置,要能够随大势而谋、随机遇而动,不盲目不等待,才可保基业长青。

(二)内核二:关系与协同

这一内核重点从和合管理与东方管理学中进行提取。和合管理认为关系与协同的本质是万物生成与生长所需诸要素的最优融合与互动相济,是符合于“道”的自然规律,是治国治家治业达至持续兴盛的根本法则,体现为“合”即结合与融合、“和”即最优化与变而不息两个方面。在东方管理学中关系与协同体现为“合理发挥人与其他物质资源的综合效率,以有效地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统一”(彭贺,2006),并被归纳为东方管理学精髓之一的“人为为人”原理,强调个体心理行为与外部对象心理激励的互动性,即个体或企业必须从利他的角度出发来实现利己的目的,并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和持久激发的高绩效统一体。关系与协同思想是对整体性与系统性整合思想的升华与延伸,他们强调了同一个本体的不同方面。关系内核强调的是要素之间的匹配、优化和互利性的范畴,而整体性内核侧重于站在全局和宏观的视角上进行多元要素的统一整合与系统建构,他们都遵循“道”与《易经》所阐释的本源性思想。关系与协同内核映射于关系管理、内部营销、公共关系与沟通管理等管理职能,要求企业从人财物等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协调与协同的视角看待企业经营,要善于发现和把握主要关系与核心关系,也就把握住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三)内核三:和谐与和气

和谐与和气是对关系与协同内核的进一步深化,它回答了关系与协同的根本目标即和谐与和气的本质内涵,因为只有和谐的关系才是能够创造价值的关系,所以和谐与和气是中国本土管理思想中的又一个核心元素。和谐管理全面表达了和谐与和气的本质内涵,即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以“和则”与“谐则”的耦合互动来更优化的协整关键因素,使组织能够更好的、高绩效的应对管理问题。这里首先强调越是在复杂多变的管理情境中,和谐相对于机械性的流程与制度越是有利于处理随机性的高熵型管理问题,这正是和谐与和气这一内核的价值所在。“和则”是指管理者通过影响组织成员的认知、情感、行为的政策、文化和管理模式等,诱导其表现出组织期望的行为或减少不期望的行为,其核心是“能动致变的演化机制”。“谐则”指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度、流程、结构以达到组织投入要素的协调匹配和整体优化,使成员行为遵照组织设计的既定路线,其核心是“优化设计的控制机制”。“和则”与“谐则”在企业和谐愿景的导向下通过组织内部的协同学习机制实现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转化,使组织表现出系统协同的高绩效涌现特征。和谐与和气映射于企业组织文化管理、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公司治理等企业管理的众多重要领域,和谐与和气代表了企业所有相关要素之间相互配合与相互平衡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既是制度与人为之事也是机遇与大势的随顺之道。

(四)内核四:中庸与中观

中庸与中观的思想元素在C理论和中国式管理中作为理论主体之一有着明确而系统的阐述。中国式管理中认为中庸的本质是合理,并非是字面含义的走中间道路而不偏。真正的中庸是“该走极端就走极端,该走中间就走中间,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曾仕强,2005),即如朱子所说“无一事不合理,才是中庸”。所以中庸事实上就是中国式的合理主义,它要求系统中的所有要素及参与者都达到合理的状态,即在一个系统中没有不合理的存在,既是中庸状态。在C理论中中庸的内涵也是如此,并用源于《易经》的“时中”概念来表达,即决策与行动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强调决策者的创造性参与,以适应整体系统的随机性变化过程并创造出新的整体系统,从而使整个系统能够及时、适当、灵活地运用于管理实践。从中庸与中观的本质内涵可以发现它是与和谐及协同一脉相承的,因为它暗示了和谐的本质和最终目标就是系统内外的终极合理性,是中国本土哲学所倡扬的自然法则。另一方面,中庸与中观的思想也正是探索中国式管理模式的哲学本源和根本动力,因为适合中国本土管理情境的管理模式才是最好的管理模式。中庸与中观映射了企业的计划、组织、领导及控制等所有职能,是企业管理的最理性状态。

(五)内核五:人性与人本

人性管理和人本主义强调以人所具有的诸如道德这样的天赋特性来主观能动地统合人的理性,充分调动诸如感觉、渴望、意愿和情感等人性化功能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类思想的合理性。C理论认为在传统西方哲学中没有明确的人性的概念,人性管理在西方也从来没有得到贯彻和坚持,西方对于理性的发现与推崇,使人始终成为理性的奴隶,并使理性管理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而人性的概念在中国文化的孟子和宋明理学中有着明确的定义,以仁义礼智信所构建的人性人本思想也始终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部分被传承和推崇,并使中国数千年的人治社会体系发展到极致而延续至今。人性管理所具有的主观性、具体性、有机性、整体性和相对性使其不断在日本、韩国以及亚洲四小龙等儒学所及的地区取得高效成功的工商业现代化。在道本管理中人性与人本理念实际上是三个理念的合体,主体管理论和精神管理论强调人的灵性和精神作为管理的终极要素所具有的无限潜能,心性管理论强调人的德行与智慧应通过陶冶和开发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契约管理论和激励天梯论则最终通过人性契约和普适激励最大限度的将所有成员的人性潜质结成合力创造绵绵不绝的价值涌出。人性与人本思想主要映射于人力资源管理,并对企业管理的所有职能和流程都有重要影响,对人的认识和对人的潜能的激发是企业管理的根本动力和出发点。中国古代哲学对此论述极为丰富,并系统总结为察人、选人、用人、御人、德人五个方面。

(六)内核六:权变与变通

权变与变通的思想是与整体情境的不确定性相关的,和谐管理认为世界是一种有机的构成,系统中存在无数的线性与非线性的相互作用而成为一个复杂的层级系统,准确的预测和计划往往很难实现,因此在中国本土文化内核中始终推崇权变与变通来即时反映真实情境中的过程性、复杂性以及非线性的内在联系。中国式管理认为缺乏弹性的科学管理或制度化管理难以适应高度不确定性和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变动性或弹性是最适合中国情境和中国人特性的观念,它所具有的通用性价值已经超越了文化和传统。变通与权变的观念来自于太极思想,应对行云流水般变化无端的真实自然最好的原则就是顺势而为、权宜变通,因此不拘泥于二分法,在变通与权变中“把二看成三”、“把二合成一”来避免二选一的束缚和规制是中国式决策的关键内核。权变的思想一方面使中国的管理模式更具适应性,但也同时导致了管理的不确定性,因此权变与变通应当以和谐为目标,即权变的结果应是各种利益关系的和谐和共赢。权变的思想可以映射于企业的战略管理与领导艺术,是越来越复杂的现代企业应该具有的重要能力,是企业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管理的最佳结合体。

结论

本文的构思基于这样一个假设,既然中国本土管理学派都是基于中国本土文化与哲学,那么这些理论学派之间必定是在一定程度上相似的,但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理论侧重点,将这些理论学派中的共性元素提取出来并进行数量化的表示,将有利于对这些学派进行更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也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实践与应用。本论文最主要的疏漏可能是对中国本土管理学派的内核提取不够充分,有可能存在更多的特征变量或思想内核没有被提取和分离,分值的计算也可能存在不科学的方面。另外,虽然提取出了中国本土管理学派的主要思想内核,但是对这些思想内核的内在原理和机制的阐述不够深刻,没有深入到更多的相关文献中去全面挖掘这些思想内核的内在机制和本源。在这些方面进行不断完善,将有力推动中国本土管理理论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陈春花,宋一晓,曹洲涛.中国本土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管理学报,2014(3)

2.李平.中国本土管理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J].管理学报,2013,10(9)

3.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M].中华书局,2012

4.徐文海,温有奎.一种基于TFIDF方法的中文关键词抽取算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1(2)

5.杨颖,戴彬.基于多特征的中文关键词抽取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11)

6. Salton 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ffective vocabularies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C]//Proceedings of the 1973 Meeting on Programming Languages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1973

7.马力.基于小世界模型的复合关键词提取方法研究[J].中文信息学报,2009,23(3)

8.沈艳红,张娣.文献计量分析中的数据准备工作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2(5)

9.苏东水.21世纪东西方管理融合与发展的趋势—当代中国东方管理科学的创新与实践[J].上海管理科学,2008,30(5)

10.彭贺,苏宗伟.东方管理学的创建与发展:渊源、精髓与框架[J].管理学报,2006,3(1)

11.成中英.C理论、C原则与中国管理哲学[J].管理学报,2014,11(1)

12.席酉民,尚玉钒,井辉,韩巍.和谐管理理论及其应用思考[J].管理学报,2009,6(1)

13.黄如金.和合管理的真谛:和气生财,合作制胜[J].管理学报,2007,4(3)

14.齐善鸿,曹振杰.道本管理论:中西方管理哲学融和的视角[J].管理学报,2009,6(10)

15.齐善鸿,邢宝学.解析“道本管理”的价值逻辑—管理技术与文化融合的视角[J].管理学报,2010,7(11)

16.曾仕强.中国式管理[J].企业文化,2005(8)

17.蔡溢,杨洋,殷红梅.基于ROST文本挖掘软件的贵阳市城市旅游品牌受众感知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2(1)

作者简介:

宋孜宇(1978年-),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呼伦贝尔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张迪(1981年-),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呼伦贝尔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电子商务。

推荐访问:学派 中国 本土 研究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