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双语词典翻译:本质思考与学科定位

时间:2022-12-01 09:15:06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双语词典翻译研究具有实践层面与学科视角的双重必要性。文章基于元词典学与“科学翻译学”理论,对双语词典翻译的异质特性进行了理性思考,认为双语词典文本的信息内容与功能在本质上是“科学”的,因而双语词典翻译本质上是翻译学研究的一个独特对象;在此基础上,文章把双语词典翻译界定为“科学翻译学”的一个分科,并指出双语词典翻译研究应该立足“科学翻译学”,在认可、凸显自身特质的基础上,建构既合乎自身翻译实践、又具有学科意义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 双语词典翻译 科学翻译学 科学信息 学科意识

根据词目语言与释义语言是否是同一种语言,词典可以分为单语词典、双语词典或多语词典。双语词典与单语词典的差异,并非只是所涉及语言数量不同,而根本在于两者在释义、结构层面都有着质的差别。就释义而言,双语词典“本质特征是对译,即两套符号的对应”。具体而言,独立研编型“双语词典”基本目的就是“在一种语言的词汇单位与另一种语言的词汇单位之间找出意义相等的对等词”或“通过翻译对等词把两种语言的词汇联接起来”,这在本体观上与“翻译”是同质的;而双解型“双语词典”则是“基于单语词典、用另一种语言进行的全部或部分翻译”,这直接落位于“翻译”的坐标轴系。因此,双语词典编纂工作本质上就是翻译工作,没有翻译,就没有双语词典;历史也证明,双语词典发展史本质上就是一部双语词典翻译史。那么,双语词典翻译具有怎样的本质特征呢?它在翻译学学科中类属状况如何呢?这是双语词典翻译研究的一个元理论问题,其定性直接决定着双语词典翻译方法论及双语词典评论观,是双语词典翻译建构自身学科体系的基石。

一、双语词典翻译研究的双重必要性

双语词典编纂工作的蓬勃发展从实践层面确立了双语词典翻译研究的必要性。双语词典编纂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有着悠长历史。历时地分析,双语词典编纂的历史甚至早于单语词典,例如迄今公认的第一部英语单语词典诞生于1604年,而第一部英拉(丁语)词典则早在1450年就已经面世;1582年意大利人利玛窦与罗明坚合作编纂的葡华华葡词典《平常问答词意》,则是耶稣会士编纂的最早的一部中西双语词典。

到了现当代,双语词典编纂驶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以我国英汉语文词典为例,自190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国人自编的第一部英汉词典《英华新字典》以来,截至1993年就有1103部英汉词典出版,而1989-2000年仅12年时间内,就有600余部英汉语文词典问世。当前,双语词典编纂与出版更是迎来了高潮,这一方面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是辞书市场竞争的结果,西方主流词典出版商纷纷通过国际合作方式进军我国双语词典市场。鉴于双语词典编纂工作的本质就是翻译,当前双语词典编纂的兴盛迫切要求双语词典翻译研究构建学科化的理论体系。

当下的双语词典翻译研究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局限于词典学视角;二是流于经验性感悟。爬梳史料甚至发现,伴随早期双语词典编纂活动的理论探讨几乎是缺失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双语词典编纂工作进入正规化发展历程,相应的理论研究才渐有力度。自董果良(1950)与郑易里(1951)分别在《翻译通报》上发表《“俄华经济技术辞典”中的财经名词》与《编纂<英华大辞典)的经验》起,不少研究成果相继问世。很多研究者,例如吴克礼(1978,1983)、张可任(1986)、黄建华(1988,1998)等,基于自身的双语词典编纂体验,试图从不同角度,对双语词典翻译的特点、原则、标准、方法等进行一定的理性思考和探讨。遗憾的是,大部分研究都是零散的、经验式的技巧评点与总结,缺乏对双语词典翻译深层次的本体研究与学科思考。更为重要的是,缺失了翻译学视角的学科体系定位。这就是说,双语词典翻译涉足双语词典学与翻译学的交叉域,而当下研究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双语词典学理论与翻译学理论的对话,经验层次上的翻译批评或翻译技巧评论,大多只是单纯语言层面的对误评判,而并非翻译学理论所投射的系统的、规律性的东西。

二、双语词典翻译的异质特性

根据学科学理论,一个知识体系独立成科的首要条件是这种系统的知识所研究的对象与其他知识系统不同,即有着自己独特的、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性与任务。黄忠廉、李亚舒也指出:“一门学科成立与否,关键要看是否拥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可见,确立双语词典翻译不同于现行翻译学任何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双语词典翻译研究系统化、学科化的先决条件。双语词典翻译是一种特殊类别的翻译,其异质特性主要体现为:

1、翻译活动的层次性

与一般翻译活动不同,双语词典翻译活动具有层次性,一般包括两个维度,即词目翻译与例证翻译。在“双解型”双语词典中,有时还包括完整的释义翻译、用法翻译等。

词目翻译就是以源语释义为依据,把词目词翻译为目标语的“对等词”或“等值词”。词目翻译单位一般涉及五类:词素单位(如antic)、音节/位单位(如cancan/一种舞蹈)、符号单位(如Cm/化学元素的符号)、词的单位(如apple)、词组或短语、习语单位。例证翻译就是把包含词目词的源语例证翻译为目标语。例证翻译单位一般涉及三类:词组、短句、句子。

2、翻译客体的异质性

“翻译的本体论主要是从客体的角度研究翻译,研究翻译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双语词典翻译的特殊性更多地体现为其客体的异质性,具体包括:

(1)翻译客体属性的对立性

翻译活动的层次性表明,双语词典翻译包括两种类型的翻译客体,即词目与例证。根据词典学理论(Gak,1970;Landau,1984;黄建华,1998;Hartmann,2001),词条结构中词目的功能属性对应于语言的“语言”层面,例证的功能属性则对应于“言语”层面。“语言”是语言的“深层结构”,具有抽象性、稳定性;“言语”是语言的“表层结构”,具有私人性、流变性;前者决定后者的语义规定与语法规则,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具体化。显然,这对具有对立属性的翻译客体,其翻译处理原则、标准、方法、理念及译品的功能、价值取向、评判尺度等都可能完全不同。例如Gak认为,词目翻译应力求严格的意义等值,而例证翻译则应表达词目词在通用或典型语境中必然或可能有的含义和用法。

(2)翻译客体语体的驳杂性

出于不同交际功能,语言会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中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样态,这就是语言的语体。语言具有语体性,当用于文学创作时,便形成艺术语体;用于科技活动时,便形成科技语体等。不同语体具有各自异质的语言特征,在选词、造句、修辞、结构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从而形成各自特殊的风格,例如艺术语体,依靠塑造形象表现社会生活,因而语言形象生动、感情充沛、想象丰富;再如科技语体,旨在通过缜密的实验论证来揭示客观世界,因而语言准确凝练、冷静客观、逻辑严密。从翻译角度来说,对

于不同类型语体的翻译客体,不但要做到语义上的对等、得宜,更要使译文风格适切于原文的语体风格,做到风格表现上的对应、得体。

双语词典翻译的客体语体十分驳杂。就词目而言,虽然其意义是静态的,具有抽象性,但词目不仅包括日常生活交际所形成的基本语体词,更包括社会各领域因专业需要而形成的专业语体词,例如法律术语、广告术语、新闻术语等。就例证而言,其涉及语体更为复杂,为了揭示词目词的典型用法,词典可能选配不同领域的例证,甚至引用出自名家、大师的书证或具有文化特色的谚语、习语等。客体的这种驳杂性特征加大了双语词典翻译的难度,正如黄建华所说:“双语词典涉及的百科知识广泛,生物、化学、医药、航海、体育……等等无一不牵涉,光是糕点、菜肴、牛羊等各部位的名称翻译起来就叫人头痛。”

(3)翻译客体语境的残缺性

翻译始终是受着各种权力话语左右和操控的行为,而来自语言内部的控制就体现为语境的制约。一般翻译的客体通常为完整语篇,例如文学作品,它是一个动态、完整的组合体系,不仅表现为一个具有自律性与他律性双重性质的意义集合体,而且整体上笼罩着一种模糊性很强的行文气质与情感格调,文学作品翻译正是以这一完整语境为参照系的。

双语词典翻译客体的语境则没有如此完整:词目主要都是独立的词、词素等;例证虽然主要表现为完整句子,但却缺失了文本语境的通观,即“词典的翻译是没有上下文作为大背景的翻译”,因而在用词、造句、风格定位以体现语言的“言语”属性时,就毫无例外地受到制约。

三、当下翻译学学科分类的一个空白

双语词典编纂的长期实践及理论基础说明,否认双语词典翻译的“翻译”本性已属枉然,它本质上就是翻译学这一主学科下的一种翻译类型。然而问题是,我们无法在当下翻译学的范畴内为它找到一个明确归属。双语词典翻译必须理清它的上属学科、分支学科及邻近学科状况,即在人类知识网中定位出其学科位置,这样才能上升为科学,相关研究才能够系统化、理论化,从而促进双语词典翻译实践的规范化。

对翻译活动进行分类是翻译学本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者都对此作过系统探讨。例如savory将翻译分为完美翻译、等值翻译、综合翻译、科技翻译;wilss根据文本符号学的性质,将文本概括为文学作品和专业文章两极。我国学者黄振定认为,严格的翻译分为两大类:着重为了获取思想信息的翻译和以整体文化文学鉴赏为目的的翻译,即如按照题材笼统划分的科技与文学翻译;张今把文字翻译分为文学与非文学翻译;张泽乾则按照语体和职能,把翻译区分为“以明负载为特征的科技语言翻译、以暗负载为特征的文学语言翻译及介于二者之间的社交语言翻译等各种类型”。

综上所述,划分翻译的主流方法就是根据文本题材类型或语言功能,产生文学翻译与科技翻译(或非文学翻译)的二分。结合双语词典文本的异质特性不难发现,双语词典翻译首先不能归结为文学翻译;但如果依据题材类型,又不能归结为严格意义上的科技翻译。如果按照张今的分类,双语词典翻译似应归结在广义的非文学翻译范畴中,但又流于宽泛,反映不出该领域的内涵特征。“实事求是地分类,是对翻译实践的尊重,总结出的科学翻译类型也就符合客观规律。”要界定双语词典翻译的类属,必须从词典文本信息的本质与功能入手。

四、词典文本信息的本质与功能

黄忠廉、李亚舒在《科学翻译学》中明确提出“科学翻译”的概念:“科学翻译学是研究文学翻译之外的一切以传达实用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他们认为,以往通称的“科技翻译”是狭义的,仅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科学翻译”中的“科学”可以扩大为“包括以情感为主的非文艺领域的一切实用领域”,并明确指出,“科学信息指的是实用信息,传达的多是客观性内容,或以客观内容为主”。

1、词典文本信息的本质:实用信息

首先看一下“词典”一词的定义,例如《新牛津英语词典》指出:

词典是处理一种语言的单个词(或这些词的一些特殊类别)的书本,显示词的拼法、发音、意义、用法,以及同义词,词的派生与历史,或至少显示上述某些方面;为便于查阅,单词按一定次序排列,许多语言都按字母顺序安排;在大型词典中,所提供的信息附以文学的例子。根据词典的定义,尽管词典文本在体例、结构安排上有着不同

于文学文本等的特殊目的与方法,它提供的正是“信息”:“词典正文”是词典信息的主体结构;“正文前信息”为正文提供背景材料,起引言作用,并引导用户找到所期望的信息;“正文后信息”起补充正文内容的作用。具体而言,词典微观结构以词目为中心,一切任务就是揭示词目的基本信息特征,包括基本信息和补充信息两种。以双语语文词典为例,基本信息一般包括词的拼写和读音信息、词的语法范畴信息、词的语义信息、词的语用信息、词的变体信息及词的修辞色彩信息,而补充信息则一般包括词源知识、构词知识、相关词语知识、历史典故知识及百科知识。

就性质而言,词典信息可以有两种,即语言信息与专科信息:前者是对能指(语言符号)提供的信息,后者是对所指(所指之物)提供的信息,立足于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分别以语文词典与专科词典为代表,综合性词典则是两者兼而有之。必须指出的是,不管是语言信息还是专科信息,都是一种语义信息,反映的是客观的学科知识。科学性正是学科知识的属性,因此,词典文本信息本质上是科学的,是一种实用信息,传达的多是客观性内容。

2、词典文本信息的功能:信息功能

“词典的使命是为读者解惑释疑。”这是指宏观角度的词典功能。具体地,黄建华则把词典功能划分为四类:(1)帮助读者领会、译述、书写另一种语言,或同操另一种语言的人群交流,这是双语词典或多语词典的功用;(2)帮助读者凭自己已掌握的普通词语去理解专门术语、科技词语等,这是各种专科词典的功用;(3)通过提供有关语义、句法、形态或语音的信息,帮助读者熟练掌握语言的表达方法,提高语文水平,这是单语语文词典的功用;(4)在词条中提供各种知识,帮助读者扩展认识领域或增加知识的深度,这是各类百科词典和形序百科全书的功用。

Newmark以“功能”作为参数将各类文本分为三类,即分别以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他认为,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重事实,旨在描绘、叙述或说明有关事物的客观情况,典型的信息型文本就是科学类文本。上述理论词典学对词典文本功能的描述清楚地表明,词典文本正是通过提供各种实用的“语义信息”,以满足使用者在语言学习或使用中的知识信息需求,它理应归属为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双语词典翻译的两大客体可以具体解释为:基于“语言”层面的词目,是作为人类语言的基本符号而反映人类关于世界的客观信息,并因此而成为词典使用者的检索对象,获得了典型的实用信息功能;基于“言语”层面的例证,并非一种装饰品而承载着与生俱来的功能:补充释义、揭示语境、辨析义项、明示语法、显示搭配与表明语体。例证所涉及的语体虽然驳杂,但其本质永远是辅助揭示词目词语义内涵的“实用信息”,承载着先天的信息功能。即便是那些出自文学文本的语句,一旦设为词典例证,就丧失了原先作为文学文本而具有的“艺术信息”的价值,成为词典词条中解词释义的一种手段,担当起“实用信息”的功能。

综上,词典文本信息本质上是客观的,是一种实用信息,践行信息功能,我们可以据此将其界定为《科学翻译学》中所称谓的“科学信息”。黎运汉对语体的分类证明了这一论断。语体是语言功能分类参数,是根据不同交际领域、目的、方式等形成的言语特点的有机统一体。黎运汉首先把语体分为口语语体与文卷语体,文卷语体又分为应用语体、科学语体、文学语体、政论语体与交融语体,科学语体则又细分为专门科学体(包括自然科学体与社会科学体)、说明科学体(包括自然科学体与社会科学体)与辞书体。可见,依据黎运汉的思想,词典文本的语体功能隶属于科学范畴,但既不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又不具有社会科学属性,是一种特殊的、自成一体的品类。

五、双语词典翻译:科学翻译学的一个分科

根据以上对于词典文本信息本质及功能的阐释,双语词典翻译可以界定为“科学翻译”的一个类别,与社科翻译、科技翻译、涉外翻译、科普翻译等并置;而相关研究则隶属于翻译学,是“科学翻译学”的一个特殊分科,图示为:

从学科性质角度来说,双语词典翻译学显然属于双语词典学与科学翻译学的交叉学科,同时具有双语词典学与科学翻译学的学科属性。

双语词典翻译研究是双语词典编纂实践的要求,也是双语词典市场科学发展的学理呼唤。没有系统理论指导的应用研究显然是有局限的,双语词典翻译只有树立学科意识,摆脱自身研究的边缘化,在认可、凸显自身特质的基础上,着力借鉴、比较、吸收其他应用翻译理论,建构既合乎自身翻译实践、又具有学科意义的理论话语体系,以解释现象,指导实践。本文只是以“科学翻译学”为切入点对双语词典翻译活动作了一个学科界定,至于包括学科性质与目的、原则与任务、方法论、效果论等基本内容在内的学科模式,尚待学界深入探讨。

(责任编辑 王慧敏)

推荐访问:双语 词典 学科 本质 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