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老年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

时间:2022-12-01 14:5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对老年肺部感染病人:安排合理舒适的体位、采取有效的排痰方法,即取端坐位或半卧位,2-3h翻身一次;对痰液较多的病人,指导翻身拍背、湿化呼吸道、吸痰等,使症状减轻,肺功能得以改善,促进痰液顺利排出;对营养状况差的病人给予营养支持,对体弱患者及早实施综合的康复疗法,可稳定病情、改善肺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最终达到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的目的。

关键词:老年病人肺部感染有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72-01

1临床资料

本组38例住院病人,其中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62岁,平均75.6岁,病程最长35年,最短5年,其中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5例,合并肺心病13例。全部病例均为急性发作入院,经有效治疗,合并采取湿化呼吸道、定时翻身、叩击背部、有效排痰、合理体位、营养支持、心理与环境支持,以及康复疗法,38例病人中22例痊愈,16例好转。

2护理措施

2.1体位的护理。对慢性阻塞性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引起呼吸困难时,病人取端坐位,即病人坐于床沿,两腿下垂,两手扶床边;病情较重、呼吸困难明显、病人无力支撑身体者,采取前倾端位,其方法是患者坐于床上,两腿自然前伸或弯曲,身体前倾,在患者胸前两腿上方置一约30cm高度的跨床小桌,桌上放软枕,患者两臂放于软枕上,头枕于软枕中央,用靠背架使床头抬高,使背部有依靠。上述病人,当呼吸困难稍有缓解,可给病人半卧位,并协助病人经常变换体位(一般2-3h翻一次身),这样不仅可以预防压疮,而且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引流。

对病情稳定、呼吸困难较轻的患者,宜采用右侧半卧位,因为半卧位可减轻腹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其方法是摇高床头或用靠背架支起床头30°-50°,床尾垫软枕,病人取右侧卧位,右手放于枕旁,左手自然放于胸前,右肩背部垫一软枕,使患者卧位舒适,全身放松,利于改善呼吸困难。此卧位宜与半坐卧位交替进行,以防局部皮肤受压过久而发生压疮。

2.2排痰的护理。

2.2.1湿化呼吸道。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20ml,加a糜蛋白酶400u、适量抗生素(根据医嘱)雾化吸入,每日1-2次[1]。以上药液经超声发生器薄膜的高频震荡,使液体成为细微雾滴,药液随病人吸气到达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起到抗菌消炎、湿化气道粘膜、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稀化痰液、促进排痰的作用。

2.2.2定时翻身。在湿化痰液的同时,对长期卧床、久病体弱病人采取每2-3h翻身一次,翻身时,宜缓慢进行,同时配合拍背、咳痰,将病人逐步翻至所需体位。对神志不清的病人,翻身前先吸净口、鼻腔的分泌物,防止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肺泡萎缩及肺不张的发生,保证痰液引流通畅。

2.2.3叩击背部(“拍”)。通过叩击震动病人背部,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拍背时面对病人随时观察面色、呼吸等状况。拍背方法:将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屈曲呈120度角,批腹与大小鱼际肌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由下至上,自边缘到中央,有节律地叩拍病人背部,边拍边鼓励病人咳嗽。拍背的力量、频率以使痰液排出顺利,病人能承受为宜[2]。

2.2.4有效咳痰。经过上述3项措施,痰液大多已从肺泡周围进入气道,此时鼓励并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对于神志清楚、尚能配合咳嗽的病人,应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指导病人先行5-6次深呼吸,后于吸气末保持张口状,连续咳嗽数次,使痰到咽部附近,再用力咳嗽,将痰排出;或病人取坐位,两腿上置一枕顶住腹部,使膈肌上升,咳嗽时身体前倾,头颈屈曲,张口咳嗽将痰液排出[3]。

对无力咳出痰液的病人用双手压迫病人的下胸部与上腹部,嘱病人用力咳嗽,以加强膈肌反弹的力量,排痰效果较好。

2.2.5吸痰。对于痰液较多、排痰困难和痰阻严重的患者给予安全有效的吸痰。其方法:选用合适的吸痰管适时吸痰。吸痰前后给病人吸氧,利用病人吸气时将导管插入气管内,左右轻轻转动,避免导管在气管内反复上下提插而损伤气道粘膜;每次吸痰不超过10s,最多连续不超过3次,以免加重呼吸困难;在吸痰管拔出时要连续施压,边吸边提,旋转吸引,禁止拔管时间断施压,以免造成吸痰无效[4]。

2.3营养支持。营养支持以减轻呼吸负荷及减少机体组织丢失蛋白为原则,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因为高碳水化合物会增加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使呼吸负荷加大。嘱病人在痰多、粘稠时,一定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鱼、肉,每天大便一次。

2.4康复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及早实施康复疗法,如氧疗、呼吸功能及全身运动锻炼等。老年患者主要以呼吸功能锻炼为主,缩唇和胸、腹肌呼吸动作的配合是最常用的方法,患者先深吸气伴随腹肌放松,然后通过缩唇呼气,同时加强腹肌收缩以增加呼气量。锻炼的时间及次数,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2.5心理与环境支持。由于病程长,病人对治疗缺乏信心,对痰液引流存在恐惧心理。认为“湿、翻、拍、咳”只治标不治本,因而不愿意接受此措施,这势必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采取以上措施前,耐心说服病人与家属,使其明白单靠抗生素治疗是不够的,需综合治疗与护理,才能收到显著效果。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老年病人疾病的康复。每天对室内通风换气(15-20min),注意室温保持在20-22℃、湿度60-70%。

3小结

老年肺部感染病人的护理,主要是在护理人员的参与、家属的积极配合下,有针对性地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帮助病人实现内外环境的平衡,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功能,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最终达到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靳海荣,王领会.高龄肺癌患者术后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674-675

[2]马念芳.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及临床护理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5):639-640

[3]林杭.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3):53-54

[4]杨粉英,谢林珠.老年痴呆患者伴肺部感染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8,4(8):94-95

推荐访问:肺部 老年 护理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