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2-12-01 15:1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通过对医院一些护理人员的调查研究,分析护理人员经常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预防针刺伤的具体措施。

方法:对我院的20名护士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让她们自己叙述自己是否发生过针刺伤以及发生针刺伤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为依据作出研究分析。

结果:通过调查结果显示,我院参与调查的20名护士中,发生过针刺伤的概率为98%,并且有超过半数的护理人员认为,自己经常在处理注射或抽血用的注射器时发生意外针刺伤,且大多数护理人员都承认,导致意外针刺伤的主要原因是自己工作不够仔细,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保护意识差等自身原因引起的。

结论:自我保护能力差,工作不仔细,注意力不集中是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医院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意外针刺伤的发生几率。

关键词:护理人员意外针伤 原因分析 预防策略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55-02

针刺伤是指一种由针头等尖锐物质扎入人的皮肤深处而引起的伤害,这种伤害在护理人员中是十分常见的。针刺伤很容易引起相关人员皮肤出血甚至感染,在护理人员被有血液传染类疾病的患者用过的针头扎伤时又很容易引起该类疾病的传播,通过调查显示,医院护理人员是发生意外针刺伤现象以及感染血液传播类疾病比例最大的群体,而这种被由病人使用过的针头刺伤的现象又是引起护理人员感染血液类疾病最主要的原因。因此降低护理人员的意外针刺伤频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更全面的了解并解决护理人员的意外针刺伤频率高的问题,我院在2011年8月8日到2012年7月7日这一阶段对我院的20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从2011年8月8日开始一直到2012年7月7日分别对我院随机选取的2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以针刺伤的原因,背景,发生情况以及发生频率等问题为主要内容,让接受调查的护理人员如实的作出回答。所选取的20名护理人员的最大年龄为40岁,最小年龄为18岁,总体平均年龄为30岁,在学历方面,20名护理人员中有16名来自中专,3名来自大专,1名来自本科,并且有10名是护士,6名是护师,4名是主管护师。

1.2 方法。对我院的20名护理人员进行关于护理人员意外针刺上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具体包括:2011年8月8日到2012年7月7日所发生针刺伤现象的次数,发生针刺伤的具体时间和具体情况等,调查时要求各护理人员对调查问卷上的每一个问题作出如实并且明确的回答,共发出问卷20张,回收20张,有效率为100%,将收集到的调查表统计归纳之后制成下表:

2 结果

2.1 接受调查的20名护理人员在2011年8月8日到2012年7月7日的这段时间内有19名人员发生了意外针刺伤现象,占97%左右。

2.2 20名护理人员一共发生意外针刺伤的频率为69次,其中在注射和抽血过程中被针头扎伤而发生针刺伤的例子最多,达到10人左右。

2.3 通过调查显示,有90%的护理人员认为意外针刺伤的发生是由护理人员自身的问题如操作不仔细,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保护能力差等原因引起的,其中操作不规范又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约为60%左右。

3 讨论

3.1 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

3.1.1 护理人员没有充分的意识到针刺伤的危险。许多护理人员认为针刺伤是在护理人员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现象,并不是十分严重,也基本没见过针刺伤而引起的严重后果,因此对这一现象都没有给出足够的重视,另外还有一些受到针刺伤害的护理人员,在进行检查时如果没有发生什么异样,也就不会做出进一步的处理,忽略了血液传染类疾病的危害,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3.1.2 护理人员的操作不够规范。护理人员在进行工作时,经常不会按照程序一步一步的进行,而总是跳步进行,使得自己的操作比较混乱,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意外针刺伤,再则护士很可能在给注射器盖帽,拔出注射器针头,转移血样以及忘记给注射器盖帽时发生意外针刺伤。

3.1.3 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医院往往不会雇佣大量的护理人员,这造成了护理人员工作负荷大的问题,并且近几年医院的病人迅速增加,护理强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护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到注意力完全集中去工作,甚至有累晕的现象发生,这在无形之中增添了护理人员受伤的几率。

3.2 预防意外针刺伤的措施。

3.2.1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医院相关单位要定期的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采取授课,观看影像以及实例分析等多种方式,让护理人员意识到意外针刺伤后果的严重性,提高护理人员的警惕性,帮助护理人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2.2 增加医院的管理力度。加强医院管理也是降低意外针刺伤发生几率,为护理人员的安全作出保障的重要措施。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操作时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严格检查各护理人员的工作程序是否到位,并督促护理人员在操作时要特别小心,防止自己被意外刺伤。

3.2.3 完善针刺伤的处理程序。一旦有意外针刺伤现象发生时,应该对相关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首先要帮助护理人员冷静下来,立刻用流动水冲洗伤口10分钟,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液,再用流动水和肥皂液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并用碘伏进行消毒。最后要对受伤的护理人员进行经血传播疾病半年内追踪观察,同时要进行血液相应检查,再根据具体检查结果做出进一步的处理。

参考文献

[1] 毛秀英,吴欣娟,于荔梅,等.部分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情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22-425

[2] 应菊素,徐国荚,王晶,等.急诊护士对针刺伤的认知及针刺伤后心理状态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204-200

[3] 吴安华,任南,吕一欣,等.护士面临针刺伤的危害及其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25-526

[4] 戴青梅,王立英,刘素美,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3):532

推荐访问:预防措施 针刺 发生意外 护理人员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