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12-01 20:05:04 来源:网友投稿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是党中央作出的新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按照习总书记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以中关村科技创新为龙头和牵引,从京津冀乃至全国发展的高度,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要求,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围绕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产学研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加快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注入动力和活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整体共同进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现实课题。

一、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京津冀以占全国2.3%的土地面积,承载全国8%的人口,创造全国近11%的经济总量。区域人才荟萃,科技力量雄厚,科技创新投入巨大,科研水平全国领先。京津冀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有着密切而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一体化发展愿景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2004年三地代表达成过旨在推动一体化的“廊坊共识”,后来又先后纳入“十一五”、“十二五”等规划。三地相关领域间合作由来已久,目前,京津冀已签署科技合作协议,中关村已与全国53个地区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其中与津冀签署6个,占11.32%。

京津冀在协同发展中各自优势明显。北京教育、医疗、文化等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密集;拥有全国1/3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的“两院”院士、1/5的高新企业、1/3的国家专利,高精尖产业多,其中中关村示范引领创新独占鳌头,对周边要素的虹吸效应正在转为外溢辐射。天津是北方经济中心,拥有“两院”院士37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科技产业化基地26个,科技型中小企业4.92万家,科技与经济结合紧密,装备制造业优势明显,科技创新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特色鲜明,滨海新区先行先试后发之势日益凸显。河北拥有“两院”院士15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家,国家科技产业化基地7个,劳动力资源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占三地总面积的86.9%,重工业发达,制造业基础良好,环京津特别是首都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和后发之势极大。

但是,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超越行政区划的统筹协调机制和统一规划设计,三地协调发展难度大,规划目标追求“大而全”,无序竞争严重。二是产业合作不够密切、对接较弱。北京的电子、汽车等主要行业配套还限于本地,与津冀项目合作和产业对接尚未形成规模;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要周边制造业的崛起,津冀现代制造业和重工业发展也迫切需要北京提供科技、人才等全方位支持。三是周边人口向京聚集。四是三地间的经济社会发展割裂明显、落差巨大,产业同质、同构化状况较为严重。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龙头老大”北京不仅未能有效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还呈现对周边资源“虹吸效应”。天津财政科研投入与北京差距较大,科研经费的大头是企业和社会投入,政府投入资金杠杆和撬动作用不足,科技知名品牌少,小行业知名公司多、大行业龙头企业少,庞大的产业体系对科技创新成果需求量大。河北环京津的独特区位优势尚未转化为发展优势,全省拥有39个国家级贫困县,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多,产业调整和升级转型任务艰巨而紧迫,科技创新驱动需求强烈,科技创新总体水平滞后,是今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短板”和最大受益者。

二、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关键在于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

首要的是在中央层面成立高规格、国家级的统筹协调机构,统筹包括科技创新在内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事宜。抓紧编制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加强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等国家重大战略和规划衔接,按照京津冀区域功能定位,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城市管理等,做好中关村与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

建立中关村与津冀相关部门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定期举行跨区域高层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区域合作中的重大问题;明确三地合作协调推进部门,推动日常合作业务对接;中关村各分园自行推动的京津冀合作项目统一纳入中关村参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盘子。

中关村与合作区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和沟通制度,明确共建创新开发模式和组织管理机制。建立信息通报、项目跟踪制度,对合作共建中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通过与津冀两地规划建设审批部门协调,简化产业项目转移和落地的相关手续办理程序。

建设京津冀创新合作信息交流平台,及时发布共建特色园区和创新项目对接、招商引资、成果转化、企业需求、优惠政策、中关村企业投资意向、合作区域资源、中关村品牌使用等信息。

由国家和三地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京津冀创新辐射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区域科技创新联合攻关,促进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带动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破三地间市场相对分割的局面,加快构建三地统一开放、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激活生产要素创造良好条件。

完善区域行政监管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健全政府相关部门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机制。同时,强化三地政府统筹、协调、引导作用和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清醒认识和把握自身定位,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导,发挥资源配置的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导向性作用,凝聚各种创新资源和要素服务区域协同发展,使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相得益彰。

(二)前提在于打破政策藩篱,优化环境条件

加快建立公正、公平、较为完备的区域创新政策法规框架,营造利于创新创业、释放活力的政策法律环境。着力打通政策对接和落实“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着力破除各种“肠梗阻”,着力消除影响政策对接和落地的体制机制障碍,坚决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以合作创新为重要载体,实现区域内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自由流动、高效配置,基本形成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创新创业高度活跃、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凸显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三地联合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推动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与天津滨海新区金融创新政策的对接与交叉覆盖,在中关村与津冀共建区域享受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让中关村享受滨海新区科技金融创新相关政策,同时逐步在三地国家级园区率先试点中关村“1+6”新政、滨海新区科技金融创新等政策。

加强三地现有政策对接,经三地科技部门认定的科技企业、产品、机构等资质和品牌,均予以相互认同并享受本地同等优惠政策。

探索三地政府共建科技基础平台,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机制、科技成果评价与保护机制,发挥创业服务体系辐射作用,推广中关村开放实验室产学研用协作模式。

针对与北京重点合作区域开发建设需求,津冀在土地使用、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融资等方面给予专项支持。

依托中关村人才资源密集优势,推动三地人才支持政策相互衔接、人才工作体系相互配套、人才资源市场相互贯通、人才发展平台相互支撑,提升京津冀吸引、集聚人才的综合竞争力和人才的国际化、市场化。

着力打破与行政区划、户籍相挂钩的社保、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政策瓶颈,为三地科技人才自主选择和流动提供宽松环境和有利条件。

降低产业转移和企业转换成本,建立合作双方政府服务绿色通道,减少行政审批程序,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明确项目审批、企业落户等相关手续的办理期限,促进企业及项目尽快落地。

坚持基础设施先行,着力打破行政区划对基础设施的垄断,特别是加快推进京津冀三地所有城市之间交通一体化,下大力解决好本区域内“断头路”、“中梗阻”等问题。

(三)核心在于创新驱动,引领带动辐射

依托中关村与京津冀地区的战略合作,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和合作机制,搭建一批共性技术合作研发服务平台,相互开放、共同建设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突破行政壁垒,建立京津冀科技资源合作共享机制,以企业创新为核心,以产业技术、业态创新为重点,以高校科研机构为创新策源地,以科技中介为创新链关键纽带,合作建立跨区域的科技资源服务平台、企业孵化平台、产业联盟,为区域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一批国际领先的自主创新成果,增强区域在重要领域参与全球科技竞争的实力。

加强中关村创新文化、理念、科技资源、创新创业服务模式的输出,选择津冀区位优势、产业特色突出的地区,以创新创业功能为导向,以产城融合发展为特色,完善教育研发、创业孵化、科技服务、居住及相关配套等综合服务功能,重点推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区”、“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新城”和河北“白洋淀生态科技城”、“环京津创新服务合作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共建模式。

围绕区域创新园区和特色产业带建设,以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提升为目标,推动区域产学研用合作,促进平台、人才、项目、科技服务一体化发展,加速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集聚、流动、辐射与共享,最大限度发挥中关村科技资源的效能。

推动中关村高校与津冀高校开展人才、知识、技术的交流合作和知识、技术跨区域转移,促进三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围绕大气治理、水污染治理、风沙源治理、制造业技术升级与节能减排改造等领域,组织中关村新能源、再生资源利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资源节约与利用、环保技术和装备等领域研发机构及龙头企业,推进区域制造业技术升级与节能减排改造。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空间信息等新技术,强化京津冀环境能耗信息的统一监测管理,建立统一环境监测平台及节能监管信息平台。

(四)定位在于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发展

功能定位清晰才能分工协作密切,优势互补才能效益最佳。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资本、技术、人才要素资源密集,经济基础好,定位于溢出、疏解、转移,承载引领、带动、辐射、输出的功能,着力发挥科技智力资源优势,促进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链升级。天津的港口区位优势明显,定位于溢出、承接,承载服务、纽带的功能,着力打造海港物流中心,促进京津出口贸易发展,同时与北京科研机构对接,引进科研成果,开展合作研发,提升工业层级,还应与北京服务业对接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河北重工业发达,制造业基础优势明显,土地、劳动力成本较低,发展空间广阔,定位于承接、调整,承载服务、保障的功能,着力打造承接首都疏解转移资源的环境条件,提高生态准入门槛,加快产业承接转移和优化升级,注重与北京开展科技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京津提供高端原材料和配套产品,成为协同发展中优化城市布局、现代产业体系、综合交通网络、生态涵养保护的支撑。

京津冀协同发展,应强调产业对接协作,着重发展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卫生等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形成规模、融合发展。三地亟待挖掘互补优势和协同效应,形成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尤其是以共建产业基地为基础,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形成4个跨区域特色产业带,即:以天津武清和河北张家口、承德等为依托,整合天津装备制造优势和河北新能源优势,打造“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以河北石家庄、邯郸等为依托,形成现代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聚集;以河北唐山、秦皇岛等为依托,合理规划新媒体、节能环保等产业聚集;以河北廊坊和天津北辰、东丽等为依托,支持创新主体建设配套综合服务中心、孵化器等,形成现代服务业聚集。

(五)路径在于科技支撑,产业错位布局

当前,北京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工业经济占比在18%左右,总部特征明显,主导行业以电子、热力、汽车、通信等高端制造业为主;天津处于工业化后期,工业经济占比为47%左右,主导行业以冶金、电子、汽车为主;河北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门类齐全,经济占比47%以上。京津工业结构存在一定重叠,但京冀工业互补性较强。

北京三产比重已达76%以上,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科学研究、信息传输、教育等行业发展较快;天津产业结构正向服务型转变,三产已达48%左右,批发和零售、金融、交通运输是其服务业的主导行业;河北三产占比35%左右,以商贸流通为主。京津冀服务业发展差异明显,错位发展空间较大,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服务配套,三地在产业链条衔接、优势产业互补方面有较大合作空间。比如,北京拥有雄厚的科技资源优势和文教卫优势,加强资源要素对接对流,满足天津、河北在相关方面的生产缺口,发挥产业互补促进作用。又如,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京津冀各具优势,应注重发挥北京的研发和服务优势、天津的制造优势、河北的原材料和配套优势,形成密切分工协作的产业链,提高产业链附加值。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链条,依托战略合作,分期、分批启动若干特色产业基地规划建设工作,统筹产业定位和空间布局,重点在京唐秦、京保石、京张、京廊津塘等交通干线沿线区域,推动相关领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区域联动、协同发展的跨区域特色产业带。

当前,迫切需要围绕以下重点任务来研究和解决科技协同创新与产业错位布局问题:一是以首都新机场为契机,共建国家级临空经济区域合作示范区;二是依托天津滨海新区,共建中国投资和服务贸易最便利的综合改革创新区;三是抓住京津冀三地优化空间结构的机遇,共建国家级的京津科技新干线;四是抓住北京中心城区功能疏解的机遇,共建首都绿色生活圈。这里还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抓紧修改和完善中关村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指导意见,通过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各分园差异化、集聚化、高端化、低碳化发展,促进京津冀区域合作和空间布局优化调整。

(六)目的在于合作共赢,利益共创共享

京津冀合作,既要让北京受益,更要让津冀获利,尤其是推动河北加快发展。探索和建立健全京津冀协同发展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探索和建立健全大型合作共建项目收益分配调节机制,确保协同发展、合作共建利益得失双方有付出、有回报,形成科学合理的三方利益调节、维护和补偿的平衡机制。

加快整合科技规划和资源,完善京津冀三地政府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探索并建立健全三地创新联席会议制度、科技创新联合攻关机制、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合作联盟等。

唱好京津双城计,推进两地同城化,把北京人才优势与天津产业优势有机结合,形成新的京津协同创新优势和增长点。发挥京津双核带动辐射作用,完善京津冀科技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形成创新研发、中试转化、成果产业化的优势互补和布局科学合理的研发、中试、产业化聚集效应。

依托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围绕“两核、三轴、一带、三重点”(京津双核,京—津—塘主轴、京—保—石拓展轴、京—唐—秦拓展轴,沿海经济带,中关村、滨海新区、曹妃甸工业区)的首都经济圈总体布局,加大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对接、产业链配套,初步形成层次分明、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产业布局。

结合京津冀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的需求,依托中关村相关领域技术、产品和服务优势,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面向京津冀公开招标,组织和集成科研机构、企业等市场主体共同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在京津冀的示范应用。联合推进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在重点建设项目中的推广运用,联合开展一批“智慧城市”建设应用示范项目,提升合作区域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城市市容、市政、交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水平。

(北京市委党校指导教师:张玉宝,小组成员:王军、岳金柱、杨彦茹、孙北川、方子虹、金京虎、庄伟、邵金星、洪亮、张春生,执笔人:岳金柱)

(责任编辑:赵静)

推荐访问:科技创新 协同 对策 现状及 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