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人间正道是沧桑

时间:2022-12-02 11:10:05 来源:网友投稿

【内容摘要】湖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社会主义‘有点潮’”系列主题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配合活动制作的同名电视理论专题片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播出后获得广泛好评,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本文从“什么是‘有点潮’”“‘有点潮’潮在哪儿”“‘有点潮’从何而来”“‘有点潮’潮涌何处”四个方面详解了开展主题活动和制作播出相关专题片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有点潮”;主题活动;“四个自信”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有点潮’”系列主题活动,包括开展“社会主义‘有点潮’”征文、演讲比赛、主题歌征集和电视理论片制作。①组织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是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宣传的现实需要,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现实需要。因此,从理论上论证和阐释好社会主义“有点潮”,既是工作需要,也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为什么是“有点潮”:一个总体评价

纵观人类文明前行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它就像一条奔腾的江河,川流不息,时而飞流直下,时而缓缓流动,时而千回百转,唯一不变的是,不管期间有多少阻隔,浩浩长河总是呼啸向前。社会主义自诞生以来,不仅掀开了人类历史的崭新一页,也谱写了人类历史的光辉篇章。用“有点潮”一词形容社会主义并非湖南首创。根据《中国青年报》公开报道,2016年5月长安街读书会、团中央“青年之声”学习服务联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在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社会主义有点潮——重读马克思,登大道之行”主题论坛。②之后,全国一些高校开展了“社会主义有点潮”主题团日活动和相关学术讨论。“潮”一词内涵丰富,不同地域的人们对“潮”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随着“有点潮”这一网络语的流行,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越来越倾向用“有点潮”来形容和评价新鲜和美好的事物,彰显的态度是鲜明的、肯定的、善意的,也是具有坚实学理支撑的。这个坚实的学理支撑,要从三个维度来看:

(一)从理论维度看,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一源到多流的飞跃

1516年,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的发表,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至此,在人类追求理想社会的道路上艰辛跋涉了332年的空想社会主义,完成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但由于不同时期,人们对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不同,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组织上的分裂,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派别和思潮。比较大的一次分裂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也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分道扬镳与长期对立对抗。我们知道,在19世纪第一国际、第二国际时期建立的工人阶级政党统称社会民主党,党内形成左右两派。当时社会民主党奉行的社会民主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德、奥等国工人阶级因面临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双重任務,故名为社会民主党;在法国,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故称社会主义党。1895年恩格斯去世后,党内左右两派分野日益明显,左派坚持革命路线,右派转向改良路线。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右派站在狭隘爱国主义、沙文主义立场,支持本国帝国主义政府的战争政策,从而完全背离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左派则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号召继续革命。这时以列宁为首的左派主张退出社会民主党,以马克思恩格斯1847年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为榜样,另建共产党。191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党带头改名俄共(布),随后西欧大批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的左派也纷纷退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另建共产党。这样从1919年起,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共产党与社会党、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两派分道扬镳,也奠定了今天社会主义遍布世界、齐头并进的基本格局和态势。英国学者格里菲斯于1924年在伦敦出版了一本题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论文集,列举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就有260多种,我国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新城说17世纪以来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有300多种。在当代,社会主义思潮和号称“社会主义”的派别确实很多。社会主义从“一源”到“多流”的发展,极大了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的传播和生动、深入实践。但需要指出的是,“流”也有主干与枝干、主流与支流之分,有的支流“流”得太偏、太远,可能就流到别的“流”上去了,而不再属于它原来的那个“源”。就像人走路,一开始就走偏了、走错了,在错误的路上走得越远,越不知道回来的路,越可能走上不归路。民主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一股思潮、一个流派,虽然有“社会主义”之名,但自从它与科学社会主义分道扬镳后,在修正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早已流到资本主义的大江大河中去了。民主社会主义从根本上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它本质上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但它根本上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基本原则,它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不仅让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源头活水”长流,而且让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焕发勃勃生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不可逆转、不可替代地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长河的主干与主流,科学社会主义的浩浩江河在当代中国“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发展态势正助推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越走越宽广。

(二)从空间维度看,社会主义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一国到多国的飞跃

在夺取政权方面,1847年建立第一个共产党之后,1848年就迎来了革命的春天。在1848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第一次搏斗中,无产阶级没有能够夺取政权。在革命失败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准备和积聚力量,到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期间,无产阶级第一次夺取了政权,第一次建立了无产阶级国家的雏形。然而,这个雏形只存在72天。巴黎公社失败后,又经过三十多年的准备和较量,到1917年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很多国家的共产党乘胜追击,又在东亚和东欧建立了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20年代初,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建立了共产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扩展到了大洋洲、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真正具有了世界规模。近百年后,目前世界上约有120多个国家近130多个仍保持共产党名称或坚持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其中执政的共产党有5个(中国、越南、古巴、朝鲜、老挝),南非共产党、葡萄牙共产党等16个国家的共产党近期在执政联盟中参政。目前,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有133个坚持社会主义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近期国内选举中在议会占有席位,其中白俄罗斯共产党、比利时共产党、巴西共产党、法国共产党、日本共产党、乌拉圭共产党等30个共产党在本国上议院占有席位。仅就共产党员数量看,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同盟”时,世界上才有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约400名党员。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世界上有75个共产党组织、2000多万党员。到目前,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党员总数约有9750多万人,其中,中国共产党党员有8800多万,越南共产党党员约450万、朝鲜劳动党党员约400多万、古巴共产党党员约100万、老挝人民革命党党员10多万人。除了社会主义国家外,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共产党组织共有党员约850万人。加起来,目前世界上约有1.06亿多共产党员,约占世界总人口数的1.52%。总的看,这些数量是巨大的,这些变化是巨大的。在当代世界,有如此高度统一的政党名称,除了共产党,别无其他;有如此之广覆盖面,除了共产党,别无其他;有如此之多党员数量,除了共产党,别无其他。

推荐访问:正道 沧桑 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