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习近平將马克思主义由学说变为科学。“五位一体”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新贡献。“四个全面”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新发展。“五大理念”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新丰富。实践是检验马克思主义是非的唯一标准。
关键词: 习近平; 马克思主义; 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17.03.001
十八大前后,习近平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举措,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既正本清源又发展创新,特别在“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检验马克思主义标准等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的科学化方面,画龙点睛,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早在十八大前的2011年5月13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就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由它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构成的科学体系,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重要思想,也包括他们的继承者们在回答时代课题和实现历史使命过程中形成的、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基本观点。坚持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238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一系列治国理政举措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新实践、新发展和新运用,用新的实践“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澄清一些人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1]239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而不再是学说
习近平之前的马克思主义观,多是“学说”说。中国人民大学梁树发教授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定义问题》中,将学术理论界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归纳为以下6种:一是“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世界观体系”,二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三是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四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五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六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2]无独有偶,当时全国党校系统权威教材《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回答,同样持“学说”说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来说,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3]1
习近平之前的马克思主义观中的“科学”,仅仅只是一个限定修饰语,比如“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世界观体系”以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学说”中的“科学”。至于“马克思主义是人的解放学”中的“学”,半是“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虽然落脚在“科学”上,但限定性褊狭,言下之意是马克思主义只适用于资本主义,不适用于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大开了方便之门。当然,“学说”说更容易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比如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表面上强调的是“无产阶级革命”,实际上同样为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埋下了伏笔。
强调“科学”而不再提“学说”,本身就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贡献。学说是未经实践或者试验证实的科学假说,或者叫猜想。经实践或者试验证明正确的学说,就不再是学说,而是科学。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是学说,这没有任何问题,但马克思主义是经实践检验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观点中的正确部分。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的贡献及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探索社会发展规律、运用社会发展规律谋求人的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一直认为自己都在诚实地研究和探索社会发展规律。1859年,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结尾部分写道:“我以上简短地叙述了自己在政治经济学领域进行研究的经过,这只是要证明,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4]35马克思恩格斯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努力,不仅得到他们同时代智者的认可,而且后世真正对这一问题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也自有公论。1872年,伊·伊·考夫曼在俄国的《欧洲通报》第3卷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那就是发现他所研究的那些现象的规律。……马克思竭力去做的只是一件事:通过准确的科学研究来证明社会关系的一定秩序的必然性”[4]110。英国著名学者戴维·麦克莱伦在《马克思传》中这样写道:“马克思不但宣称他已经发现并解释了社会运动规律……对他来说,这是一门科学,就像生物学一样。”[5]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发展客观趋势。运用社会发展规律,就是将思维认识到的社会发展规律用于客观实践。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探索社会发展规律的集大成者,而且是及时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杰出代表。1845年春,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形式”发现唯物史观后,立即着手对正义者同盟进行团结与改造。正义者同盟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党宣言》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等,都是马克思恩格斯及时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杰作。
《共产党宣言》的伟大之处在于首次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资产阶级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是在封建社会里造成的。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封建社会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就不再适应已经发展的生产力了。这种关系已经在阻碍生产而不是促进生产了。它变成了束缚生产的桎梏。它必须被炸毁,它已经被炸毁了。”[6]277 “社会所拥有的生产力已经不能再促进资产阶级文明和资产阶级所有制关系的发展;相反,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而它一着手克服这种障碍,就使整个资产阶级社会陷入混乱,就使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存在受到威胁。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6]278 “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6]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