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方国家利用宪政问题讨论、标签式评价中国、蛊惑民众反對共产党领导、新自由主义制造舆论陷阱等构成了对中国舆论进攻的主线。对此,我们要通过充分利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感召力、开展学党史知国情群众教育活动、培养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舆论工作队伍、提高网民道德素养、人人传播正能量等措施和途径,全方位提高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能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舆论;意识形态;政治资源
中图分类号:D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81(2017)01-0114-08
中国一直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推进世界和谐,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和平崛起被某些国家视为重大威胁。为了打压中国,极力宣传“普世价值”“西方宪政”等来挑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并通过激化中国与周边国家领域争端问题,将局部问题上升为国际问题,抹黑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特征
在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中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存在自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尤其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格外关注,一直把中国视为对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巨大挑战,为了保住其世界第一的地位,美国通过软硬实力输出意识形态,随意插手国际事务,企图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合法性,威胁中国文化安全,瓦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达到维护和扩大其既得的霸权利益的目的,当前西方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明确的目标性
意识形态领导权是任何一个执政党都能深刻认识到的关键性问题。当前的国家管理与控制的格局,有政府作为最高领导权的国家,也有某一党派作为最高领导权的国家,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是某一党派的施政纲领和管理理念的体现。国家的治理需要有外在的强制力量作支撑,更需要内在的非强制的思想观念作为保障,此时的意识形态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谁掌握了意识形态领导权,谁就掌握了国家的领导权。美国为了守住自己的强权政治和国际霸主地位,从未放弃对中国的西化、分化、丑化和腐化。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宣扬“普世价值”、“西方宪政”、“西方文明中心论”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企图动摇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思想根基,摧毁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破坏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出现白热化的状态。
(二)巧妙的隐蔽性
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斗争大多以精心策划各种传播西方社会思潮的路径和方式,一般按照“三步走”的套路逐渐分化人心。第一步,让中国人崇拜西方;第二步,按照西方规则评判中国;第三步,激发民众对中国现实、对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满情绪。为了使斗争具有隐蔽性、诱惑性和欺骗性,以学术研讨设置政治陷阱、掩盖政治意图。不可否认,西方提出的某些思想观点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吸引了不少国内学者,但是它们常常打着学术讨论、学术创新的旗号,片面强调“学术讨论无禁区”,迷惑一些专家学者,动摇他们的专业判断和理想信念。通过电影、电视剧、社交网络、动漫游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这些生动的艺术手法巧妙地掩盖了为西方意识形态利益服务的目的,带有强大的吸引力让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失去对西方意识形态的“免疫力”,由此培养更多西方意识形态的信众。此外,还利用各种所谓的基金会、社会组织培植代理人等进行文化渗透。
(三)技术的先进性
在控制和渗透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谁掌握先进技术,谁就能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占据主导地位。网络空间日益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发达国家通过对互联网核心技术的绝对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互联网世界里的信息传播内容及对象,发展中国家受制于技术落后和运行规则,很难掌握互联网的主动性。“新闻报道已成为上层建筑领域中控制、操纵社会意识的得天独厚的一种意识形态,人们没有理由、也无法回绝它的意识形态性质。”[1]美国对媒体行业的控制持续加强,这些控制和管制与美国国家利益紧密相关,密切配合着美国意识形态输出战略,但是美国官员时常对中国的互联网管制发表干涉性言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的网络言论自由,为输出其所谓的“自由”“民主”铺设道路。美国掌握着全球互联网运行规则和尖端技术,通过这一优势不断向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党大还是法大”、“爱国不等于爱社会主义”、“军队国家化”、“黄继光堵枪眼不合理”等错误言论在网络空间暗流涌动,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受到蒙蔽。可以说美国占据着网络空间的“话语霸权”,通过炒作各种网络事件操控国内舆论,扰乱民心,借助网络大V的影响力,消解中国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自信。
(四)渗透的全面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途径输出意识形态是见效最快的。一方面,美国让中国享受到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利益,同时要求中国承担更多责任,客观上削弱中国实力;另一反面,大肆鼓吹新自由主义的“去政府化”“去监管化”,推动市场自由化,加快推进经济私有化进程,实现国家经济彻底私有化。从经济制度的性质上说,中美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是根本性的,美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是美国输出意识形态在经济领域的典型表现,美国希望中国按照美国主导的国际规则行事。在外交方面,美国以人权外交输出意识形态,极力将人权问题国际化、政治化,将本身属于一国内政问题国际化,用西方标准界定人权概念,干预他国内部事务,通过人权外交向他国推行价值观、政治制度,从而更加顺利地在全世界推行西方价值观念,实现其国家利益。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美国一直在全球推广“宗教自由”,美国宗教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推行宗教人士互访交流,向中国民众推销基督教思想,鼓动人民退党退团,抨击中国政府的内外政策,破坏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