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谈教学技术与课堂互动的整合

时间:2022-12-02 16:30: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阐述了教学信息控制这一教学技术的概念和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利用这一教学技术实现课堂互动的实践和体会,实践证明,它确是实现课堂优化的好方法。

关键词:教学信息控制 课堂互动 反馈

教学信息的传递是教学过程常用的手段之一,通过各种方式(讲解、提问等)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多种方式(回答、练习等)反馈接收知识的情况。教师通过这种传递信息来调整了解其输出的信息是否适应学生的情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以便做出必要的教学调整,从而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师能否合理的控制各教学环节是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这个关键应靠教师对自己所传授知识的反馈信息来决定。那么,应如何合理地选用反馈信息控制整个教学过程的进程呢?对此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要实施信息传递控制

从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观点看,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是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控制的过程。传递和反馈两个过程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控制。通过反馈实现有目的的活动就是控制。系统的输出转变为系统地输入就是反馈。在控制过程中信息是双向的闭合回路,无反馈信息的非闭合回路不可能实现控制。因此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就要把系统输出信息的作用结果,再返回到原输入端,调节后成为控制信息,以便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成为再输出信息。信息在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改变内容,以实现控制。用图表示如下:

此图从教学的角度来解释,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将教材信息传递给学生,同时也从学生那里获得信息,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接受信息,了解教师对自己学习行为的评价,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以达到老师的教学目标要求。可见师生双方都需要获得反馈信息来控制和调整自己输出的信息,以解决输出信息与预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教学的同题、同步,使师生间的信息传递畅通。

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反馈信息控制

1.教师要重视及时地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

(1)教师要善于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学效果的好坏,不是有教师输出信息的多少来判断,而是由学生输入的多少来判断。因此,教师可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了解,以利用于精讲重点、难点。例如,在讲《盐酸》一节前,预习提纲中布置的题目为观察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的现象,说明原因,并比较白烟与白雾的区别。上课时,由于学生已经知道现象,实验时可让他们有目的的观察到底白烟与白雾有什么区别?老师试验后通过提问,可有效地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再决定是一带而过还是重新讲解。

教学后的及时反馈,以针对性补偿矫正。例如,在下课前进行一次小测验,通过面批面改,以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应放到课上再讲一遍。检测后的及时反馈,有利于分层指导。例如,每章结束后可进行一次检测,通过批阅试卷,寻找本章存在的问题,成绩较差的学生可以在讲解后重测一次,成绩一般的,可以把错题重测一遍或讲解一遍,对于成绩不错的同学可以加深难度提高层次。教师不仅通过练习、作业、测验来获取反馈信息,还能够察言观色洞悉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改变教学方向,促进教学的和谐。

(2)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的评价,使学生从教师处获得反馈信息。

这可以使学生及时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是否符合教师的要求,以便作出相应的调整。例如,刚开始上实验课时,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实验仪器,往往把握不好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方法,教师给予当堂指导、评价、学生就会不断改正错误,加快正确操作仪器的速度,教学效果较好。大量实验表明,反馈信息越及时,或者说反馈信息转化效率越高,教学的成效也就越大。

目前采用的课堂提问、当堂练习测试以及边讲边实验等方法,都是及时反馈的有效方法。

2.教师要重视前反馈控制和后反馈

信息

所谓前反馈控制,就是教师在备课时或讲解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所获得,及时纠正输出信息,使输出信息在未出现偏差前,教师可发出控制信息纠正即将发生的偏差,而不是产生了偏差之后再通过反馈信息来纠正。因此,在教学中的备课这一环节很重要,要做好这一环节,(1)教师课前应考虑这堂课该怎样讲学生才易懂、易理解,遇到难点应采取什么手段减少学生发生错误的可能,应选用什么演示实验才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验证性试验改为探究性试验。例如,在《铁的性质》一节中,做铁与盐酸、硫酸反应的实验基础上提问:“铁、镁都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但实验室制氢气一般不用铁和镁,而用锌,为什么?用铜行吗?”再补充镁、锌、铜与盐酸反应的试验,让学生观察产生氢气的剧烈程度不同,从而得出结论,并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顺序打下伏笔。(2)教师要学会运用以往的经验于新的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总结后馈信息,写教学反思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例如,课堂上通过提问、练习、测验、试验等手段全面掌握了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研究对策,找到教学突破口,以利于在以后的教学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多安排训练加以克服,加强前馈控制和总结后馈信息可以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显然是极为重要的。

一般来说,教学目标的实现都不是一次达到的,而是在反复解决输出信息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偏差过程中逐步达到的。为了实现教学的最佳控制,防止教学信息反馈中的失真现象,不断提高反馈信息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及时获得准确、可靠的信息,通过反馈回路对教学进行控制。利用教学技术实现课堂互动,保持动态平衡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王义智.《使用教学艺术》

2.王义智.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化学》九年级上、下册

作者单位:天津市大港区第七中学

推荐访问:互动 浅谈 课堂 整合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