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析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

时间:2022-12-02 20:0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职业道德建设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辅导员自我发展的主体诉求,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求。新时期新形势下部分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与业务水平尚有提升空间,高校要优化辅导员结构,保障辅导员权益和利益,提升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水平。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策略

1 高校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辅导员作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的直接组织者与参与者,其职业道德水平关乎高校育人的质量。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辅导员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 2012年,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的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教师要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群体里最年轻最富活力的一支队伍,要保持长久和持续发展的职业道路,要求辅导员遵循职业道德规范,自我完善。此外,高校辅导员教育和管理的对象为正值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大学四年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和认知能力强,需要辅导员言传身教,为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政治立场、工作态度、生活作风等方面的做好榜样示范。

2 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的现状

笔者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六年,从自身的观察体会,参考对辅导员职业道德情况的调研数据、学生座谈反馈情况,认为高校辅导员在职业道德方面总体情况较好,高于一般行业的平均水平。“辅导员工作本身是个良心活”这句话证实了辅导员群体职业道德较好的情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辅导员对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瓶颈所带来的困境无所适从,也影响了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

2.1 辅导员职业角色二元化所带来的职业角色混乱,职业认同感低。

高校辅导员即有教师,又有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身份的交叉,教学工作与事务工作重叠使辅导员职业定位模糊。从教师身份出发,辅导员要具备较高的科研水平,教学水平,具有较完备的专业知识储备与知识结构,及适应高校教学与科研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而作为管理干部,辅导员需要具备与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相匹配的管理能力和职业道德。两重身份带来的是双重要求,但从辅导员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来说,这两种要求要同时达到,自然压力、阻力重重。而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教师身份和管理人员身份阻碍了其专业化的发展。辅导员在高校和社会的地位均可看出且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未被社会和高校广泛认可。社会层面和高校层面对辅导员工作的低认同度也带来辅导员对其职业角色的彷徨和混乱,职业认同感低,不利于辅导员职业道德的建设。

2.2 辅导员工作的任务繁重、压力所带来的职业倦怠感增强。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涉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安全稳定、学业辅导、生活辅导、心理辅导、就业辅导等,由于没有清晰的工作范围划分,一切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由辅导员兜底完成,辅导员也没有工作时间的限制,一天24小时随时处于高度运行的状态,深夜凌晨处理学生诸如生病、打架突发事件是常事。尤其高校实行安全无小事、稳定压倒一切的工作理念,辅导员业务烦琐的同时还要承担巨大的精神压力,部分辅导员出现职业倦怠感,工作热情减退、工作态度消极、职业道德下降。

2.3 辅导员职业回报较低和职业前景渺茫所带来的价值观的偏差

辅导员是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承担的工作任务繁琐,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但就从工作投入与产出来说,并不能成正比例。绝大部分辅导员是非常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但是不能否认辅导员也需要养家糊口,也要有良好的物质生活保障。同时辅导员的社会地位低下,职业前景渺茫也让部分辅导员的价值观发生了偏差,对职业道德的要求漠视,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3 高校加强辅导员职业道德的策略

3.1 高校要优化辅导员结构,加强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

高校要严格辅导员选拔机制,从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出身、道德水平、工作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量,保证辅导员群体的结构优化。要加强对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在满足辅导员岗位要求的基础上,鼓励辅导员结合个体实际情况从事务型、专业型、研究型等方面确立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路径。通过辅导员岗前培训、教师资格培训、职业规划和心理咨询资格证书培训、辅导员技能大赛等方式,推进辅导员工作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必然会带来工作的自信与成就感,从而增强职业信心和职业认同以及对职业的热爱。

3.2 高校要保障辅导员权利与利益,解决辅导员后顾之忧。

高校人本关怀应不限于学生和专业教师,辅导员的生存状态和终身发展也应得到重视,保障辅导员的合法权益和合理。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才能向高层次需要发展。物质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础性需要,尊重与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辅导员对工作的付出与投入与其薪酬待遇不相符合,且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职称评聘也无良好保障,社会对于这一职业的尊重欠缺。因此要从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等方面保证辅导员的职业应该是稳定的、有保障的,辅导员则能毫无顾虑地兢兢业业地工作。

3.3 辅导员要加强学习,提高道德素质,遵守职业纪律。

辅导员首先要铭记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必须遵循这一职业的道德纪律与要求,自觉加强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的学,带头遵守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其次,辅导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业务能力的提升,保持科研的积极性,向辅导员队伍里“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优秀典型学习,激励自己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为中国高等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琪.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4(05).

[2]吴刚.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探析[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02).

[3]寇汉军,李辉.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困境与思路[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08).

作者简介

孔好为(1985-),女,现为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分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分院 重庆市江北区 400000

推荐访问:辅导员 浅析 高校 职业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