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

时间:2022-12-04 09:30:07 来源:网友投稿

随着社会健康意识的提升,全民健身全民运动呼声愈演愈烈,科学体育的作用日渐突出。但目前我国体育发展资源整体有限,其中就包括服务体育行业的人力资源,从而催生具有一定理论及实践应用能力的科学化体育人才的培育市场。在体育教育系统中,高等职业体育教学一方面延续义务教育阶段有关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提倡能力本位的特征要求高职体育教学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职业性和岗位能力。

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以教师课堂授课示范+学生模仿训练为教学流程、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实践应用能力。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明确要求[1]:“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应坚持不懈推进教育信息化,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共同探索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将高职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对于促进高职体育教学及高素质体育人才的培养具有明确的价值及意义。

一、高职体育教学现状

(一)教学理念混乱

任何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基于某教学理念进行的,体现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基本态度,教学理念不同,教师的教学行为则有所区别,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进程以及教学质量。在体育教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诸如“健康第一”“技术健身”“培养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成功体育”“快乐体育”以及“终身体育”等教学理念[2],这种“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体育教学的多样化及普及性,有利于学校及社会体育教学的推广及发展;而另一方面,教学理念的多样性则使得体育教师出现“选择无能”症状,容易片面理解体育教学,从而影响体育教学质量,影响具有一定职业质素及职业能力的体育人才的培养。

(二)教学模式单一

现今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主流仍然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即教师课堂授课示范+学生模仿训练[3]。在该“模板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绝对的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运动技术及技能,并严格要求学生动作整齐划一。整个教学过程呈现的是严谨、机械、统一及沉闷的教学氛围,学生在模仿练习的过程中缺乏学习主动性及活力。这种零课堂互动的教学环境使得教学主、客体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造成了双方共同的负面评价,即教师认为学生上课不积极不主动,不配合教师工作,学生则认为教师上课无趣烦闷,教学水平及能力不高,严重的甚至产生厌学情况,长此恶性循环,导致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低下。

(三)个性化教学缺失

目前,高职体育教学中,各院校首先按体育项目进行分类,学生根据学习兴趣及人数等限制进行体育选课,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学生自我个体的发展需求,体现了个性化教学。然而,在同一体育项目的教学中,限于师资、场地等客观因素,一名体育教师面对的仍然是数名学生,而且教师讲解示范进程占据了一定量的的课堂时间,教师无法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及技能基础、性格特征等实际条件及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另外,受整体教学课时的限制,高职院校非体育生的体育教学课时安排一般为每周两课时,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在此时间范围内较好的掌握技术动作及提升运动能力,而教师又无条件实施因材施教,导致学生间出现优劣两极分化现象——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从而严重影响较为弱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也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计划,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4]。

(四)教学评价失真

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学生的体育课程成绩是在教师主体的主观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所学技能的可操作的且统一的量化指标得到的[5]。就评价方式而言,目前高职院校以期末考核结果评价为主,不注重过程评价方式,重视学生学习结果,轻视学生学习过程,打击学生的学习进步积极性。就评价内容而言,体育课程考核重点在于学生的技术技能及运动能力,以学生是否按照标准进行某一或若干动作作为成绩根据,忽视了学生个体身体素质的差异及对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的评价内容,难以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科学化评价本质,背离了教学评价的真实意义。

二、翻转课堂内涵

鉴于上述所分析的高职体育教学现状折射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家已颁布相关政策文件,指出应将信息技术引入高职教学,而翻转课堂即是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内外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极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短板。

(一)翻转课堂特点

翻转课堂亦称之为颠倒课堂,源自美国一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创始人为该校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及视频,并上传至网络,让学生在家观看学习。最初,该教学模式推广范围并不广泛,直至2011年,萨尔曼·可汗及其创建的可汗学院将其应用领域扩大化。

通过对翻转课堂的研究,概括其特点主要包括:(1)教学视频教简短。翻转课堂中所采用的每个教学视频或PPT一般都是针对某一知识点,时长较短,为几分到十几分钟。这种针对性极强的课件一方面便于学生学习并查遗补漏,提高了学生的选择性;另一方面,该特点符合了学生的学习心理及教育特征,能够保证学生在学习期间的专注力。同时,如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或困难,可通过视频的回放或暂停等功能重复观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正面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2)教学环境清净明确。由于学生观看视频时,感官所及的仅为教学内容以及教师配合教学而出现的手及声音,而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易引起学生分散注意力的教师个人形象、同学间的干扰、讲台摆设及教室的各种物品均不存在,这种清净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效果。(3)重构“教”与“学”流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包括两个教学进程,即课堂教师讲解示范信息传递进程和课堂学生模范练习吸收内化进程,在该模式条件下,师生沟通渠道及机会、时间等均有限,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而翻转课堂重构教学流程,即课前学生预习接收新知识进程、课堂教师释疑学生消化知识进程和课后学生练习加强进程,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4)复习检测快捷方便。由于教学视频一般均会附随若干个涉及所学内容的问题,学生通过解决这些問题可进行自我检测,并对学习效果做出准确判定,同时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提升教学质量。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研究

(二)翻转课堂典型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重构教师知识信息传递及学生知识吸收内化两个教学进程,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能力水平来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做到“因人而学”,教师间接实施“因材施教”。并且,通过课前学生预习信息传递进程,学生除了能学到相关知识外,还能锻炼自我的学习能力,不断调整以找到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而在后续的课堂教师释疑学生吸收内化进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更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避免出现“如听天书”、“毫无反应”等不良现象。尤其针对需学生实践模仿或练习的授课项目,教师节约了课堂讲解示范的时间,而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模仿练习,且教师可匀出时间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及指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翻转课堂进行了大量实践研究工作,提出了若干种有关实验实践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杨斌等[6]分析了北美一大学有关Introduction to Problem Solving and Programming课程(IPSP)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在先进设施及信息技术条件支持下,该课程将教学模式分解为课前设计学习和课上设计学习两部分,如下图1所示。

南京大学张金磊等[7]基于Robert Talbert提出的翻转课堂模型(图2),注重信息技术及活动学习两个要素对课堂学习环境的支撑作用,创建了具有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特色的翻转课堂模型,如图3所示。该模型主要由课前学习及课上学习两个进程组成,较Robert Talbert提出的而言具有更为明确的实践方式,并强调了信息技术及学习活动的工具作用。

三、翻转课堂引入高职体育教学可行性

(一)从宏观政策视角看翻转课堂引入高职体育教学可行性

早在2010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已明确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1]。并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指出“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1]。所以,为实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良好环境,培养具备一定运动知识及技能技术的体育职业人才,必须将信息技术、翻转课堂融入体育教学中,研究翻转课堂的实践应用,促进我国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二)从中观高职院校视角看翻转课堂引入高职体育教学可行性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进行,各种信息化技术及手段飞速发展,各高职院校也在实施有关信息教学平台及设施的变革,云平台、数字校园、“互联网+校园”以及“智慧校园”建设如火如荼。如在网络设施建设方面,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行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并行,师生使用网络毫无障碍。在应用支持平台建设方面,高职院校一般均会涉及基础控制平台、管理辅助平台以及教学平台的建设,为教师的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视频教学、网络课程及资源、在线精品开发课程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条件。因此,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在本院校在线教学平台基础上,提供教学视频,并通过平台涉及的在线测试及在线评价回馈进行沟通交流,便于教师及时改进视频及教学进度,为翻转课堂引入高职体育教学奠定了扎实的硬件基础。

(三)从微观师生发展视角看翻转课堂引入高职体育教学可行性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而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这就要求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提升自我素质,全面发展,提高“教”与“学”的能力水平。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师除了维持或提升自身的专业运动能力水平外,还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与管理能力,制作学生预习课件视频,组织课堂教学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注重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及释疑解惑,并与学生进行课后巩固总结[4];另一方面,学生要摒弃上课时按部就班接收教师指令的被动学习状态,将课余时间善加利用,不做“低头族”及“打机族”,而是逐步适应自我主动学习状态,通过预习教师提前上传的教学视频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并在课堂上勇于展现自我,体现高职学生的蓬勃朝气及应有的职业素养及能力。因此,将翻转课堂引入高职体育教学,对教学双方即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

四、结语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颖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体育教学,响应教育部的有关要求,不仅有利于解决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出现的如教学理念混乱、教学模式单一、个性化教学缺失以及教学评价失真等问题,而且有利于教学主客体即教师和学生的职业素养及能力的全面提升,有效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 王国亮,詹建国.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的价值及实施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2):104-110.

[3] 杨小燕,蒋苏,朱永振.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可行性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5(4):107-111.

[4] 吕艳琼.翻转课堂引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价值探析[J].武术研究,2017,2(2):153-156.

[5] 崔建联.翻转课堂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其策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1):67-68.

[6] 杨斌,王以宁,任建四,等.美国大学IPSP课程混合式翻转课堂分析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5 (337): 118-128.

[7] 宋艳玲,孟昭鹏,闫雅娟.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转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1): 105-112.

推荐访问:教学研究 翻转 课堂 高职院校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