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我国图书出版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2-04 10:35:1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图书出版数字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当前,我国图书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相关人才及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对图书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版权保护难以适应数字化发展的需要以及图书出版单位网站的同质性相对较高等问题。为促进其持续发展,今后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培训更新出版单位观念,促进产业链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技术提供商的功能。

【关键词】图书出版 数字化 建设 对策

尽管纸质媒介如传统的图书等依旧在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出版的技术日趋完善,品种类型日趋丰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一方面给传统图书出版带来非常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数字化出版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鉴于这个原因,笔者对我国图书出版数字化建设进行研究,对我国图书数字化出版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阐明我国图书数字化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图书出版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图书出版事业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一、我国图书数字化出版建设现状分析

当前,电子图书发展异常迅速。已有很多图书公司通过建立网站的形式或利用许多大型的图书网站里面提供的资源将自己版权的主页建立起来。因在网络上产生了多种图书网页以及网站,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图书编辑形式的改变。图书出版商通过高级的网络技术,一方面使图书的网络版得以顺利实现,另一方面还极大地推动了图书编辑单位办公流程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当前,网络化、数字化已成为图书出版的重要趋势。

目前,我国图书数字化出版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的产业,并且其规模日益扩大,这就使得网络图书内容与日俱增。对于我国互联网图书的技术平台来说,其提供方已摆脱了以往那种简单的数字化印刷模式,已可以着手深入分析选择的信息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整合,最终制成大型的信息资料数据库,并且一步步迈进图书信息资源共享的二次开发时期。

二、我国图书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图书数字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其依旧处于起步时期,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人才及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数字化图书出版的实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就我国图书出版部门来说,其经营收益非常优先,根本不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图书数字化建设。另一方面,数字化建设推进时高水平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非常不足,大多数出版部门里面从事数字出版工作的大部分为计算机专业人员,他们对出版专业方面的知识了解相对较少或者根本不了解,严重阻碍了我国数字化图书出版的持续发展。

2、对图书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已发展成一种最具影响力的信息传播渠道,但是,目前大多数图书出版部门并未充分认识这一问题,大部分图书出版管理者在对数字技术的规范要求方面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同时普通从业者也缺乏较高的数字技术能力。所以,我国图书出版部门尚未形成应用数字化的意识,依旧在现有的出版程序与出版形式方面滞留,缺乏主动建立数字化图书出版形式的意愿,对于图书出版数字化建设,一直持有观望态度,在数字化出版方面缺乏动力以及科学的方法,相比国际数字化出版的建设状况,存在很大的差距。

3、版权保护难以适应数字化发展的需要

目前,因缺乏相关制度对数字化的复制行为加以强制性的规范,这就造成著作者的知识产权在很大程度上很难得到保障,同时也很难充分保障图书作者以及出版部门双方的利益。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网络技术水平相对落后造成,还不具备对网络信息服务的具体使用状况进行统计的能力。另一方面,因数字化以及网络都存在着开放性与广泛性的显著特点,这就使得文字复制变得非常简单,盗版者可以轻易地对别人的成果进行剽窃。除此之外,网络里面储存的出版物可能会由于阅读器的软件或硬件产生故障而受到损坏,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网络图书的保存工作。

4、图书出版单位网站的同质性相对较高

目前,不同图书出版部门建立的网站,在内容以及形式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大多数图书出版在网络图书方面变化较小,仅仅是基于纸质版而发行的,在网上信息资料的管理以及更新工作上很少关注。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未对网络平台进行充分的利用,在技术设备、人力财力、网站经营以及信息量等各个方面非常不足。大多数图书网站在时效性以及交互性方面相对较差。正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用户仅仅可以浏览图书文献资料,几乎没有与图书编辑部门沟通的机会。除此之外,目前有一些图书出版部门为减少对图书的销售业务方面的负面影响,有意把图书在网络上公开的日期推迟,比预定的出版日期延迟超过3个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图书资料的时效性产生消极影响。

三、促进我国图书数字化出版建设发展的策略

相比数字化出版,传统图书出版存在着很大的优势,具体表现在品牌资源、人才水平以及信息资源等诸多方面,对于起步阶段的数字化图书出版很难在短时间内具备。为推动数字化出版的健康持续发展,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资金投入,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就数字化出版业来说,一方面需要具备较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工作者,另一方面一定要有熟悉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管理工作者以及技术工作者。对于图书出版部门来说,其需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对数字化出版必备的技术工作者、硬件设备与其他有关条件。除此之外,还应该持续的引进以及培养大量复合型人才,通过软硬件条件的加强促进数字化出版事业的发展。

2、通过培训,更新出版单位观念

就传统出版行业而言,其中的出版部门对于数字化的认识参差不齐,绝大多数传统出版业对数字化出版缺乏清晰的认识,主动性相对较低,始终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这是由于传统出版业长期受到相关政策的支持,书号资源的数量相对较少,这种垄断地位能够对一般情况进行维持;同时,数字化出版物对传统纸媒介产生较大的冲击,其销售额日益增加;再加上传统出版业在认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多数负责传统出版业的工作者没有充分了解图书数字化出版。按照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大多数相关工作者均认为只要把传统出版利用技术进行改造之后,就能够产生数字化出版图书。在笔者看来,非常有必要对出版业的管理者和工作者进行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水平和能力,最终使他们能够充分掌握图书数字化出版的内涵、具体运行模式以及发展趋势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3、促进产业链之间的相互联系

对于数字出版业来说,其主要以出版社以及作者为主体,主要途径是网上电子书店以及数字图书馆,利用高级的手机、计算机等方式将信息主动提供给受众。因此,出版社、作者、网上电子书店以及技术供应商等方面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具有一定通畅性以及完整性的产业链。但是,目前,在具体实践中,该产业链在完整以及通畅方面严重不足。例如,在当前的数字出版运作模式方面,其中涉及的各个合作者仅仅依靠诚信,而对那些尤其重要的销售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控制制度进行管理,因利润分配合理性较差与分配数据较为模糊,从而造成产业链的各环节很难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模式,同时这也成为大多数作者以及出版商决定是不是把决策权授予网络出版的一个关键原因。在笔者看来,针对这个问题,应该以宏观角度为切入点,通过政府进行协调,以这方面的龙头企业进行带领,对其中每一个环节进行细致深入的探讨,而相互之间利益共享得以实现,理顺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并切实加强彼此的交流。

4、注重技术提供商的功能

技术提供商在数字化出版产业的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技术提供商并未在传统出版业里面对自己的技术能力进行深入宣传以及推广。目前,对于技术提供商来说,其不能独自把内容提供以及技术提供两方面同时进行体现,这样就严重影响到数字化出版的持续发展。因此,在政策以及财政支持下的科技资金投入所涉及的一切项目,一定要通过政府部门统一进行管理,对其实施较为严格的论证,将可以推动数字化出版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项目放在首要位置。

四、图书数字化出版发展前景分析

一是因数字化媒体日益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冲击着传统媒体。例如,纸质媒体的发行量以及受众的日趋减少。就美国而言,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纸质媒介造成很大的影响,造成其市场销售规模的逐渐降低。

二是个人媒体日益壮大。传统媒体的发展已经进入困境。从前个人对作品进行发表时一定要经由专业机构以及出版社等机构对作品进行加工之后,才能够进行传播。当前,网络技术发展异常迅猛,个人可以直接通过博客等网络工具快速发表作品。一些浏览量相对较大的个人博客,因其在社会的影响力相对较高,所以,其作用可以与传统媒体相媲美,这就使得传统媒体必须要高度关注网络内容与观点。因受数字化媒体的影响,传统媒体的优势地位日趋降低。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社会中,数字化图书出版和纸质版图书双方需要互通有无、积极借鉴。对于图书出版业来说,其需要按照数字出版发展的动态,更新自己的理念。对于图书出版管理者,需要对数字出版出现的问题高度重视,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使图书出版数字化能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①王新刚,《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27):168-169

②任美林、杨树成、张莲,《我国图书出版发展趋势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06-109

③程肖芬,《我国图书出版业供应链管理研究》,《编辑之友》,2009(8):46-46

④王体,尹杰,《我国图书出版经营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04:55-56.

(作者单位:中国大地出版社)

责编:周蕾

推荐访问:数字化 过程中 出版 对策研究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