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关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认识

时间:2022-12-04 12: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重大发展战略之一,而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于京津冀的共同和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构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以及京津冀经济一体化是很有必要的,而在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本文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积极意义以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我国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不仅可以促进我国北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对于全国的区域性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打造京津冀一体化是构建我国经济发展“第三增长极”的重要载体,而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深入地推动了京津冀经济一体和系统全面发展。在现阶段,京津冀的资源分配方面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出现了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带”。而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促进带动彼此之间的经济发展。京津冀区域中的城市是存在着普遍的联系的,无论是在地理位置的分布上,还是在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上,三者之间都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可以实现资源或者产业的转移和承接、聚集和扩散,这也为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提供了可能性。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于三地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京津冀在资源配置上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存在着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的压力,这也深化了京津冀地区发展的矛盾,而京津冀的协同发展对于这种不平衡的问题解决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

在农业方面,尤其是北京和天津两地,对于资源供应上则大多依赖于市外的资源的分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京津两地的农业资源在日益的减少,而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食物的消费则是在不断提高,两市的农产品是无法满足本地的居民消费,而河北在人口密度和农业资源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有效实现京津的人口和农业资源转移。从工业资源方面来讲,由于密集型工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工业用地和工业用水则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这些因素给环境带来巨大的挑战。由此可见,京津两地不仅要做出产业结构上的调整,同时也必须依赖于产业的转移。

从产业的结构上来看,首都北京已经实现了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而天津作为老工业城市,目前仍处于“二三一”结构,正处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之中;河北则是典型的“二三一”结构。[1]因此,三者之间可以互相依存和促进。同时,河北由于紧邻两市,同时具有相应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可以有效成为京津产业的转移基地,为京津冀经济一体化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另外,由于河北是京津的生态屏障,在资源和自然环境等方面可以与京津两地形成紧密的联系,这共同促进了京津和河北的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环境的改善。可见,正是因为京津冀地区具有发达的交通系统以及不同的资源要素,使得各自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因此,京津冀实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可行的。

二、京津冀經济协同发展现存的问题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中,虽然该区域的有着不同的资源和产业优势,这些京津冀都市圈地理特点、资源要素以及不同的产业为一体化提供了动力源泉,但是在京津冀经济发展领域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行政分割与经济区划的不重合

由于行政主体之间存在着利益分配的问题,在京津冀三地区在行政上是相互分离的。这也造成了在区域合作中所持有的观点和意见也是不同的,从而导致了在合作中缺少有效沟通的环节,这些因素成为了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最大的障碍。同时,京津两地对于河北省的市场准入机制要求比较高。[2]可以说,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合作大多是建立在自身利益的基础上的,因而,在利益的分配上,区域之间难以形成相同的意见,主管部门之间在这方面没有做到统筹规划,既是在规划中往往倾向于京津两地,而河北省在合作中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另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规划没有具体的体制机制,三地之间区域合作机制也不够完善,没有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合作机制。由于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没有形成重合,导致地方政府在合作中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发展,造成了资源不能共享,优势无法得到互补。

(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京津冀的三地的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有着显著的差异。京津两地是北方经济的发展中心,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而在京津周围则有着河北省的连片的贫困县,以2015年为例,河北省则有着25个集中连片贫困县,贫困人口多达 200万。[3]这也与京津两地的经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二元化结构”的社会经济会直接影响到落后地区的发展,导致发达城市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以及先进的管理制度不能够及时的辐射到这些贫困地区。同时,在发达地区会出现因为产业大量聚集和规模迅速扩张而出现缺少相应生产原料的现象,造成生产链的中断。当前,京津冀基本上没有形成系统的、配套的产业链,却形成了“孤岛型现代化”。正是由于地区经济差异的存在,使得京津冀整体区域内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合作,这种二元化的经济特征正在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增长优势。

(三)地区产业结构趋同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一体化的进程中,京津冀三地的城市发展目标基本相似,导致产业结构“同构化”,产业政策涵盖的范围过于庞大,片面追求“大而全”。在经济发展中,由于产业结构的趋于相同,导致在资源上有着激烈的竞争,在集聚程度高的行业之间合作较少,协同程度较低,存在着争资源、争项目、争投资等过度竞争和封闭竞争的行为。这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建设项目会不断重复,造成资源的浪费和资金的损失。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2017)以及近年来京津冀区域都市制造业结构相关数据可以得出,京津冀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系数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都大于 0.7,京津冀区域内产业结构同构化现象较为严重。[4]比如,京津冀三地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等行业中存在较为严重的产业趋同现象。由于产业结构同化,阻碍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资源无法得到最优配置,产业分工不合理,地域功能分工不明确,严重影响着区域内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对策建议

(一)实现市场一体化的调节

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打造自身特色产业,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要对京津冀三地区进行市场调节干预,做好产业的转移,并进行合理的城市功能的疏散。做到“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相协调,把三省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注重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合理运行。同时,在区域发展中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路径探析。在现有条件下,京津冀三地区在发展经济中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京津冀享受着不同的优惠和补贴政,在京津两地优势比较明显,尤其是北京在区域产业中有着突出的位置,在人力和政策等方面较为领先,而河北省承接的产业多为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河北的资源和环境遭受到挑战。所以,在三地合作当中,应该重视各方的利益诉求。同时,应当加强和完善京津冀区域的发展体制机制的建设,尤其是利益协调机制和补偿机制以及水资源和生态补偿机制,给予河北省农业发展上更多的政策优惠,进而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二)加强区域经济统筹布局

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同于长三角地区,作为国家战略之一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应有着宏观层面合理的统筹布局,在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上应由政府部门之间进行引导和协调,如国务院和发改委在这个层面上可以引导三省市合理布局和发展,使得区域一体化的战略可以统筹协调并贯彻落实。另外,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中,应该充分重视跨省项目的合作,并从合作共赢的角度去进行问题的协商和解决,在合作中尝试中形成新的合作模式。同时,在进行行政区域划分上,应该考虑的资源、产业以及环境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把行政区域的划分,与资源要素的配置和资本运作结合统筹,做出合理的、适当的行政区域的调整,从而使京津冀核心城市疏密不同的格局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城市中得到合理的分布。这也需要基于“区位+结构+集群+布局”的产业协同规划上推进京津冀经济统筹协调发展。

(三)推进区域产业融合发展

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合理的产业格局,应在产业结构和产业格局上进行合理定位,对不同的城市以及区域进行产业的划分。由于津京冀三地区有着不同的资源,可以充分发挥三者之间的交通、科技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优势,以点带面,形成强大的辐射效应,推进京津冀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另外,要因地制宜的发挥三地的产业,不仅要做好产业之间的合理分工,同时要做好产业内部的协同分工。比如,北京在第三产业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性服务业,同时与河北与天津两地形成互补。同时,北京作为国家创新中心,应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重点关注新能源、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等领域;天津则应进行化工、汽车、航空航天以及电子信息先进技术制造业和国际物流的发展,同时做好离岸金融业务,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河北应充分发挥丰富资源优势,进行密集型重工业的发展,完成特色产业的发展和资源利用的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胡博韬.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区域经济关系的思考[A]. 廊坊市應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时代特色 战略航标论文集[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17:10.

[2]周洁,贾文毓,党海燕.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2(02):80-89.

[3]赵齐,赵欣,任淑月,朱博轩.京津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金融经济,2016(16):26-28.

[4]何莹. 我国京、津、冀经济发展协同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8.

推荐访问:区域经济 协同 理论 京津冀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