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发展第四代港口的战略思考

时间:2022-12-04 12:3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概括了第四代港口的内涵、功能和特点,分析了我国港口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第四代港口的战略思路,尤其是地主港+第四方物流的模式为我国港口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海洋经济 第四代港口 软实力 供应链

港口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一国经济快速发展运转的主要驱动力。第四代港口(Fourth-generation port,以下简称4GP)是以现代供应链管理为基础,与港口相关的各环节之间无缝连接,形成集经贸、制造和物流等功能为一体的港口供应链,是现代最先进的港口发展模式。4GP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经济供求关系,对其所在的国家、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带动作用。目前,国外较大的港口如新加波、鹿特丹、迪拜、釜山等几个港口,向国际化、智能化、柔性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拓展港口供应链的增值服务,跨入4GP时代。

我国拥有1.8万公里海岸线11万公里内河航道,承担着19%左右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4197多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1200多个,沿海已初步形成与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基本相适应,布局合理、分工和功能较为明确的沿海五大港口群和20个主枢纽港的港口体系以及围绕五大港口群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的经济产业圈。在世界排名前20位的国际大港中,我国已占有10席位置,港口货物年吞吐量和集装箱年吞量连续七年蝉联世界第一。但是与我国贸易总量强劲增长的市场需求和4GP的要求相比,沿海港口业的发展显得滞后,建设和发展4GP,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的港口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是我国从一个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相关研究回顾

(一)关于4GP的内涵

集装箱是4GP的主营业务,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对集装箱港口发展的研究为4GP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Hayuth,Y(1981)根据技术的改进和扩散的观点,深入分析了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80年代末集装箱化和多式联运对港口物流活动的作用机理,建立了一套集装箱港口物流体系阶段性发展理论,提出集装箱枢纽港五阶段发展模型。Kuby,M.,&Reid,N(1992)考察了技术变化对港口体系的影响,分析了影响港口集中化和分散化两个原因是技术发展和规模经济。Baird,A.J.R (1997)以欧洲诸港为对象,建立了集装箱主枢纽港的生命周期模型。James,J.W(1998)分析了香港与周围各港形成的集装箱港口体系中港口与腹地之间关系,指出香港兴起的主要原因是港口体系内其他港口的竞争与合作。James,J.W(1998),Song,D.W.(2000)分别针对香港、珠三角和华南地区、中国内地等特定区域港口的集装箱运输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研究,其中涉及到集装箱港口的动力及演进问题。James J.W(2000)& Brian H(2004)针对中国珠三角地区港口群的竞争与合作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港航业的市场环境出现了重要变化,国际贸易物流中门到门运输方法正在替代传统的港口到港口的运输服务,客户要求港口提供更多的服务种类和更高的服务绩效,同时在运输模式的协同性,与海运、陆路运输网络的连通性以及信息系统的兼容性等方面的技术发展正在推动港口向精细化、敏捷化、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1999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提出了4GP的概念,认为4GP处理的货物主要是集装箱,发展策略是港航联盟与港际联盟,生产特性是整合性物流,成败关键是决策、管理、推广、训练等软因素。其主要所举的港口例证为美国的洛杉矶和长滩的组合港以及丹麦的哥本哈根和瑞典的马尔摩的组合港。Malchow M(2001)等对航线的频度、主要船型等方面与枢纽港的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第三代港口不能适应外部环境持续变化,为了处理市场的不确定性,建议港口采用4GP,以提高港口的敏捷性。Yap,Y.W.,& Jasmine S.L(2006)针对东亚地区主要大港的竞争趋势进行了研究。

国内最早介绍4GP概念和实例的是蔡观(2000),然后真虹(2005)认为4GP在兼容第三代港口功能的基础上,强调港口之间以及港口与相关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互动,满足海洋运输市场对港口差异化服务的需求,提供精细的作业和敏捷的服务,以形成柔性港口,促使与港口相关的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联接。孙光圻、刘洋(2005)认为4GP在功能定位上呈现出从“多元化”向“基地化”的发展趋势,以开始跳出传统意义上的已处理客货物流为主要功能的框架,发展成为整合处理各种经济活动和信息的基地。杜凯(2006)、于汝民(2008)、孙亮(2009)等都强调4GP在于港口从静态的、节点型的角色转变到动态的、网络型的角色,在完善“中心”功能的基础上,强调物资和信息必须在此快速地流过,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为客户带来增值服务。吴鹏华(2007)提出4GP是绿色港口。贺琳等(2011)通过挖掘港口发展基础性的共性规律和问题,从港口功能、港口供应链管理、港口业务流程和港口政策角度,对4GP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认为4GP在物理上打破了区位限制,是一个以港口、临港工业区和临港新城为载体的集港口、产业和城市功能为一体的网络港口群。

(二)关于4GP的功能和作用

中外学者都对4GP的功能和作用给予充分的肯定。代表性的观点有Paixiao,A,C.,& Marlow,P,B(2003)等认为,柔性化(flexibility)和敏捷化(agility)是4GP重要功能。黄桁(2011)等认为4GP是资源配置的枢纽,已从一个“中心”转变为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4GP与供应链其他服务商高度地相互协调和合作,提供差异化、精益化、敏捷化和柔性化的服务,追求整体效益最优。贺琳等(2011)认为4GP作为多式联运的集散地和枢纽点,成为对整个港口服务供应链进行协同式管理的相对最佳主体和环节,具有生产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商贸服务、金融服务等五个维度的服务功能,但没有对如何实现五大功能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

推荐访问:港口 第四代 思考 战略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