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穇子植物学特征及其高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2-12-04 14:00: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穇子作为湖南特色旱粮作物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分析了穇子的植物学特征,并从品种选择、整地与施基肥、抽沟与做畦、播种与铺膜、破膜、间苗、补苗与锄草、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和采收与贮存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高效栽培技术,为湖南省穇子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技术依据。

关键词:穇子;植物学特征;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18)12-0026-02

Bot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gh 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Eleusine

LI Ji-guang,WANG Yan-lan,XIONG Zhen-you,WANG Li-qun,TANG Rui

(Hunan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sha 410125, PRC)

Abstract: As one of Hunan"s characteristic dry-grain crops, eleusine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bot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leusine were analyzed. The high-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from the aspects of variety selection, land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asic fertilizer, ditching and border making, seeding and film laying, film breaking, seedling thinning, seedling filling and weeding,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disease, pest and weed control, harvesting and storage, which provided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leusine industry in Hunan Province.

Key words: eleusine; botanical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穇子(Eleusine coracana (L.) gaertn)[1],又名堿谷、龙爪稷、鸡爪粟 、鸭脚粟等。穇子为禾本科(Gramineae)穇属(Eleusine)一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非洲,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2],其主栽区在乌干达、肯尼亚、印度、尼泊尔等地。我国湖南、安徽、广西、河南、西藏、陕西等省区均有分布[3]。在湖南省穇子主要分布在娄底地区的涟源和新化,以及邵阳地区的隆回、武冈和洞口等地,其他地区如郴州地区的桂东、桂阳和汝城,永州地区的蓝山、道县、宁远、江华和双牌,衡阳地区的耒阳和常宁,株洲地区的炎陵,怀化地区的洪江和溆浦,湘西州的凤凰县等地都有零星种植。穇子适应性强,在海拔500~2 400 m的地方均能生长,具有耐旱、耐盐碱地等特性[4],在酸性土壤(pH值5.0)或者碱性土壤(pH值8.2)均能正常生长[5]。其用途广泛,是一种耐贮藏的集食用、饲用、药用多种用途于一身的作物。笔者从穇子的形态学特征及栽培技术进行阐述,旨在让人们更好地认识穇子,了解其栽培技术,以促进穇子产业的发展。

1 穇子的形态特性

穇子的根系发达,密集,为须根系。茎秆较粗,无毛,直立丛生。在肥水条件较好的田块,茎秆基部直径可达3 cm以上。基部节间紧缩,分蘖性较强。不同的品种株高不一样,一般为60~140 cm。叶片呈条形,叶宽0.5~1.5 cm,叶长30~60 cm;叶表面光滑无毛,有蜡质;叶鞘短而阔,与叶片交接处有茸毛。花序为穗状花序,粗壮,一般为3~9个。穗长4~19 cm,宽0.5~1.0 cm;小穗含5~9枚小花,扁形,无柄,在穗轴上呈两行排列,长7~9 mm。穗型有松散抱合型、紧密抱合型、开张型3种,成熟时多向内弯曲如鸡爪。果实为囊果,粒小,子实球形,直径1~1.8 mm,每穗约3 000粒种子,千粒重约2.0 g。籽粒有褐色、深棕色、黄褐色、黄红色、麻黄色等颜色。

2 穇子的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目前,在生产上各地种植的品种多为农家品种,因品种混杂,生长期不一致,长势参差不齐,不便于统一管理。因此,栽培时,在同一区域种尽量植同一品种。为了保证产量各品质,建议选择抗病、抗倒、高产的湘穇系列品种,比如湘穇1、湘穇4和湘穇6号等。

2.2 整地与施基肥

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水平、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田块,深耕整地。整地前撒施基肥,施用腐熟菜籽饼肥300 kg/667m2和三元复合肥20 kg/667m2。

2.3 抽沟与做畦

旋耕、平整,起垄做畦。畦面宽2.0 m,畦高20 cm,畦两边各留深20 cm的沟。要求做到畦平沟直,沟沟相通,有利于排水,防涝。若排水不畅易导致细菌性和真菌性病害大面积发生,从而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2.4 播种与铺膜

2.4.1 种子的处理 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确保出苗快而整齐,播种前应抢晴晒种6~8 h,并清除杂质、瘪、伤、病粒,筛选出健康饱满的种子。

2.4.2 播种的时间与方法 最佳播种时间为清明至谷雨间,露地直播,采用穴播或者条播。穴播时行距为20~25 cm,穴距为10~15 cm,每穴播足8~12粒种子;条播时的行距为15~20 cm,每行播种120~160粒种子;播种后用钙镁磷肥20~25 kg/667m2拌土杂肥500~750 kg/667m2做种肥,然后再盖一层1~2 cm厚的碎土。播种完成后,铺上一层白色透明地膜,种植行四周空白处,用土块压实,抑制杂草生长,同时为了避免杂草生长把膜顶破。

也可以夏播,在7月前后,最好不要迟于7月。因为气温及光照的对穇子的影响较大,在生长后期气温逐渐降低、光照不足等原因,导致植株长势不健壮,结实率偏低,产量相比春播的要低。

2.5 破膜、间苗、补苗与锄草

为确保出苗整齐,为种子出苗提供充足的水分,在播种后于每天早晨及时将膜上的水珠敲打入土。播种后约5~7 d,种子开始陆续出苗。当苗长到4~5 cm或2~3片真叶时,将对应的穴上方的膜剪掉,让苗子正常生长。当苗高6~8 cm或4~5片真叶时开始间苗,每穴留苗4~5棵。条播时,直接将种植行上方的膜划即可,但需将膜压实,以防开口过大,影响防草效果;每行留苗100~120株。若发现缺兜,及时补苗。

2.6 肥水管理

穇子耐旱,对水需求量不大。在整个生育期,基本不用浇水,依靠强大的根系吸附地下水,完成生长。穇子对的肥的需求也不大,在贫瘠的地方也能生长。但是为了确保产量,应根据土壤的肥力水平酌情施肥。一般情况,在整地时撒施腐熟菜籽饼肥300 kg/667m2和三元复合肥20 kg/667m2。然后中耕追肥,施农家肥300~500 kg/667m2提苗。中等以上肥力土壤不建议施肥过勤或者不施肥,肥力过剩容易造成肥害,增加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影响作物的产量及品质。

2.7 病虫草害防治

2.7.1 杂草的防控 穇子种植的主要危害是杂草,穇子种子非常小,导致其在早期生长阶段发展相对的缓慢,在光、水和营养竞争上都弱于杂草[5]。因此在苗期,间苗、补苗时应及时除去种植行的杂草。随着穇子不断生长,加上地膜的作用,基本上可以控制杂草的生长,杂草对穇子的危害也能得到有效控制。若后期发现杂草长势旺盛,应进行第二次中耕锄草。

2.7.2 病害的防治 穇子的整个生育期,病害发生较少,基本很少用药。但若当年的气候寡照多雨,则容易引起穇子叶枯病和穇瘟病的发生。穇子叶枯病害主要由交链孢和子囊菌引起,当病害发生时,植株叶片发黄,部分叶子从中间折断。叶枯病的防治可以采用农艺措施与化学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农艺措施主要有两点:(1)合理密植,过密导致环境密闭通风不畅,病害易发生;(2)挖深沟及时排水,穇子为旱粮作物忌水多。叶枯病的化学防治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托布津500~800倍液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喷雾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交替使用,每7~10 d喷一次,连续喷2~3次。穇瘟病主要是有真菌病原菌引起,危害作物的叶片、穗颈、穗等部位,危害严重,有些地区作物减产高达80%[6]。其防治主要可以通过合理密植,保证环境通透性,控制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同时结合化学防控,当病害发生时,可用40%稻瘟灵乳油4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每7~10 d喷一次,连续喷2~3次。

2.7.3 虫害的防治 穇子栽培中,害虫危害主要有飞鸟(麻雀)、三化螟和椿象等。飞鸟的防治主要通过布置防鸟网、驱鸟彩带或者鸣放爆竹驱赶。三化螟的防治可以通过农艺、物理、生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来防治。其中农艺防治包括及时移除病株,实施轮作等;物理防治包括安装性诱捕器捕杀害虫;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天敌来防治害蟲;化学防治必须抓住成虫盛发期和幼虫孵化期进行,可用20%氰戊菊酯乳油3 000倍液,或5%来福灵乳油3 000倍液,或10%天王星乳油3 000倍液喷雾。椿象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当害虫发生时可用30%噻嗪·毒死蜱乳油2 000倍液,或90%敌百虫晶体800~1 000倍稀释液喷雾,交替使用,每7~10 d喷一次,连续喷2~3次。

2.8 采收与贮存

穇子的成熟期不一致,因此需要分批采收,一般分为2次采收。当穇子主茎穗头及作物的60%穗头呈棕色或者褐色时,子实达到种用色泽时,进行第一批采收。采收时,使用剪刀或者镰刀,沿着穗颈部剪下即可。充分晒干后,脱粒,用筛子清理谷物。第一次收获后7 d左右,进行第二批采收。此次采收需将所有的穇子收割,若有部分穗头未完全成熟,可在采后放在阴凉处完成后熟。待穇子充分晒干后,进行脱粒,过筛后的子实即为商品穇子,置阴凉处保存,备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DB/OL]. http://frps.eflora.cn,2016-10-11.

[2] 王双辉,陈致印,谢 晶,等. 穇子营养成分及功能利用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2017,38(13):329-334.

[3] 池福敏,幸 塔,辜雪冬,等. 西藏察隅龙爪稷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与农药残留分析[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41(5):187-191.

[4] 吴应齐,王声淼,应国华,等. 3个不同种子来源穇子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比较与评价[J]. 浙江林业科技,2017,37(5):29-34.

[5] Atera E,Itoh K. Evaluation of ecologies and severity of Striga weed on rice in sub-Saharan Africa [J].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Journal of North America,2011,2(5):752–760.

[6] Sreenivasaprasad S,Takan J P,Mgonja M A,et al. Enhancing finger millet production and utilisation in East Africa through improved blast management and stakeholder connectivity [J]. Aspects of Applied Biology,2005(75):11–22.

推荐访问:植物学 高效 栽培技术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