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分别于浙江丽水市云河县试验基地、浙江丽水市遂昌县试验基地和浙江农林大学温室中进行。供试的11个番茄品种分别为黑珍珠番茄、樱桃番茄、绿宝石番茄、小番茄、有机樱桃番茄、花皮球番茄、巧克力番茄、紫圣果番茄、黄珍珠番茄、不喜迎红梨番茄、TOM番茄。
1.2 方法
各番茄品种选取饱满的种子浸种催芽,育苗后选择无病、健壮、长势一致的苗定植。定植密度为3.00万~4.05万株/hm2,定植规格为每畦双行植,株距25~40 cm,行距40~50 cm。适时整枝,配合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严格参照无公害蔬菜农药使用准则。调查、记录定植后各番茄品种的生长势,结果时观察番茄果实性状。番茄果实营养物质的测定参照GB 5009.3-2010[3]进行,采用ATAGO ATC-20E手持数显折光仪测定。试验数据经Excel处理后,用SPSS软件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番茄生长势的比较
生长势指植物生长发育的旺盛程度,是作物生命力的客观反映,单位时间内生长量越大,生长势越强[4,5]。株高和茎粗是作物生长势强弱的重要标志,株高越高且茎粗越大,说明生长越茂盛,生长势越好。在番茄植株定植后5 d开始测量其株高与茎粗,每隔5 d测量一次,取其平均值并记录。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巧克力番茄和花皮球番茄生长势最强,株高和茎粗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除矮生番茄品种TOM番茄外,绿宝石和有机樱桃番茄生长势最弱。
2.2 不同品种番茄开花和结果期比较
番茄开花、结果期是产品器官形成的重要时期[6],此期的生长直接影响到番茄的产量、品质及观赏性,番茄进入开花结果期越早,其观赏性越好[7]。由图3可知,大部分番茄品种在定植后20 d左右进入开花期,定植后30 d左右进入结果期;TOM番茄开花结果最早,在定植后10 d左右进入开花期,定植后20 d左右进入结果期;巧克力番茄和樱桃番茄次之,在定植后16 d左右进入开花期,定植后25 d左右进入结果期;绿宝石番茄进入开花期和结果期最迟。
2.3 各品种番茄的果实性状比较
番茄不仅口感酸甜可口,营养丰富,而且果实千姿百态、五颜六色,既可作蔬菜,又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其千姿百态的果实所提供的审美享受与其他类型的观赏蔬菜相比毫不逊色,无论在庭院绿化还是家居室内装饰上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8,9]。目前在中国各地普遍栽培,品种也越来越丰富多样,为了满足人们对其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适应农业的发展,对从国内外引进的11个品种番茄的果实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巧克力番茄和有机樱桃番茄果实红色呈椭球形且产量较高,TOM番茄和小番茄果实红色呈球形且产量较高,既有一定的观赏性,又适宜大田推广;花皮球番茄和黑珍珠番茄果实红色且有虎皮状条纹;不喜迎红梨番茄果实橙红色呈灯笼形,果型奇特、纹理特殊,适合作室内观赏。
2.4 不同番茄品种果实营养品质比较
2.4.1 不同番茄品种可溶性糖含量比较 由图4可知,参试的11个番茄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有明显的基因型差异。11个品种番茄的可溶性糖含量平均为3.101%,变幅为2.867%~4.410%;其中黑珍珠番茄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高于4.000%的还有巧克力番茄,花皮球番茄和TOM番茄的可溶性糖含量次之,分别为3.843%和3.717%,可溶性糖含量最低的是樱桃番茄。
2.4.2 不同番茄品种可滴定酸含量比较 由图5可知,11个品种番茄的可滴定酸含量差异明显,平均为0.579%,变幅为0.480%~0.725%;其中TOM番茄的可滴定酸含量最高,再依次为黄珍珠番茄、黑珍珠番茄、有机樱桃番茄、巧克力番茄,可滴定酸含量均高于0.600%;紫圣果番茄可滴定酸含量最低。
2.4.3 不同番茄品种维生素C含量比较 维生素C含量是番茄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由图6可知,11个品种番茄的维生素C含量平均为26.9 mg/100 g(FW) ,变幅为 23.96~30.42 mg/100 g(FW);其中TOM番茄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其次是黄珍珠番茄,再其次是巧克力番茄和黑珍珠番茄,维生素C含量均为28.26 mg/100 g(FW),维生素C含量最低的是花皮球番茄。
2.4.4 不同番茄品种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比较 由图7可知,11个品种番茄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平均为220.76 mg/100 g,变幅为 210.05~233.15 mg/100 g;其中巧克力番茄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绿宝石番茄次之,黄珍珠番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于220 mg/100 g的还有TOM番茄、花皮球番茄和小番茄。
3 小结与讨论
番茄的生长势,果型,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是评价番茄品质的重要指标[10,11],番茄营养品质受遗传因素、气候、土肥、栽培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提高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番茄品质育种的重要目标。
在参试的11个番茄品种中,巧克力番茄和TOM番茄综合性状较好,其中巧克力番茄果实红色呈椭球形,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开花结果期较早且产量较高,生长势在11个品种中最强,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维生素C含量仅次于TOM番茄,最适宜在浙江地区进行田间推广;TOM番茄属于观赏性矮化番茄,生育期较短,明显矮化,观赏价值较高,开花结果期在11个品种中最早,生长势强且营养品质很高,其中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在11个品种中最高,适宜作单株小盆景栽培,点缀室内环境,也适宜在农业观光园进行推广;花皮球番茄果实光泽鲜艳,橙黄间鲜红的虎皮状条纹,营养品质适中,改良后搭配适当的株型,可作观赏番茄推广;不喜迎红梨番茄产量较大,灯笼状果型,鲜艳夺目,但生长势相对较差且营养品质不佳,有一定的观赏性,改良后适宜推广;其次为樱桃番茄、小番茄、有机樱桃番茄,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其他品种相比较而言,不适宜在浙江地区栽培推广。
参考文献:
[1] HOU T Z,MOONEYHAM R E. Applied studies of plant meridian system:I. The effect of agri-wave technology on yield and quality of tomato[J]. American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1999,27(1):1-10.
[2] 张昭其,庞学群.南方水果贮藏保鲜技术[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3] GB 5009.3-2010,食品中水分的测定[S].
[4] 陈志杰,张淑莲,梁银丽,等.果实类蔬菜套袋技术效果评价[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5):850-854.
[5] 张志斌.关于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15-17.
[6] 郭世荣,李式军,程 斐,等.有机基质栽培在蔬菜无土栽培上的应用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89-96.
[7] 王玉江,翟乃军,蒋卫杰,等.日光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J].山东农业科学,2006(5):89-96.
[8] 谭增英.滴灌系统在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中的应用[J].西北园艺,2005(9):4-5.
[9] 刘祖贵,段爱旺,吴海卿,等.水肥调配施用对温室滴灌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1):10-12.
[10] 侯加林.温室番茄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
[11] 李国群,乔遂胜.丘陵区日光温室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J].中国果菜,2012(5):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