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Prezi是一种新型的演示文稿,从其诞生到现如今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演示文稿软件,并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本文主要介绍了Prezi的基本功能、优势以及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Prezi Prezi的功能及优势 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自1990年Power Point诞生,到如今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演示文稿软件,被教师、学生、培训人员和销售人员等广泛使用,据有关数据显示,每年大约有3亿个演示文稿是用Power Point制作而成的。即使Power Point被广泛应用到各种领域,但其自身也存在很多缺陷,比如它强制性地使所讲内容按照一个固定顺序进行,从而忽视了所讲内容本身的联系性与整体性。
回想初中、高中时期,正是对知识充满兴趣的阶段,但有些教师在使用Power Point制作的课件进行讲课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很多幻灯片的页面被塞满小而难以辨认的文字,又或者很多幻灯片只有简单的文字而缺少图片、动画,而幻灯片的播放方式又是逐张播放,这样学习的兴趣、效果就会大打则扣,有时甚至一节课都会在哈欠连天中度过。
为此,本文介绍一种全新的演示文稿软件—— Prezi,能够使演示效果更加炫目、直观,让课堂不再单调、枯燥。
2 Prezi的内涵与基本功能
2.1 Prezi的内涵
Prezi 是一款基于网络的演示软件,它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颠覆了演示文稿的呈现形式。它是采用用户缩放界面技术,用一张无限延伸的“画板”作为演示界面。让教师不必换页就可以通过缩放、旋转和平移等功能来实现动态效果和非线性演示。这意味着,仅用一张幻灯片,即可实现海量内容的呈现。
Prezi在使用的过程中更符合人的思维方式,而这与在教学中常用到的Power Point有着很大的区别。Power Point的呈现方式是线性的,这就限制了人的思维能力的发散和非线性观点的阐释。因此,Prezi 自2009年问世以来,便受到众多关注。同时,Prezi 的使用也十分简单,只要短短数分钟即可学会。所以,曾有人总结说,Prezi十分简单,无非是输入、缩放和布局罢了。
2.2 Prezi的基本功能
Prezi提供了大量的背景路径模板,也提供了白画板让教师自主设计路径,实现了教学思维与课堂演示的完美结合。首先,教师可在编辑界面添加课堂演示画框,如圆形、隐身方形等,并通过放大、缩小等进行编辑,添加文字、附件,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同时,通过增添子画框来演示下一级的内容,同样可以利用缩放、平移和旋转等来实现动态效果。其次,通过路径编辑器设计画框之间的路径。最后,点击Present可预览演示效果,还可以发布到Prezi网络社区完成云端存储与共享。
3 Prezi的优势及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3.1系统性、整体性强
由于Prezi采用一张无限延伸、可自由缩放的“画板”作为教学内容演示的界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像使用照相机一样拉近局部细节,也可以拉远看整体的布局,很好地兼顾了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以演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平滑放大的方式,从整个宇宙放大推进到地球的位置,生动形象。既可以纵观宇宙全貌,又可以局部细致地了解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位置。
3.2自主性大
由于Power Point是采用线性的幻灯片播放形式,因此,教学内容即使不是线性的也必须按照课前设计好的先后顺序进行,然而课堂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严格按照备课时的顺序进行往往行不通。而Prezi则可以根据课堂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比如,在对太阳系的行星进行分类比较的时候,Power Point采用线性的形式依次对类地行星、巨行星以及远日行星进行比较。就像前面提到的教学课堂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同学们如果先对巨行星或者远日行星感兴趣教师就必须先退出播放状态,定位到巨行星或远日行星再进行讲解,这样必然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Prezi则无须像Power Point那样退出播放状态就可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在这一“画板”上点击需要讲解的内容,更加的随意、自主,更能适应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
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使用鼠标滚轮缩放所要讲解的内容,尤其是在呈现课程内容整体结构和需要强调重点或引起学生关注的部分的时候。在中学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大多都是从先整体再到部分,而通常我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是如此。以宇宙中的地球为例,首先,教师先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的整体框架,即“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完整的初步认识。如果教师不想让学生看到其它框架下的具体内容(地球在不同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的原因、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的行星的原因),可以采用缩小的功能,将次级内容先“隐藏”起来;当需要对次级内容作进一步讲解时,再通过放大功能将原本看不到的内容演示出来。
3.3呈现效果绚丽
在播放的时候,Prezi可以通过缩放、旋转、平移等形式从一个内容以很自然的方式切换到另一个内容,而在这个过程中缩小的、旋转的都会还原为满屏的、“正”的,同时,文字及精度较高的图片不会因为放大、缩小的原因而变虚(尤其是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地图的使用不会由于缩小、放大而失真)。因此,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使得事物间的变化更具动态感及视觉冲击力,可以获得Power Point无法比拟的炫目的播放效果,这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同时,Prezi能很好地将图表、文字、视频和音频等各种多媒体融为一体,使课堂更加饱满生动。比如,在学习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时,所学内容离现实生活很远,单靠教师讲述就会显得很单调,给学生们展示这些行星的照片和八大行星的影片,就会更加形象,同学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3.4展现时空逻辑顺序的教学内容强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内容具有严密的线性思维或逻辑顺序,如在讲解地球所处的不同天体系统的时候,就需要按照其空间顺序进行详细阐述,传统的Power Point演示文稿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常受限于其编辑页面的篇幅,为能够详细阐述知识点信息,只能将文字框图与天体系统图片分开呈现,这自然会影响其逻辑顺序;如果把这两个内容都放到一张PPT上,同学们就只能看到各天体系统的概况而无法获得各天体系统的细节知识点。借助Prezi具有自由缩放的功能,我们可以将各天体系统分布于一条主线上,放大“画板”后再将各自的知识点信息、图片置于合适位置,并按从高到底或从低到高的级别顺序创建路径(如: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播放时自动以设计好的路径进行,但却可以在路径上任何有知识点信息处放大“画板”以显示所要讲解的内容,之后又返回到主线上来。通过zoom out纵观全局,通过zoom in获得细节,轻松完成教学任务。因此,Prezi在展现时空、并列以及层级等逻辑关系的教学内容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3.5活动参与性强
目前我国正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自主学习,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创造性思维。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课本中每一章后面都有一个与本章内容相关的问题研究,而Prezi对于这种开放性问题的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无限延伸的“画板”可以列举学生提出的无限种可能的结果,教师可以在进行讨论活动时,根据班级学生的反映、回答随时增添答案,而不必受篇幅的限制。将学生提出的多种答案呈现在“画板”上,既可以一目了然,同时也可以引发同学们进一步的思考。Prezi在问题研究这一教学环节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6播放自由
Prezi可以保存成不依赖于任何软件的压缩包,可以在任意一台电脑、ipad等主流平台上直接播放。教师无需像使用Power Point那样担心软件安装和版本兼容问题。因此,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时,就可以在Prezi上添加BBC电视台制作的《地球》系列片让学生们在课下进行观看,不仅可以提升地理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增加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
4结语
Prezi的演示过程是非线性的,在“画板”的任何位置都可以随意缩放、移动和旋转,在缩放、移动或旋转的过程中,同学们能看到所学内容的动态变化或着是整体到细节、细节到整体的转换演示过程。用Prezi制作的地理课件,因为有了全新的体验,所以课堂变得更加快乐、高效,非常值得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