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科研导论》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浅析

时间:2022-12-05 09:4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科研导论》是一门材料学院的自主学习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文章主要介绍了科研导论课程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材料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系统介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并希望通过科学实践经验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未来进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培养更多合格科研人才。

【关键词】科研导论;教学方法;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2-0085-002

【Abstract】Scientific Research Practice Course is a self-studying Course for the students of Materials College.It can cultivate innovative spirit and creativity for students.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tents and systematically describes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art of the cours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material specialty.It also hopes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through scientific practice and experience,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futur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ultivating more qualified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Key words】Scientific Research Practice;Teaching Method;Teaching Art

0 引言

材料学科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支柱,也是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可以有效带动行业发展和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涌现,各行各业对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各种新型材料在需求中也被研发出来,这就对从事材料学科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基本要求[1],特别是新型材料的研究迫切需要材料专业人员具有较好的科研素养,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精神,从而能够更好的开发和应用新型材料。为了满足社会行业的不断进步,盐城工学院材料学院对于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做出了很多有创新性的尝试,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科研素质和实践精神,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果。其中,自2014年以来开设的自主学习课程就是一项重要的措施,通过自主学习,学生提高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科研素质。其中,科研导论这门自主学习课程主要针对材料专业对于科研具有一定兴趣的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可以使得本科了解自然科学等的发展历程,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为以后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1 教学目的及课程内容

科研导论课是创新方法类课程,作为本科生自主性的实践课程,是“创新教学环节”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在传统的课程安排中,实践课程主要是为理论课程服务的,实践课程设计的目标一般是作为理论课程的补充和扩展。因此很多专业往往只重视理论课程而轻视相关的实践课程。在这样的课程导向下,学生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等内容,导致理论知识充足却不知道如何运用。基于此,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主要目的在于对全体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使学生熟悉科研过程,对科学研究的本质有初步的认识,为学生主动参与科研活动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对学生讲授文献查阅与科技论文写作、科学研究方法和程序、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分析仪器的使用等内容,使学生全面了解大学生科研的意义、方法、步骤、环节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能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分析、思考和解决科研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一般问题。

该课程在第二学年的下学期( 第4学期 )开设,共24学时属于课堂教学类课程。根据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1)科学研究概述[2],2学时,本章着重介紹自然科学体系的分类,掌握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详细讲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及科学技术研究的涵义、性质和任务。

2)科研课题的选择与确定,3学时,本章介绍选择科研课题的基本线索。重点内容包括有:(1)选题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2)科研选题的一般程序;(3)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特殊要求。

3)科学研究的方法,4学时,本章介绍科学研究的系统科学方法的原则和作用,科学抽象的一般步骤,理想模型和理想实验。

4)科学研究成果的处理,3学时,本章介绍发表论文的方法,在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一般程序;科研成果的应用与推广;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科研成果的鉴定方法。

5)科技论文的撰写,4学时,本章介绍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论文饿写作方法,包括论文的命题,论文的署名,论文的摘要,论文的前言,论文的正文,论文的结束语。

6)研究性学习科研,8学时,本章主要介绍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具体科研实例,包括近红外光吸收与上转换功能材料的课题研究示例,类石墨烯MAX纳米片的制备及应用研究等。教学上采取自主探究:要求学生以4-6人为一组,自主选择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个课题,自主设计研究方案,并汇报讨论。

2 教学方法

该课程属于创新方法类课程,很多教学内容的实施需要结合科研实际,具备科研实践经验,因此教学方法上必须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所区别,不能简单实行讲授教学,在这门课程讲授中,课程教学以课堂教学、课外作业、课程设计、综合讨论、网络以及授课教师的科研项目经验讲授等共同实施,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学的内容。

课程将按照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方式,注重知识性、哲理性和实用性,由浅入深地使本科生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初步掌握科研方法的实践与思维技巧,为其本科阶段参加课题研究、撰写较高水平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做好本科论文(或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深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将有机结合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设计分组讨论、互查汇报、网络课堂等多种自主学习方式,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时跟踪、辅导和考核,充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的案例教学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取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学术造诣高、科研成绩突出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授担任案例教学,结合自身的科研经验进行讲授。按照教学设计,整个课程的案例主要包括:(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制备及研究进展和应用。系统介绍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发展进程,并介绍其文献调研的方法,讲解科研课题的确定以及项目申请书的撰写,传授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方法以及科研成果的分析总结,进而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和最后论文的发表程序。(2)二维MAX纳米片的制备,介绍了二维MAX纳米片的概念和实现MAX型化合物的剥离方法。通过这些案例的讲授,学生可以系统了解科研的过程,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以后自己从事科研活动奠定基础。

除了案例教学外,整个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还有最后的自主课程考核。通过系统学习前面的内容以后,在课程考核阶段会将学生分组,3-4人一组,各组自主选择课题,然后自主进行相关文献调研,汇总各课题近期研究进展,撰写汇报文件进行课堂汇报。通过这一考核活动的实施,学生会在实践过程中运用前面学到的科研技能,有助于強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强化了动手能力。

3 教学效果

经过24学时的教学以后,教师详细讲解教学内容,分享科研经验,学生自主学习,分组实践探讨,本课程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在结课后,学生对本课程评价很高,认为本课程非常重要,在课堂上学到了很多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他们后期科研活动的开展及毕业设计奠定了基础。

教师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也深刻认识到教学科研的互补作用,教学为主,科研为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只有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才能更好的传授学生知识。而只有持续进行科学研究,才能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为学生答疑解惑,从而更好的实现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符合国家和学校的中青年教师的培养目标,实现职称的获得,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为未来科研导论这门课程的持续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在考核环节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最后的分组课题讨论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发挥作用,应用自己的学习所得,主动思考,利用网络信息检索系统查阅文献并筛选信息,在最后的课堂汇报过程中,每个组的汇报内容详细具体,很好的展现了课题的科研前沿工作,具备了不错的科研素养。可以说,自主学习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也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理论实践相结合,注重自主学习,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很积极的推进作用。

4 结语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科学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文献查询和筛选技能,了解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有关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科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很多都进入了教师的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在实际中运用学习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艾延龄,章梦琴.材料物理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界,2017(09):74-79.

[2]杨军,石海洋.浅谈《科研导论课》教学内容创新及实践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74-75.

[3]杨巧文,王启宝.科研导论课程教学体会[J].广东化工, 2016,43(2):138-141.

[4]施庆乐,许剑光,韩朋德,诸华军.自主学习课程《科研导论》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视界,2015,22:129-129.

[5]杨小平.科研导论课教学改革的探讨,教育教学论坛, 2014,27:30-31.

[6]张伟刚.科研方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推荐访问:教学方法 导论 浅析 科研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