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学者的风范,魏荣爵

时间:2022-12-05 16:25:07 来源:网友投稿

12月25日,是朱光亚诞辰90周年的日子。提到朱光亚人们会想到他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是美国密执安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的研究生,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与物理有关。可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朱光亚的启蒙老师——魏荣爵。

1941年,朱光亚在重庆南开中学毕业,他也同样陷入择校的现实困扰中。他回忆起在南开中学一年半的学习时间,受益于数学、物理、化学老师的教育、培养,令他已然对自然科学有了美好的憧憬,而老师魏荣爵讲授的物理学,更使他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朱光亚曾在自己的回忆文章里提到,当年正是在老师魏荣爵的影响下,才报考了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物理系。

这个老师有意思

魏荣爵是我国著名的声学家,他在南京大学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声学专业,建立了南京大学的消声实验室和混响实验室。他最早提出用语噪声法测量汉语平均谱,研究了混响及噪声对汉语语言通信的影响。他所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理论和实验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水槽中各类型孤子的特性以及孤子、分岔和混沌状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国声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依照魏荣爵所得成就,来想象这位科学大师的形象时,难免会觉得他是一位“上纲上线”“不苟言笑”的老学究。但是真实世界里,他育人处事的方式却显得有些“不羁”,有时想让你为他拍手赞绝。

1941年,魏荣爵在南开中学任教。南开中学四十一班,有一个名叫谢邦敏的学生,他偏科严重,文学天赋极佳,但数理化成绩很差。

当时南开中学的校规规定若主科有一门课程不及格,补考后仍未及格者不予毕业。谢邦敏在参加毕业考试考物理的时候,不仅交了白卷,还即兴在卷上填了一首词:

“晓号悠扬枕上闻,余魂迷入考场门。平时放荡几折齿,几度迷茫欲断魂。题未算,意已昏,下周再把电、磁温。今朝纵是交白卷,柳耆原非理组人。”

可魏老师的举动却被后人传为佳话。他在批改谢邦敏的试卷时,也在卷上赋诗一首:

“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

随后,谢邦敏得以顺利毕业,此后考入西南联大法律专业,1949年后担任北京第一刑庭庭长。

魏荣爵常说:“‘好学生’没有统一标准。考试并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绝对标准,课业授受也不是衡量一个老师的绝对标准,人的本身才是目的、是尺度、是根本,其他的一切都是从属的、次要的。”

同时,魏荣爵也特别尊重学生的兴趣,爱才护才,因人施教,从不强求他们做其不愿从事的工作。

有回忆文章写到,魏荣爵刚回国时,找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来到南京大学,从事声学研究,其中一个年轻人名叫蔡建华。过了一段时间,蔡建华开始对理论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对声学则兴趣日减,后来他就向魏荣爵提出想离开声学研究组,到理论组做理论物理研究。魏荣爵不但没有阻拦,还给了蔡建华很多学术上的帮助。多年后,蔡建华也成了国内知名的物理学家。

魏荣爵在南京大学讲授过电磁学、核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统计物理、声学等多门课程,凡听过他课程的教师和学生,对他严密而深入浅出的论述无不敬佩。他常常跟学生说,不要只看眼前的专业,要扩大视野和拓宽知识面,在学习外国的先进知识的同时,还要不忘赶超外国的先进水平。有些青年教师认为教学工作会影响自己的业务提高,魏荣爵诚恳地对他们说:“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是相辅相成的,要处理好这个关系。费米是物理学一代大师,他把讲课看作是整理思路、锐化智慧、启发新的概念的办法,看作是教学和科研的统一,所以他总是认真对待,效果也特别好。”

1993年10月的南京大学校报上,刊载着魏荣爵写给学生的一封信:“旧日我有写日记的习惯,可每本日记都被造反派拿去审阅,曲解,更多的则不知去向。从那时起,我就无意再找麻烦。可漪华(魏荣爵的女儿魏漪华)却从下乡教小学、回宁上晓庄、上南大及后来工作、出国至今,从未间断……漪华还找出她上小学时我给她写的一段鼓励的话,我感到非常惭愧,往者已矣,来者之追。对自己说过的话,可谓自食其言。于是特请校刊发表此文及我当年的原稿,希望年轻的同学们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文革’使我中断的事,我将再继续下去。这次我又给漪华写了四个字‘贵在坚持’,写日记如此,做学问更应如此。”

票友一枚

1933年,魏荣爵考入金陵大学物理系,在校期间他写了大量的戏剧评论,署名“吉韵”。京剧名家马连良来南京演出,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京剧的一个专业名词。魏荣爵在看过采访后,写了一篇关于这个专业名词的评论,文中指出马连良对这个名词的解释有错误之处。

评论寄到报社后,编辑也对作者“吉韵”的独到见解深表钦佩,决定登门拜访。魏荣爵开门时,编辑见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便问:“令尊在家否?”等编辑弄清原委,才得知原来眼前这位小伙子便是大名鼎鼎的“吉韵”先生。

魏荣爵不仅擅写戏剧评论,他还是一位票友。学生有时候哄他唱京剧,他唱的有板有眼。据说,魏荣爵的父亲魏肇文喜欢京剧,与名家谭鑫培交好,当年魏荣爵曾向谭先生学过几出戏。魏荣爵迷上唱戏,而他的哥哥魏福孙胡琴拉得好。20世纪30年代,北京票房十分红火,票友中少不了他们兄弟俩的身影。哥哥拉琴,弟弟登台亮相,常常博得满堂彩。后来,魏家一家南迁,兄弟俩在上海也时常邀集一些票友来家唱、念、做、打,切磋京剧技艺。魏荣爵还曾拜在梅兰芳同科的梁喜芳门下学武生,《白水滩》《魔天岭》《黄鹤楼》《击鼓骂曹》一直是他的保留剧目,当时他经常在西藏路宁波同乡会演出,成为上海滩文武双全、不可多得的知名小票友。

1993年,魏荣爵参加北京国际京剧票友电视大赛,年近八旬的他神清气朗、声音洪亮、风采昭然,最后获得荣誉奖。

推荐访问:风范 学者 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