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我国陆域地球物理系列图研究进展与展望

时间:2022-12-05 18:55: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地球物理图件是地质调查基础图件,也是认识地质构造特征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介绍了我国陆域地球物理编图概况,总结了编图的重要成果及成果在实际地质工作中的转化应用,并对未来的编图计划提出建议。

关键词:地球物理 系列图 成果 转化应用 建议

中图分类号:P318 文献标识码:A

1 基本情况

我国地球物理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80年代中期,地球物理测量以中低精度为主,自80年代末期,尤其是地质大调查以来,围绕重点成矿区带,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地开展了地球物理调查工作,大幅提高了地球物理调查程度。基于海量地球物理数据,编制了中国陆域、大区以及标准图幅1∶25万~1∶500万航磁系列图(图件内容主要有航磁基础图、数据处理图、地质构造推断解释图和磁性铁矿资源潜力预测图等)、重力系列图(图件内容主要有布格重力异常图、剩余重力异常图、重力推断盆地及前新生代地层分布图)、航空放射性总计数率阴影图。

系列图的编制,系统清理了全国几十年来积累的地球物理(磁、重、放)资料、数据与科研成果资料,集成了全国不同层次的磁力、重力、放射性系列图;展示了我国陆域深部及浅部磁场信息、航磁反映的磁性基底深度及盖层厚度、断裂、岩浆岩、区域构造单元、基底岩相等分布特征;预测了我国磁性铁矿的资源潜力,包括位置、规模及其主要特点;圈定了中新生代沉积盆地范围及主要密度界面深度,圈定了老地层的分布范围。该成果为社会公众提供了一批公益性国土资源信息,为区域地质调查、能源及矿产调查、资源潜力评价、环境保护、基础测绘和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了一批多样化的区域地球物理调查图文资料。

2 地球物理系列图研究成果

2.1不同层次航磁系列图,从不同角度刻划了磁场特征

中国陆域航磁系列图(1∶500万),实际覆盖面积达979.6万km2,采用的网格间距为5km×5km,编图基准面高度为离地1000m。图件内容由航磁ΔT等值线平面图、化极等值线平面图、化极垂向一阶导数等值线平面图、化极上延20km等值线平面图和化极上延50km等值线平面图等5种图件构成,基本满足了常规研究工作所需图件类型。中国陆域航磁系列图(1∶250万)在原1∶500万中国陆域航磁系列图编图数据的基础上,增加了近10年以来完成的75个测区的412万km2的高精度中、大比例尺航磁资料,编图采用的航磁数据密度为1km×1km,主要特点为:第一,网格距小、信息更丰富,增大网格距相当于进行低通滤波,因此中国航磁系列图(1∶250万)保留了更多的信息;第二,编图范围扩大,补充了部分近海海域磁测资料;第三,增加了地名等地理信息,以方便读者使用。

中国东北等6大区的航磁系列图(1∶150万),满足了大区地调中心对地质调查的规划管理工作和基础地质背景与成矿环境研究工作。公开出版的148幅1∶25万航磁系列图展示了1∶25万标准图幅航磁整体面貌,配合1∶25万地质填图工作,为区域地质特征、构造分析、成矿规律研究等提供了重要信息。

2.2利用新资料编制的重力系列图,全面展示了我国重力场特征

重力系列图编图包括全国陆域1∶500万~1∶25万布格重力异常图、剩余重力异常图,1∶500万重力推断中新生代地层及隐伏盆地分布图等。全国陆域重力系列编图成果全面应用了最新的重力測量成果,保留了不同观测比例尺重力异常信息,是迄今第一个高信息密度的全国重力图件。推断中新生代地层及隐伏盆地分布图共划分和圈定沉积盆地或局部沉积凹陷合计866个,前新生代隐伏半隐伏地层1142处(其中变质基底岩系380处)。

2.3基于实测航放数据编制的航放系列图,填补了全国航放编图空白

根据六十年来可利用的航放总计数率数据编制全国航放总计数率阴影图,采用最小曲率法进行网格化,网格化间距2000m×2000m。该图展示了我国陆域总体放射性强度分布情况,可划分出5个放射性高场带。其中中新生代构造岩浆岩表现放射性高场带,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的构造岩浆岩带及南岭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晚古生代构造岩浆高场带,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如天山—北山、阿拉善北缘等地。早古生代断裂岩浆岩带高场带,主要分布于北祁连~北准阳构造岩浆岩带一带。前寒武纪构造岩浆岩带高场带,主要有鞍山~连山关~八河川断裂岩浆岩带、隆化~丰宁深断裂带及泰山断裂带等。富铀碳硅泥岩层位控制的高场,主要位于杨子准地台震旦—寒武系和秦岭褶皱系奥陶~志留系等分布区。

2.4基于航磁为主的推断解释图件,展现了我国陆域构造特征

中国陆域磁性基底深度图(1∶250万)主要反映了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和侵入岩的顶面埋藏深度,亦即沉积层的厚度。图中圈定了拗陷的分布范围和深度,并指出了沉积层(古生界和中新生界)的赋存现状,这为油气前景评价提供了依据。我国沉积层包括两套地层,一套是中新生代地层,另一套是古生代地层,沉积盖层厚度总体上呈东薄西厚的特征。

中国陆域断裂及岩浆岩分布图(1∶250万)不但反映出已知岩浆岩分布区,而且包含了隐伏岩浆岩部分,使我国的岩浆岩分布图更具完整性。共圈定出隐伏岩浆岩3401处,扩大岩浆岩范围的463处。其中超基性岩体203处,扩大已知范围的岩体82处;基性岩体382处,扩大已知岩体范围的22处;中酸性岩体2232处,扩大已知岩体范围的228处;火山岩494处,扩大已知岩体范围的131处。岩性以中酸性岩为主,基性-超基性岩次之。建立了我国的断裂构造格架,按照断裂带的展布规律、走向及其活动方式的差异,将陆域断裂划分为四个断裂系统,25个断裂系。共划分出断裂构造499条。其中一级深断裂44条,二级区域性大断裂46条,三级基底断裂409条。新发现断裂构造182条,其中深大断裂19条、区域性大断裂18条和基底断裂145条。

中国陆域区域构造图划分了构造单元,重新厘定了一些构造单元的边界。以航磁资料为基础划分一级构造单元8个,二级构造单元32个,三级构造单元85个,四级构造单元332个,同时在盆地和沉积拗陷区内使用了等深度线并标注了深度值,以示盖层沉积厚度或变质基底埋藏深度的变化情况。对我国一些重要构造单元如华北陆块区的北界和西界、扬子陆块区的西北界和东南界、昌都地块和羌塘地块、松潘-甘孜地块、塔里木陆块区等界线提出了新划法。确定了沉积盆地的分布范围和沉积盖层(古生界和中新生界)的厚度,新确定出一些沉积坳陷区。对西藏地区的构造格局和沉积盖层的赋存状况和厚度提出了新的看法。

以磁测资料为主预测了中国磁性铁矿资源量的磁性铁矿资源潜力预测图(1∶500万), 预测全国磁性铁矿资源量约2067亿t,划分出磁性铁矿预测区1283个,其中沉积变质型铁矿预测区354个、岩浆岩型铁矿预测区98个、海相火山岩型铁矿预测区91个、陆相火山岩型铁矿预测区15个、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预测区689个以及其他类型铁矿预测区36个。

3 成果转化与应用

地球物理系列图成果已被国家部委、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中石化总公司、中石油总公司、地调局油气中心等单位广泛使用,被用于规划决策、地学研究、油气勘探和选区评价等,通过实际使用,获得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并出具多份使用效益证明(地调局基础部、天津地调中心、武汉地调中心、西安地调中心、成都地调中心、沈阳地调中心、大港油田、胜利油田、江汉油田、江苏油田、渤海油气公司等)。

3.1支撑了地质调查和能源矿产找矿新发现、新突破

第一,全国90%以上的磁铁矿是根据磁异常发现的,约有80%以上的隐伏磁铁矿是通过航磁发现或扩大规模的。地质大调查期间,通过航磁调查及异常查证,新发现了一批找矿線索,为后续矿产调查评价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如阿吾拉勒、西昆仑、阿尔金等铁矿基地的确立,大台沟、济宁、泥河、司马长、新蔡、呼延庆山、赵北-温宁堡等隐伏矿床的发现,大冶铁矿、弓长岭铁矿、石碌铁矿等老矿山深部及其外围的找矿突破。

第二,利用航磁对东北油气盆地“摸边探底”,将航空磁测资料与地面重力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解释研究,为地面地震勘探提供靶区,为大庆油田“长垣构造”的发现做出了重要贡献;首次圈出渤海坳陷,在华北圈出大沽、大港、羊三木构造,对渤海、胜利、大港油田的发现起了决定性作用;利用航磁资料推断了中国陆域含油气盆地及沉积盖层厚度;利用1∶5万航磁资料,在渤海盆地确定的含油气远景带中发现了7个油气田;在下辽河确定的4、5号构造、苏北盆地确定的46 号构造、大港油田火山岩披覆构造上均钻到了工业油流;近年来,利用航磁及重力等资料推断了羌塘盆地的油气资源前景,松辽外围西部突泉盆地、扎鲁特盆地、乌兰盖盆地和松辽盆地西缘南段火山岩覆盖区隐伏盆地的构造格架与基底隆坳特征、双低阻层所反映的早中生代和晚古生界两套重要生烃层系(在突泉盆地得到钻探验证)等。

第三,航空放射性直接发现铀矿床53个,占全国铀矿床总数的16%。

3.2推进了基础地质研究新认识

根据系列图应用研究成果,对一些重要地质现象提出新认识,如:华北陆块区北界及西界问题、对扬子陆块西北界和东南界给出了新的划分方案、探讨了华北陆块与塔里木陆块的关系、对郯城-庐江断裂和阿尔金断裂的延伸提出新看法、对藏东构造格局提出了新认识、对钦杭结合带提出新认识等。

3.3加强了地球物理信息社会化服务程度

地球物理系列图真实地反映了我国磁、重、放的基本面貌,基本能满足使用者的不同研究需求。部分系列图件的公开出版,有力地推动了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水平,使地球物理资料转变为可供社会广泛使用的地质资料,以加强公益性地质资料的提供和服务。系列图成果获地调局相关部门、六大区地调中心等单位的高度评价,已出具多份应用证明。论文观点被广泛引用。不完全统计,项目核心论文对我国青藏地区构造格局认识、对我国磁性基底深度特征的探讨、对西藏羌塘盆地的构造面貌等科学认识、科学观点,SCI它引11次,它引次数达136次。专著、会议论文中的科学观点更是被广泛引用。

3.4发挥了地球物理信息在勘查规划部署中重要作用

系列图从不同层次全面反映了当前全国磁力、重力、放射性工作程度及其研究成果,内容丰富、真实可靠,对“十三五”地球物理工作部署的重点涉及重要成矿区带矿产勘查,整装勘查区地质构造、成矿规律、找矿方向和工作部署等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4 结论与建议

我国陆域不同比例尺的地球物理系列编图,从不同层次全面反映了当前全国地球物理工作程度及其研究成果,内容丰富、真实可靠,支撑了地质调查和能源矿产找矿新发现、新突破,推进了基础地质研究新认识,加强了地球物理信息社会化服务程度、发挥了地球物理信息在勘查规划部署中重要作用。

我国的一些山间盆地油气勘探程度低,油气前景不明,但这些盆地大部分已完成1拗5万高精度地球物理测量,建议对这些重、磁资料进行二次开发,可快速查明盆地范围、沉积层厚度、断裂和岩浆岩发育情况、构造面貌等,为近一步开展油气勘探提供先机。

我国1∶25万重点成矿区(带)航磁系列图的编制完成,结合1∶25万地质填图工作,对加快区域金属成矿带矿产调查,发现中、大型矿床能起到重要作用。但目前在我国范围内仅完成148幅图件,不能满足全国性的找矿需要,因此,建议在符合编制1∶25万航磁系列图的地区继续完成编图工作。

针对地质工作不同需求编制的我国陆域地球物理系列图已陆续完成,目前我国海域的地质地球物理图件的编制和出版工作也在逐步推进,但对于海陆连片编图工作目前尚未开展,建议开展1∶100万我国海陆地球物理连片编图及地质构造综合解释研究。

本次对我国陆域沉积盆地、沉积拗陷区的构造面貌、坳陷(凹陷)和隆起(凸起)分布特征等做了研究并取得了成果,建议设立专题,从综合研究入手,评价我国沉积盆地含油气性、保存条件(或基底稳定性)等,筛选含油气有利地区,为今后寻找油气提供勘探新区。

参考文献:

[1] X iong Sheng- Qing, Tong Jing, Ding Y an- Y un ,etc. Aeromagnetic data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continental China: A review[J].Applied Geophysics,2016,13(2):227-236.

[2]熊盛青.发展中中国航空物探技术有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地质,2009,36(6):1366- 1373.

[3]张明华,程顺有,赵炳坤,等.青藏高原构造结构特点:新重力异常成果的启示[J].地球物理学报,2013,56(4):1369- 1377.

[4]Zhang Ming- Hua, He Hao, Wang Cheng- X i. T he launch of a large regional gravity information system in China[J].Applied Geophysics,2011,8(2):170- 175.

[5]张明华,乔计花,雷受旻,等.中国海陆及领域布格重力异常编图研究[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30(3):1085- 1091.

[6]范正国,方迎尧,王懋基,等.航空物探技术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7,31(6):504- 509.

[7]万建华,熊盛青,范正国,等.全国航空物探工作现状及未来工作重点浅析[J].中国矿业,2011(20):151- 166.

推荐访问:研究进展 展望 我国 地球物理 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