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缺失剖析及其应对策略

时间:2022-12-05 19:40:06 来源:网友投稿

2014年9月至10月,笔者在学校对初中学生物理实验创新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八、九年级学生,人数共450余人次。调查内容包括:创新能力对个人和国家发展意义的了解、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小发明、小创造等。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创新能力对国家、个人发展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上普遍存在学生创新思维不够、创新意识不足等现象,学生问题意识及创新能力严重缺失。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缺失原因的剖析

1。1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落后,不重视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例如九年级物理“机械效率”这一节的教学,课标要求学生从“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认识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概念,比较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值大小及减小额外功的方法,最后形成机械效率的概念。但是,不少物理教师课堂教学理念落后,认为机械效率这个概念太简单了,为了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多讲一些机械效率相关习题,没有进行实验教学,没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这个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验中体验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事实上在这个实验活动中,学生会生成许多问题:为什么用不同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体的重力设计成相同?为什么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体的重力又设计成不同?为什么要组装不同的滑轮组?当提升相同重物时,是什么原因使测出的滑轮组的总功不同?当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为什么测出的滑轮组的总功不同?哪些功对人们有用?哪些功对人们没有用?没有用的功,我们如何去减小?推而广之,对于用不同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又如何比较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值的大小?这些问题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也只有在学生的动手实验中才能完成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机械效率概念引入的实际意义。

1。2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陈旧,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不够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通常在课前备课时就实验内容围绕教学目标事先预设程序性问题,教师进行实验教学的目的仅仅是让学生在程序性的问题引导下认识到某些物理现象的存在,或让学生尽快能揭示出现象中的物理内涵,以完成教学任务。此时的实验教学完全是教师为达到知识教学目的的附庸,泯灭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功能。教师在实验教学的课堂上既没有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实验、观察、讨论,也没有鼓励学生质疑。实际上,在物理实验的活动中学生会生成许多在教师课前预设之外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对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更深层次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内涵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留给学生足够自主实验探索和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动手实验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提出一些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大胆质疑。

[HJ1。45mm]

1。3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功能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功能认识不足,再加上学生实验教学课堂教学组织难度较大,对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教师通常在课堂上省去实验教学环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直接在黑板上讲实验,或用多媒体的实验教学视频代替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对于必须开设的学生实验,通常在教室中讲过相关实验后再将学生带入物理实验室,让学生在无序、自由、混乱中“玩”成相关实验,补充完成相关实验教学资料。

这样的实验教学,无从谈起发挥实验教学在物理研究方面的功能,也不可能发挥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问题意识、动手能力方面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终身发展所应有的素质没有得到发展,这严重违背了新课程理念,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的发展都是无益的。

1。4教师充分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技巧、方法和经验欠缺

部分教师对围绕实验教学所设计的问题难易度把握不准,过易的知识缺乏探索性,学生无需思考、探究就能回答,过难的问题常使学生望而却步,让学生感觉高深莫测,丧失学习的信心,或者是不切实际拔高教学要求,使学生开展实验活动所需的知识、能力与教学的要求不相适应。这样的物理实验课堂无法使学生生成问题,更谈上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一定要掌握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教师实验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用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问题探究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验方法、实验设计、实验步骤等环节教师要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培养学生求异求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对于那些高水平的生成性问题,教师要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表扬,对那些较低水平,甚至没有价值的问题,尤其需要鼓励,切忌讥笑、讽刺、挖苦,以免给学生造成心理障碍。在教学活动中也要建立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1。5学生缺乏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

通过调查,许多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物理现象,常提不出一个有价值且可探究的实验问题,这反映学生缺乏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欠缺的事实。

1。6部分学生对教师开展实验活动的功能认识不够

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开展的学生实验活动是让自己有一个玩乐的机会,实验器材只不过是充当玩乐的道具,没有正确理解实验活动的意义。由于认识的不足,使这部分学生没有在实验中提高或获得应有的能力,更谈不上在课堂教学之余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或者从事探究性学习活动。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策略

2。1切实转变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调查发现,目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仍然呈现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控制为目的的教学特征,这与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理念、学生学习特征是不相符的,成为阻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根源之一。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提升,首先要从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思维方式和教学行为习惯等入手,创建有利于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

当今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倡导郭思乐教授的“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教师教学方式朝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学生学、为学习服务等方向转变。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开展实验教学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沟通交流、展现自我、自主教育、建构知识的平台,以生动、活泼、多样的教学形式,引领全体学生达到“基础知识应用、实践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的三位一体要求。同时,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习朝着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向转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水平。

2。2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物理思维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部规律及物理事物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和能动的反映。物理思维是物理智力活动的核心,学习和研究物理离不开思维。要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提供充满思维的教育,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教师融洽相处,在充满挑战的思维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持久的情感上的满足、持续的学习动力,走向成功。

学生对实验的创新能力是学生物理实验能力体现的最高境界,培养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结果具有新奇性、独创性、目的性和价值性的思维活动,它具有新颖性、灵活性和综合性特点,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是它的两种方式,其中发散思维是重点。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重点通过发散思维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力。通过以要解决的物理问题为中心,让学生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朝多方向推测、想象,通过知识、方法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的可能答案、设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如在物理测量性实验中,测铁块的密度、单只电表测定值电阻阻值、单只电表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实验原理、器材选择、方案设计、数据记录和处理、误差分析等多角度寻找测量方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发散思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无论在思路的选择上、在思维的方法上,或者在思维的逻辑上,显示其独特性、首创性、开拓性,这无疑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加强科学探究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式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物理实验科学探究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重在猜想假设、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操作三个环节上。在科学探究的猜想与假设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一定的经验和事实,或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进行理性的思考,利用发散思维对未知的现象及其规律作出科学预见,重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在设计探究实验方案阶段,教师要让学生参与方案设计的全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水平,通过适当点拨,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多角度主动建构、主动思维,让每个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操作程序和操作技巧,完成探究方案,从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实验操作阶段,学生将经历实验器材的操作、实验故障的分析、数据的记录等过程,尤其在实验故障分析时,教师应鼓励学生产生求异思维、求变行动,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推荐访问:创新能力 缺失 剖析 物理实验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