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时间:2022-12-06 13:00:07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糖尿病足临床症状和诊断标准的患者22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情况发生。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药方剂;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7.0.02

Efficacy and safety of combin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

MI Hai-hua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people"s Hospital of Wuyi County,Hebei Hengshui 053400,China)

糖尿病足又被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以下肢出现慢性、进行性末梢缺血为主要症状,同时,还伴有足部麻木和溃烂等[1]。糖尿病足主要是因机体代谢长期紊乱、高蛋白、高血糖等多种原因相互作用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动脉粥样硬化、基底膜增厚从而导致微循环障碍。在临床上,患者的致残率和截肢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近年来,临床上以保守疗法为主,采取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并不佳。基于中药对症施治的原则,本研究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糖尿病足临床症状和诊断标准的患者22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12例。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肾功能障碍患者和精神病等不符合标准的患者。对照组男65例,女48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7.3±4.7)岁;糖尿病史1~24年,平均病史(13.5±2.6)年;平均空腹血糖(10.7±3.2)mmol/L。观察组男63例,女49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57.4±4.9)岁;糖尿病史1~25年,平均病史(13.6±2.8)年;平均空腹血糖(10.8±3.3)mmol/L。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降血糖、抗感染和改善微循环治疗,并给予个性化的饮食方案,遵循少量优质蛋白,低盐低脂的饮食原则。对照组给予西药,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进行降血糖治疗,合理选择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并给予降脂、扩血管、活血化瘀和清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方剂治疗,方剂组成:黄芪35 g,生地黄、玄参各28 g,川芎、白芍各25 g,红花、桂枝各20 g,当归、地龙各18 g,水蛭、连翘、姜黄各16 g,麻黄10 g,三七粉5 g。水煎服,2次/d,早晚各一次。外洗方:乳香、没药各28 g,

甘草、五灵脂各18 g,黄连、黄柏各12 g,红花、当归各10 g,桂枝8 g。将上述中药中加入1500 mL水煎至800 mL即可,温度在40℃左右时泡脚。1剂/d,

2次/d。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的临床病症消失,麻木、溃烂消失;有效:患者的临床病症缓解,溃烂面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病症无好转。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不良情况发生。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n(%)]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

观察组11364(56.64)45(39.82)4(3.54)96.46*

对照组11242(37.50)43(38.29)27(24.11)75.89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经过治疗,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比较(x±s)

组别n时间纤维蛋白原

(g/L)全血粘度(mPa·s)血小板聚集率(%)

观察组113治疗前3.56±0.837.82±1.6386.32.±8.10

治疗后2.87±0.61*5.57±1.38*73.48±7.64*

对照组112治疗前3.56±0.837.78±1.5886.38±8.09

治疗后3.37±0.747.61±1.4983.85±7.87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病率和致残率较高的并发症,在临床中以发生足溃疡为主,主要危及患者的皮肤、骨与关节的各层组织。多数患者因为周围神经病变,保护性感觉缺失,导致足部出现溃疡。糖尿病足患者出现足溃疡的几率约占糖尿病患者的25%。大概有50%的糖尿病患者截肢是由于糖尿病足的下肢缺血[3]。糖尿病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下肢血管易出现硬化、弹性下降,加快血栓的形成,阻塞下肢血管,累及局部神经,进而引起糖尿病足的发生。糖尿病足在中医上属于“筋疽”、“脱疽”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患者下肢中小血管和微循环发生障碍,周围神经病变,并发感染而引起疾病[4]。

糖尿病足在临床上呈现出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等特点,单纯的西药治疗并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本研究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有效发挥了中药对症施治的原则,针对患者不同的病症对药物进行加减,使药效发挥到极致,起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作用[5]。方剂配伍能够有效发挥红花、三七活血化瘀,黄芪益气托毒,当归、川芎等养血补血,姜黄、玄参养阴清热,麻黄散阴疽、消癥结,水蛭、地龙、桂枝通经络,连翘清热解毒的功效[6]。相关研究还指出,黄芪能够使血糖、微循环得到改善,使血黏度降低、血流量增加;川芎、当归能使血黏度降低,抗血小板聚集。外洗方中有活血化瘀的红花、五灵脂,清利湿热的黄柏、黄连,补血活血的当归。

本研究给予糖尿病足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综上所述,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松岩.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伟残医学,2014,22(1):130-131.

[2]许华颖.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病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1(1):38-39.

[3]龙云英.糖尿病足的中西医结合诊治[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2(2):101.

[4]兰 浩.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1):64-65.

[5]许国峰,唐立伟,任佳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5):2798-2799.

[6]杨洁怡,耿海玉.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54-55.

本文编辑:李淑雁

推荐访问:疗效 中西医结合 安全性 评估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