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问题研究

时间:2022-12-06 20:3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公共管理面临着公共问题凸显化、公共事件高危化、公共服务职业化的严峻挑战。本文着重阐述:1.对公共管理人才素质培养的必要性。2.我国公共管理人才的现状。3.从五个方面提出本文的观点:(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人才综合素质观;(2)建立公共事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大框架;(3)建设一支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4)大力提高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公共管理能力;(5)完善自我教育机制,培养公共管理人才再学习能力。

[摘要]公共管理 专业人才 素质培养

所谓公共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凭借公共权力,为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公共事业,即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或对关系到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由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构成,并以准公共产品为主的产品生产和提供调节和控制的过程。

一、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1.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加速建立和完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公共管理体系,实现社会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需要造就千百万高素质、高水平的公共管理人才,如果公共管理人才素质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就不可能把我们的家园建设成为一个个文明有序的小社区,更不可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将成为空中楼阁,纸上谈兵!

2.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的必然要求

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为人们所重视仅有几十年的历史。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解决愈演愈烈的各类社会问题,日益重视公共管理的研究和发展,使之不断加温,越来越热起来。如今,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共管理硕士(MPA)与工商管理硕士和法律硕士,已被人们并称为文科类高级职业教育的三大支柱。为了加速培养我国社会迫切需要的高素质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于1999年5月决定在我国开展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第一批获准开展该专业教育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24所名校。被誉为“中国MPA之父”的中山大学教授夏书章先生认为,中国引进MPA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个学位制度的问题,而是前20年我们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企业管理问题首当其冲。只有当经济改革达到一定深度,触及政治改革的时候,公共管理的问题才日益突出并受到重视。

二、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现状

1.公共管理的多样性

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这二十多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在整体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较明显的不平衡现象,我们既有许多世界先进水平的事务,出现了许多新兴的行业和事业,也有不少原始、落后的东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在我国目前这种不平衡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如果试图采用一种统一的管理方法或管理模式是不现实的。我国的公共管理将长期处于多种管理方式并存、多种管理理论并用的局面,要承认差异,更要注重效果。这是对我国公共管理的一个基本认识。

2.公共管理由“行政指令”职能向“管理服务”职能转变

多年来,我国形成了一套动员型层级制,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传递不能说没取得成果,但其刻板僵化、形式单调、强调过程的特点也是非常明显。当今,我国正处于一个历史性变革时期,正如胡总书记指出的,经过30年的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综合水平已经有了翻天覆的变化,经济的大变革要求政治体制也要做相应的调整,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积极推进公共部门的“行政指令”职能向“管理服务”职能转变,并将市场经济机制引入传统的公共部门的服务机构。

3.公共管理需要一批可随时在不同职位和部门之间进行流动的专业管理人才

这些人才是具有管理技能的优秀公务员,一方面要以此来提高公共部门的整体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组织变得越来越富有弹性,使得重新调整人员安排或解雇将不再那么困难,使管理人才的定位从传统的强调政务型、领导型的公共管理人才向注重技术性、专业性的公共管理人才转变。

为了顺应伟大时代的召唤,为了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培养迫在眉睫。

三、提高我国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培养的途径

公共管理专业是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公共组织管理的需求而设置的管理专业,是对管理人才培养的一次结构性调整。随着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公共管理以其独特的社会管理职能逐渐从社会体系中分离出来,标志着原有的社会管理机制的打破、新的管理格局的形成。公共事业的宗旨决定了其运行机制、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及管理手段的特殊性,因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要广泛吸收现代管理人才培养的研究和实践成果,适应社会对管理类人才的总体要求;又要从公共组织的社会功能和管理的特点出发,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实现人才培养的途径,推动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培养模式是社会需要、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反映,是教育观念、人才观念在人才培养过程的渗透和综合体现。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应达到自我塑造与社会需要、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教育过程与教育氛围的协调一致。因此,为实现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培养人才综合素质观

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就是要确立21世纪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应从专才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模式转变,即从过分专业化、狭隘专业利益、单一模式以及急功近利等观念向人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质量观念转变。

教育现代化要求从过去那种单纯的专业教育中解脱出来,树立与现代教育特性相符合的、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培养人才基本的、核心的以及个体未来各种发展方向都有着很强的适应性的能力,提高公共管理人才的整体素质。同时,要平衡、处理好专业科学教育和人文科学教育的关系,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等等。

2.调整公共管理学教育课程结构,建立公共事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大框架

公共管理的突出特点是跨学科、宽口径和应用性。专业涉及到40多门课程,包括管理学、行政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公关学、政策分析、案例分析、公务员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当然也将强化学生的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办公自动化)及能力。目标就是要培养高层次、宽口径、复合型、适应广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就业范围无疑将面向全社会的一切行业、部门和单位,不仅有“小政府”,更有“大社会”。从机关到学校、从城市到农村、从街道到社区、从工厂到企业、从国营到民营、从生产到服务、从餐饮到卫生、从医疗到环保、从人事到物业,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公共管理的存在和需要,真可谓“天涯何方无公共,人间何处不管理?”

公共管理所涉及的宽泛领域和服务范围,使人才的市场定位是一个“面”,这就有一个基本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大力增强被教育者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专业体系的构造上,应突出:(1)体现出宽阔的基础知识平台。既包括自然、人文,又包括管理及相邻专业知识;既包括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传授,又包括基本能力、基本素质的培养。(2)体现宽口径专业教育。从层面看,公共管理包括宏观的管理、面向区域的城市管理以及面向社區的微观管理。(3)适当强化专业必备技能的培养。如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熟悉我国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4)大力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一方面可以通过聘请业界的公共管理精英来传经送宝,达到教学实践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习或者社会实践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通过专业结构的合理建设,使专业方向具有柔性,使“对口”变为“适应”,由“定职”变为“创职”,以适应变化的公共管理实践的发展。

3.建设适应素质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

不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其实施过程需要通过教学这一重要环节。高等院校管理学院的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21世纪管理人才的历史重任。他们的言传身教将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教师不仅要精心传授学生以公共管理学知识,更应以自己高尚的人格、表率的作用,在一言一行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要注重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中老年教师在专业知识和传统美德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应在发挥其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知识,扩充现代文明的新内容。对青年教师搞好“传、帮、带”,并创造条件行专门培训,逐步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为确保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补充到教师队伍中来,注重增加综合素质教育考核的指标,如文字表达、口头表达、兴趣爱好、专长等,以保证青年教师的高素质,为造就21世纪公共管理的中坚力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同时,教师应该成为公共管理事业的忠实的探索者和实践者。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师自身价值,可以起到很好的样板作用,可以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成才。教师应该善于在学生中识别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而在不同类型的岗位上加以锻炼和磨砺,最终使其真正公共管理的合格人才。

4.大力提高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公共管理能力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领会其精神实质就是必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实践。公共管理学更是深铸在人类社会实践之中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科学体系,尤其需要社会实践来加以提高公共管理人才的素质。

为此目的,需要做很大的努力。(1)首先教育机构应与政府和相关大型企事业单位携手建立一批高质量的与公共管理相关的教学实习基地。如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或行政管理部门建立长效的实习基地,使公共管理人才能够深刻的了解相关各部门的管理状况,并能因此大幅提高管理实践能力,这种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穿插在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另一方面又要有相当长的连续的社会实践时间(至少半年左右)。

(2)鼓励公共管理人才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增强他们对国情、乡情、民情的了解,加深他们对公共管理实践的具体认识,使他们产生与国家、社会、人民命运息息相通的真实情感。在实践中增强他们对公共管理实践的认识,培养他们脚踏实地的作风,使他们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促进“知”和“行”的统一。通过国情考察、科技服务、扶贫支教等社会实践形式,不仅使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而且使他们在实践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智力、技术优势,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公共服务意识。

(3)鼓励公共管理人才自己组建团队自主创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兴的行业,如健康行业、环保行业、生态行业等等。由于公共管理人才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结构,可以充分整合相关的资源为自己所用,从而成为新兴行业的管理者和领航者。

5.完善自我教育机制,培养公共管理人才再学习能力

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和自主发展的余地是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完善自我教育机制的条件。要合理安排时间、内容、过程,使个性在空间中强化,知识在过程中升华,能力在实践中提高。营造发展创造教育的环境,教育者应侧重从时间和空间、硬环境和软环境等方面加以设计,其关键是要突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在时间上,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条件和权利,以获得宽松的学习环境;在空间上,应积极发挥学生社团活动、校园科技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等载体的功能,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展示个性和创造力的舞台,使其在开放的环境下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在硬环境建设上,要积极推进以教育网络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设备现代化进程,为学生获得和运用信息资源提供先进的手段,充分拓展创造性思维,开辟创造性得以发挥的新领域;在软环境建设上,则注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自由的学术氛围,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9.

[2]江澤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人民日报,2000-3-1.

[3]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组.中国.

[4]MPA[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王磊.2010年为中国危机多发期.金陵晚报,2004-9.

[6]张钢.英国公共管理的教育和研究.浙江大学学报,2003,2.

[7]王乐夫.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赵秋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9]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张一纯,郑燕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

[11]司晓悦,郑文范.拓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口径.中国高等教育,2002,8.

[12]赵秋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13]朱立言.行政领导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

[14]陈天祥.人力资源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15]行政论坛电子杂志.

(作者单位:浙江林学院)

推荐访问:专业人才 公共管理 素质 培养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