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大辩证特性

时间:2022-12-07 08:00:08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而丰富的辩证特性。对其辩证特性进行论证概括不仅是在理论上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需要,而且是在实践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特性主要体现在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稳定性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整体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传统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反思性与前瞻性的辩证统一、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等十个方面。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性;辩证统一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09)01-0005-07

党的十七大报告最重要的理论创新就是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概念,并用这一概念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理论体系具有鲜明而丰富的辩证特性,对其辩证特性进行论证概括不仅是在理论上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需要,而且是在实践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辩证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理论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论源于实践,理论一旦与实践相脱离,它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变成僵死的教条,没有任何作用,也就失去实际意义。同时,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实践也不能离开理论的指导。正如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就是一个实践催生理论又呼唤理论的过程。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扎根实践沃土,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总结概括和提升了人民群众创造的新经验,有着鲜活的实践特色。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所取得的每一成果无不打上实践的烙印,而且已经和正在接受着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所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作出科学回答,对改革开放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进行深入剖析,对人民群众中的思想困惑给予合理解释,由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成功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

这种高度统一,充分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性上。10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百业待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对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实践进行了认真总结和反思,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可见,邓小平理论是在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中产生的,是邓小平对人民群众的迫切理论需要而做出的积极回答。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东剧变后,我们党面临国内外许多重大问题的挑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摆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正是这种现实需要,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后,随着改革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资源特别是能源的挑战,面对生态环境的挑战,面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过程中一系列两难问题的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上,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全面深入思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经济建设“靠谁发展、为谁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政治建设“靠谁执政、为谁执政、如何执政”的问题;文化建设“靠谁繁荣、为谁繁荣、如何繁荣”的问题;和谐社会建设“靠谁和谐、为谁和谐、如何和谐”的问题,等等。正是这种现实需要,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

二、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解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各种问题时,把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其内容既合乎社会发展规律性,又合乎社会发展目的性,从而体现出客观的真理性和鲜明的价值性的辩证统一。

判断一种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根本的在于是否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是否揭示特定领域的规律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作为理论和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始终用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和群众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践,正确地反映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地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其内容是符合当今中国国情,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而且能够成功地指导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并不断被实践验证其正确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始终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和理论创造的本质追求,体现了这一理论体系价值取向的人民性特征。其一,它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主体。其二,它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其三,它把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最高价值评价标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人为目的、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尺度的科学理念,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贯彻始终,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真理性与价值性是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一起的。真理性是价值性的前提,价值性是真理性的目的,两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一方面,真理性不能离开价值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要在理论上科学地再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地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其根本目的是致力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果离开了这一价值目标,其真理性也就没有了归宿和落脚点,

也就丧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性质。另一方面,价值性也不能离开真理性。只有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和有效地解决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才能实现其价值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性与真理性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是这一伟大实践的客观要求。

三、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客观事物是复杂的矛盾统一体,既有其一般的性质即共性,又有其特殊的性质即个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和反映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共性即一般规律,离开了它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科学社会主义,必须要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本质规定和基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老祖宗不能丢”,其实就是讲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能丢。由邓小平所开创,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没有丢老祖宗。它坚持了经典作家反复强调的搞社会主义的根本方法论原则,坚持了社会主义必须注重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要求,坚持了社会主义在经济上建立公有制、政治上发展民主的根本制度特征,坚持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的最高价值取向,也坚持了共产主义的最终奋斗目标。

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有自己的特殊国情,都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具体运用,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科学社会主义“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不同于俄国”。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在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特殊性更为明显。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共性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结合起来,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尤为重要。“中国特色”就是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运用要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照搬本本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模式,要求凸现社会主义在中国独有的特点、形式和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的系统理论内涵和观念支撑。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使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实践中获得了自身的实现和发展,展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我国国情、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一是社会主义,一是民族特色,两者不可分割,必须把它们紧密结合、有机统一起来。光讲社会主义不讲民族特色,就会使社会主义失去生机和活力,重复历史上那种教条主义的、僵化的一套东西,显然没有出路;光讲民族特色不讲社会主义,则会迷失大方向,走到自由化的另一个极端,同样没有出路。我们所说的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牌号的社会主义;我们所说的民族特色,是基于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而必然产生的特点,而不是什么随心所欲的标新立异。

四、传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新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同时,“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体系,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体现了传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根同源、一脉相承,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础,实事求是是一脉相承的理论精髓,发展意蕴是一脉相承的理论品质。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性体现在其本身是“一脉相承”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大基本形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有着同样的理论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同样的理论品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有着同样的理论基点——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有着同样的理论目标——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而奋斗。它们之间不是更替型关系,而是增添型关系,也就是不断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为已有理论增添新的内容;或者根据实践的需要把理论具体化具有操作性的战略方针,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本身。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理论形态从改革开放的阶段性实际出发,注重探索和回答某一时期、某一阶段的新矛盾、新问题,从而作出了独特的理论贡献。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党的理论成果鲜明的创新性特征。

五、稳定性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框架一旦建立,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尽管它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在前进中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是具有相对稳定的理论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实际,总结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汲取当代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不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新的概括。二是具有相对稳定的理论立场,即立足点和出发点都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是人民群众最现实、最根本、最长远利益的集中体现,因而得到人民群众广泛的认同和拥护。三是具有相对稳定的理论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都是在同一理论主题下展开的,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未来党的理论还会有创新,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线与解决的历史课题会有差异,但所有创新和差异都可以包含在这个理论体系中,都是这个主题在各个领域和层面新的展开、新的体现。这恰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稳定性的集中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种开放性突出表现在:它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又积极吸纳当今世界各种先进的思想文化理念;它既不断总结国内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又积极借鉴当代世界

各国发展的成功模式;它既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又注重采纳思想理论界的探索性意见和建议。正是由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内在地具有和始终坚持开放性品格,因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开放中不断丰富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体内容,但是这一理论体系没有终结,也不会停滞,而是为后人对其进一步丰富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开放性地发展。

六、整体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完整严谨的科学体系,整体性是其基本特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理论体系的基础,是贯穿各个理论观点的基本线索和红线;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中心主题是理论体系的核心;三大理论课题,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因中心主题而衍生,既面对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中心主题,又侧重于探索和解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是中心主题的具体展开和论证;社会主义本质论、初级阶段论、改革开放论、市场经济论、民主政治论、先进文化论、和谐社会论、党的建设论、和平发展论等基本理论和一系列重要范畴又是三大理论课题进一步的具体化,是体系的网上纽结,它们分别从微观处着眼,从各个方面和各个角度丰富了理论体系,使整个理论体系的各部分内容得以相互关联并有机地融为一体,从而形成完整严谨的理论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个层次、各个方面的具体观点与方法作为其组成的基本要素,在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中发挥着整体性的功能。如果脱离理论的整体结构与整体功能,单个的理论观点就会失去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并不像某些人说的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只有那些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而展开,并经过实践检验为正确的观点,才能成为这个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

作为整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表现为若干个具体发展阶段,反映到理论的发展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不可避免地在时序上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作为整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由不同发展阶段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成果组合而成,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整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理论形态,就是这个理论体系在形成和发展不同时期的阶段性成果。

只有在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中,才能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全面性、系统性,才能深刻认识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才能避免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理论形态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

七、传统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吸收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党十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把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汲取思想精华,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与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因而与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思想观点都有某种契合、相通之处。如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思想,“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的和合理念,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道德等等,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直接或间接地有所反映、有所体现,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理论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及时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因此,“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今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即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敏锐把握时代特征,准确反映时代要求,合理引导时代潮流。改革开放以来的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如果对时代背景及其特征认识不清,我们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偏离世界潮流。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进行了正确的分析,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等新的科学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着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形成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理论观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

八、反思性与前瞻性的辩证统一

反思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必经阶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反思精神和理论传统。理论批判与反思的透彻程度,直接体现出理论的价值性,也决定着理论的说服力、生命力与创新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所以有旺盛的生命力,重要原因也在于其理论本身具有批判与反思的品格。作为这个理论体系的开创者,邓小平清楚地认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并在反思中显示出强烈的批判精神,把批判性反思看作治党治国的智慧之源。他说过:“问题是很多,但能进行反思就是一个最大的教育,比读什么书都重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迷信权威和把理论当作教条的盲从年代,马克思主义变成纯粹的为现实辩护和注释的工具,失去了它本应具有的批判精神和功能。在一些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和关键时刻,本着对党的事业和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对党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刻而且是批判性的反思。通过对传统的理论和实践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成败进行一次次大反思,并由零星地、有重点地反思某些课题转向全面地、深刻地、理性地反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带根本性的问题。正是以强烈的、深刻的、敏锐的批判性反思精神为前导,牵引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一次又一次地摆脱和突破传统理论和实践的束缚,不断实现实践创新和实践突破,不断实现理论超越、理论更新,最终转向构建新的理论体系。可

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高扬批判性反思中应运而生的,并在高扬批判性反思中完成理论构建的进程。

作为指导和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思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实践指南,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先导”的实质就是具有前瞻性。首先,它体现在科学的理论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既然科学理论把握了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从而就能对事物的发展进行预测和前瞻。其次,前瞻性还体现在理论创新的进程中,通过目标的前瞻、目标的设定来推进理论创新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根本上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就科学发展观这一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来看,其前瞻性就更为显著。它不仅立足当代,而且更放眼未来。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协调代际关系,保证永续发展。这一理论创新不仅强调当今的发展,而且更顾及未来的发展,不仅维护当代人的利益,而且更维护后代人的利益。可见,极强的前瞻性深深地蕴含其中。

九、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贯穿的一个重要思维方法。所谓主导性,即事物发展过程中所显示的统一性、规定性、指向性,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所谓多样性,则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所显示的差异性、选择性、变动性,它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多样形态。主导性源于多样性,又高于多样性,指导、支配多样性,制约多样性发展的方向;多样性则丰富主导性,服务主导性,推动主导性发挥主导作用。多样性不能离开主导性的支配和制约,否则,就无法把握中心内容和基本准则,甚至迷失正确方向。而无序发展的多样性,在一定时候往往会产生出另一种主导性,使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发生偏向甚至改向。主导性也不能脱离多样性,否则,主导性就会显得单一、孤立、僵化,成为形式、教条,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既要坚持多样性发展中的主导性,又要包容主导性前提下的多样性;既要避免和反对只讲主导性而排斥多样性的倾向,更要防止和抵制以多样性冲击甚至否定主导性的倾向。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日益呈现出开放性、多样性的样态,而且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冲突性与兼容性的矛盾凸显出来。因而,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成为我们党思考和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一个基本原则和方法。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显著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提出了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就是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相统一的制度。其二,在政治建设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理论,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理论。这些制度本身都体现了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其三,在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发挥马克思主义主导作用”、“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一系列思想。弘扬主旋律、先进性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体现了文化建设的主导性,其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倡多样化和广泛性要求则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多样性。其四,在社会建设方面,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和谐的本质在于统一多种因素的差异与协调。和谐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体。此外,在党的建设方面,提出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等思想;在对外关系中,提出了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维护世界多样性相统一等思想,都体现了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辩证统一的思维方法。

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立足于中国实际,扎根于民族沃土,与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要求有机结合,并深深熔铸在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之中,充分显示了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毛泽东曾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谈马克思主义,只能是抽象空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始至终是从我国实际出发,用来解决我国实际问题的。从思想内容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凸显了中国式社会主义的内在规定性,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得到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从而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从表达方式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自身的范畴、原理作出了“中国特色”的概括和表述。如“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小康社会”、“一国两制”、“三个代表”、“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耳熟能详、简洁明了的结论和判断,充分表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所富有的新鲜活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品格和中国气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具有鲜明的世界性。一方面,这一理论体系注意从世界与中国的双重维度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面向世界科学研究各个不同阶段国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推动中国发展。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对世界新格局和时代特征,对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态势以及国家关系,对经济全球化,建设和谐世界等问题,都作出过科学的分析判断,提出过许多合理化建议和主张。既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地位和影响力,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吸收和借鉴了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其影响远远超越了中国的国界而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首先,这一理论体系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为丰富人类思想理论宝库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次,这一理论体系在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揭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为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展现了一个崭新的模式。尽管“中国模式”还在进一步发展完善之中,但已经引起世界的瞩目,并为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再次,这一理论体系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振兴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我们突出强调并剖析其辩证特性,旨在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认清这一点,对于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 丛 琮

推荐访问:十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