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基于自组织理论和波特竞争理论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与测评体系研究

时间:2022-12-07 12:10:06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持续的竞争力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区域旅游产业组织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既离不开内部因素的作用,也离不开外部因素的推动促进;其形成发展过程是旅游产业竞争力要素的获取、创新与整合的过程。本文以自组织系统理论和波特竞争理论为基础,将旅游产业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从区域旅游产业系统的形成与组织结构入手,探讨区域旅游竞争力形成发展的要素结构和竞争力理论范式,构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原发性动力、外生支持动力因素所形成的测评体系,并对我国31个省份进行了横向测评实证分析。

关键词: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自组织理论;要素结构;测评体系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1)06-0068-06

一、引言

国外学者对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起初的研究偏向于旅游目的地市场竞争和旅游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竞争力研究做出较大贡献的是加拿大学者克劳奇(GeoffreyI.Crouch)和布伦特·瑞奇(J.R.BrentRitchie)等,他们在1992年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模型。1993年阿根廷AIEST会议上,学者们开始涉及长途旅行目的地的竞争力问题,后来旅游目的地(旅游区域)竞争力问题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总体看来,国外学者对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地域特性明显,对于旅游产业特性关注不多。而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也主要是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在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面,没有突破波特“钻石模型”这一单一的理论范式。值得一提的是Kuo-LiangWang以美国和日本游客在台湾旅游客源市场份额中的变化为例,研究了台湾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决定因素,2004年Wan-InLee、BharathMJosiam探讨了会展旅游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和评估模型。

国内对旅游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者对旅游竞争力研究内容更多侧重于旅游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评价方法,许多研究停留在不同区域旅游竞争力的对比、竞争力的提升对策等。研究的理论基础及评价模型也主要是借助“钻石模型”或克劳奇等的旅游目的地可持续竞争力模型,有个别学者试图构建区域旅游竞争力研究的范式,但所提出的理论范式是建立在以往竞争力分析范式的基础上,没有实质性理论的突破,对竞争力的界定还有待商讨之处。

根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旅游产业自身发展需要,对我国旅游竞争力的研究方向主要应体现在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因为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基础理论研究目前还比较薄弱,而现实中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急需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来指导,因此,基础理论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值得着重研究的方向,而建立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来源理论范式,并在此范式指导下构建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形成发展机制及提升对策,则是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和切入点,可以成为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一个方向。本文引入自组织系统理论,结合旅游系统的特点和以往的竞争力理论,尝试构建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范式,在此基础上探讨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与测评体系。

二、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范式

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是一系列内容的研究,如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形成发展机制、提升对策等,而以往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理论主要是波特的钻石理论,这一理论主要用来指导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和产业战略构建上.指导其他方面的研究则显得不足,因此,有必要构建一个完整充分的理论分析范式,使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内容尽量囊括在这一范式内,为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各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我们认为该理论分析范式的构建应该围绕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来展开,而旅游产业竞争力来源正是这一理论分析范式构建的切入点,因为不管研究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机制还是对策,最终都是为其竞争力的提升而服务,因此,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来源方面考虑理论分析范式的构建更能体现最终为竞争力提升服务的这一观点。

(一)基于自组织系统理论

研究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问题,实际上就是要在旅游系统理论的基础上对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这对供需关系以及与这对关系有紧密联系的支持系统和出游系统诸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旅游系统是指一定区域内直接参与旅游活动的各个因子相互依托、相互制约形成的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国外学者Jafari认为旅游是旅游者通过旅游媒介到达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系统,其构成要素有:旅游主体一旅游者,旅游客体一旅游产品,旅游媒介一旅游业和贯穿这三者的旅游活动。我国学者杨新军等提出包括旅游资源、旅游区或旅游地结构、旅游生态环境、旅游路线、旅游中心城镇等五个物质性内容的旅游地域系统概念,并将旅游地域系统视为分析市场导向下的旅游规划的一个理论工具。吴必虎在借鉴国外有关旅游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旅游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由客源市场系统、出游系统、目的地系统和支持系统四个部分组成。国内外关于旅游目的地或区域旅游系统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讨阶段,理论研究成果不多。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德国理论物理学家协同学的创始人H.Haken从组织的进化形式角度把组织分为他组织(也称被组织)和自组织两类。如果一个系统靠外部指令而形成组织,就是他组织或被组织;如果不存在外部指令,系统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地自动形成有序结构,就是自组织。可见,自组织强调依靠内部力量来促进组织的形成发展;而他组织强调依靠外部力量来促进组织的形成发展。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例如,人类社会比动物界自组织能力强,因此人类社会比动物界的功能高级。

组织是指系统内有序结构或这种有序结构的形成过程。旅游产业系统的形成过程能否用自组织理论来解释呢?经过我们的研究,答案是肯定的。区域旅游产业系统的发展对旅游资源依赖性是很强的,初期的旅游产业组织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围绕当地旅游资源而自发形成的,具有自组织性,其竞争能力的提升也主要依靠旅游产业系统自组织能力,即内在动力。随着旅游产业系统的发展和周边经济的发展,其发展离不开辅助行业和部门的推动,它与其他行业的关联性越来越强,因此,旅游产业被组织性也很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部分区域旅游产业的形成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依靠的是被组织能力。例如,某些地方政府推动下的旅游项目虽旅游资源匮乏,但产业却发展

良好。因此,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既依靠内在因素,还依靠外部因素,但要注意的是,外部因素要想发挥作用必须依赖于内部因素。

自然界经过长期演化的事实告诉我们,自组织方式比被组织方式更为优秀。“然而,在人类社会中,大量的社会组织过程往往(至少在局部或一定阶段)是通过被(他)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事实上,的确存在以被组织方式组织起来的组织事物按照自组织方式运行良好的情况。而一些一直以被组织方式运行的事物、组织则在演化中其组织程度越来越低,无序程度越来越大,情况越来越不好。”许多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在旅游产业组织中,仅仅按照他组织方式形成的旅游产业系统,在其运行效率、组织适应性等组织特性方面是比较差的,甚至有的产业组织最终被淘汰出局,如依托一些盲目建设的城市主题公园、大型人造景观等发展起来的旅游产业系统。还有一部分旅游产业组织起始是通过被组织方式形成的,但通过一定的投入和文化挖掘与创造,将其改造为以自组织方式运行,便得以维持和发展下去。不难看出,只有变被组织方式为自组织方式的产业组织才能运行下去。

基于研究的需要,我们把区域旅游产业界定为:一个区域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旅游企业的总和。旅游企业包括的类型有:(1)向旅游者提供核心产品的旅游观赏娱乐业,典型企业形式是风景区(点)和有突出特色吸引力的娱乐场所;(2)满足旅游者基本需要的餐饮住宿业,典型企业形式为旅游饭店及餐馆等;(3)向旅游者提供产品组合、信息、陪同等服务的旅行社业;(4)负责旅游者实现空间位移的部分旅游交通企业和旅游车船公司;(5)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公司等。

我们观察到,形成初期的区域旅游产业组织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1)依托当地旅游资源的旅游产业自组织系统。这往往存在于具有品质较好、特色明显旅游资源的地区,异质性强的旅游资源构成了对游客的吸引力,形成了景点或景区,围绕景点(区)逐步建成为游客提供服务的酒店、旅行社等各类企业,这便是形成初级旅游产业组织。如围绕历史古迹、独特的自然景观等旅游地旅游产业组织的形成。(2)政府和行业推动导向下的他组织旅游产业系统。这样的系统一般旅游资源相对匮乏,但其所在区域基础设施、交通等开发条件比较好,如大型城市休闲项目和某些工业旅游地和农业旅游地的旅游产业。(3)兼具自组织与被组织性的系统。这些系统既依托资源又靠外界辅助,就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看,这种系统是大量存在的,因为我国许多区域的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的旅游产业。即使是前两类旅游产业系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后,也会演化为具有自组织和被组织双重性的系统。

(二)基于波特竞争理论

迈克尔·波特提出,某地区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状况、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机遇、政府作用等六大因素,其中前四种因素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后两种是辅助因素,并且要素条件、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是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内部因素,需求状况、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机遇、政府作用则是外部因素。

就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而言,其要素条件主要包括具有较强根植性特点的旅游资源即自然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区位资源,这些是旅游产业存在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实践证明一个运行良好的区域旅游产业系统往往要依托旅游资源形成,但这种资源需扎根于本土文化,具有鲜明特色。此外旅游产业发展要素还包括与旅游产业直接相关的旅游人力、旅游资本、旅游管理等要素。没有旅游核心要素,旅游产业便无从发展,竞争力也就不存在。因此我们说,旅游核心要素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源泉。

需求状况是游客对该地区旅游的需求。没有旅游市场需求,旅游产业也就无法发展,竞争力更无从谈起,因此市场需求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如果说要素条件是从旅游供给方面分析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来源,那么需求状况则是从旅游需求视角来解释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来源,二者缺一不可。

旅游支持性产业和旅游相关产业是指那些为旅游产业发展而提供支持或与旅游产业互补的产业。包括承担旅游人才培养的旅游教育、旅游科研部门;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条件的基础设施部门、交通部门;与旅游休闲有关的社会餐饮、住宿企业、文化娱乐等部门;宏观上还包括部分与旅游产业能够互融的农业、工业等产业。由于旅游业的高度关联性,旅游业发展离不开其他产业的支持。因此我们说,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辅助和推动因素。

旅游企业是旅游产业的载体,旅游企业的发展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石,旅游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是指旅游企业以怎样的格局、方式和思路发展。因此,旅游企业竞争力也是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来源。

对于旅游产业而言,机遇带给旅游业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像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这样的机遇对于北京和上海及周边旅游产业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旅游业又是十分脆弱的产业,日本2011年大地震对于日本旅游业的重创也是偶发因素影响的又一实证。

旅游地政府能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如自然环境、人文社会环境,政府通过制定各种使旅游业良性发展的政策来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政府还可以促进旅游投资,大力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宣传提升旅游地的形象;还可以与企业共同创造专业性强的高级生产要素,促进高科技进入旅游业,鼓励自由竞争、反对地方保护和垄断等。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往往离不开政府的推动作用。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波特“钻石模型”所涉及的六种力量,只有提升了以上各要素的竞争能力,方能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的竞争力水平。我们依据自组织理论和波特的竞争理论构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范式如图l所示。

系统科学原理说明,任何系统得以顺利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系统必须具有开放性。系统的开放性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内向开放性和外向开放性。内向开放性是指内部若干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开放,通过相互间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换,发生自组催化作用和协同作用,产业系统演进的“内动力”。外向开放性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持续不断地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产生“外动力”,并通过传递机制强化“内动力”。

一个区域旅游产业系统要想具有持续的竞争能力,其内部要开放,即各组成部分要通过不断的竞争、合作、创新,推动系统产生整体新的模式和功能;其外部要开放即要不断从外部吸取能量并转化为内部力量;通过内部和外部要素的耦合互动,不断寻求突变或渐变途径。区域旅游产业系统要通过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将旅游系统的演化推进到可能大的复杂性空间,如区域联合,大区域内旅游区之间的协调发展;要维持区域旅游系统自组织状态并促进发展演化的多样性,增加系统的有序程度和关联程度。

三、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结构要素与测评体系

国外学者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多以目的地为

对象,给出了旅游产业竞争力的不同定义,如将“旅游业竞争力”定义为旅游目的地保持其市场地位和份额以及随着时间而不断提高市场地位与占有更大市场份额的能力;或定义为旅游目的地保持相对于竞争者的市场地位,创造并整合能维持旅游目的地资源可持续使用的增值产品的能力;或认为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还应当包括当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保证该目的地获得长期优势并使各利益相关者公平地获得回报的能力;或定义为在旅游规划框架下,能够系统地分析和比较处于竞争中的各旅游目的地不同特征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国内学者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界定也较多,如陈建斌将“区域旅游竞争力”定义为区域旅游竞争力是指由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综合水平与区域内旅游业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旅游竞争力;张清明、刘超则比较直接地涉及了旅游竞争力本身,他们认为旅游产业竞争力是通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旅游产品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力,表现为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盈利的能力。

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结合本文的理论范式,我们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定义为一个特定区域的旅游产业在竞争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区域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并能够获得价值和产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通常,区域是个相对概念,往往是指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分解为:原发性动力、支持性动力、持续性发展动力和环境支持力四种力。本文依据自组织系统理论和波特的竞争理论构建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

四、省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横向测评实证分析

旅游产业竞争力是一个相比较而存在的概念。为全面衡量和反映省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及在全国各省市区中的相对水平,必须建立一个多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在以往评价模型的构建中,有学者从旅游国际竞争实力、旅游竞争潜力和未来旅游竞争的发展力三个角度衡量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学者构建了环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三个分项竞争力;有学者构建的省区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包括资源要素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区位竞争力四个二级指标;有学者从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经济基础、旅游资源禀赋、旅游发展规模、旅游企业效益等方面进行测评。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以往对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多是从旅游产业发展的各要素或者从旅游竞争力的动态发展过程人手。我们认为,一个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动力和机制,而动力的强弱和机制的完善与否是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也将决定各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强弱。

原发性动力包括资源优势、客源市场需求和企业能力,反映的是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来自于自身动力,也是区域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省域技术制度创新的衡量相对困难,但它的实际水平往往隐含在旅游收入水平中,因此我们忽略了这一维度。支持性动力主要由相关产业支持力来反映,反映了相关产业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持续性发展动力反映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的后续动力和持续性,由人力资源发展能力和旅游产业收入增长能力来表现。在具体的指标选取上,我们认为并不是指标越多越好,而是应该选取最能反映问题、最具有典型代表性并与产业关联性大的指标。另外,在以往的研究中,有的指标由于采用专家打分法等主观方法来评价并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所以我们选取了有可靠数据来源的指标以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一)测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全国31个省市区2010年的22个相关指标数据进行了计算和处理,得出主成分的特征根和贡献率,结果显示前7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3.36%。选取前7个主成分代替原有指标信息,结果有效(图表略)。

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与两类指标显著相关,第一类是旅游营业收人和旅游固定资产、旅游从业人员、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创汇等,是反映客源市场、企业能力的综合指标;第二类是人均GDP、公路、铁路网密度等指标,反映的是旅游相关产业的拉动能力和旅游目的地经济能力;这两类指标也反映了旅游地的投入产出能力。第二主成分与国家森林公园个数和国家生态示范园区个数明显相关,反映的是自然资源能力的指标,代表高等级的拥有优美自然风光和良好生态环境的景区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支持作用,所以可将第二主成分视为自然资源贡献度成分。对第三主成分贡献度最高的指标是人文旅游资源的指标,即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个数,可视为人文景区贡献度成分。因此,第一、第二、第三种成-分反映的是原发动力指标。第四、第六主成分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旅游在校生人数相关较大,反映的是人力资源能力,可视为旅游人力资源发展能力成分。第五主成分与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相关较大,反映了国内旅游持续发展能力。第七主成分与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和外汇旅游收入年均增长率相关较大,可视为国际旅游持续发展能力。因此,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主成分反映的是外生支持性发展动力状况。

(二)旅游产业竞争力差异分析

利用成分方差分析表中给出的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综合加权各成分得分,得出各省市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得分情况(图表略)。

从竞争力总分看,广东、四川和浙江三个省的得分高居前三位,并且得分都超过了15分,反映出这三个省份的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江苏、北京和山东的得分在9-12分之间,处于第二层次,属于旅游产业竞争力次强的省市;河南、辽宁、河北、上海、湖南、山西、黑龙江、江西、安徽、云南10省市的得分为正,基本属于第三层次,其竞争力处于全国中游水平;湖北、陕西、广西、福建四省市的得分处于4分以上,属于旅游产业竞争力较弱的省市;重庆、贵州、内蒙古、海南、吉林、西藏、新疆、天津、甘肃、青海、宁夏11省市得分最低,属于旅游产业竞争力最弱的省市。其中宁夏得分仅为-17.78分,与其他省市有很大差距。

从第一主成分旅游业投入产出状况来看,得分最高的是广东(2.24815)和北京(2.00882),得分超过2,说明这两个省市的投入产出状况最为合理,具有竞争力;另外上海、江苏和浙江在此项的得分超过1,反映了这三个省市的投入产出状况也较为合理。

从第二主成分自然旅游资源成分来看,四川得分最高,为1.90926分,另外浙江、黑龙江和江西的得分也超过1,说明这三个省份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竞争力较强;云南、山东、河南和辽宁在自然旅游资源方面的优势也较突出,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基础。四个省得分比较接近,基本处于同一层次上,反映了在自然资源状况上它们具有的竞争优势较为明显。从第三主成分人文旅游资源成分来看,前三位是:山西得分1.78398,江苏1.77065,河南

1.66617,远远高于其他省份,说明这三个省份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厚,超过1的省份还有山东、西藏、安徽、河北基本处于全国第二层次的地位,这些省份所拥有的丰厚人文旅游资源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支撑,具有较强的旅游竞争力。而广东、福建得分为负数分别为-2.08914和-2.23681,说明这两个省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极为匮乏,也与广东综合位次相比极不相称。

从原发动力得分即前三个主成分加总排名来看,江苏、浙江位居第一、第二,分别为3.50671,3.11515,其次为四川、山东、河南、山西,超过2和接近2,这些省域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企业能力强,市场需求大,逐步形成了较强的原发性动力。而广东、北京、上海经济发达,但旅游资源优势不明显,致使原发性动力值不足1。

从第四和第六主成分(人力资源成分)看,第四个主成分为第三产业劳动力支持状况,得分较高的有四川、广东、北京、河北、云南,这反映出这些省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在总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较高;第六主成分为人才潜力成分,四川省得分为3.42326,高居榜首,反映了四川在旅游教育方面的优势,这为旅游产业后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北京、天津的得分超过1,在旅游人才教育与供给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从总体水平看,目前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不高,使其对旅游产业的支撑度还有较大欠缺,必须加大对旅游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否则将制约旅游产业发展的潜力。

第五主成分反映了国内旅游市场的增长状况,得分最高的为西藏(2.58885),也是得分唯一超过2的省区,广东、江苏、黑龙江和内蒙古的得分超过1,反映出我国新兴旅游市场和传统旅游市场两旺的格局;山东的得分为0.51233,居于第6位,以上这些省份国内旅游市场发展势头态势较好,一直保持平稳增长的格局,广东、江苏等都是传统旅游目的地的省份,增长优势更为明显,其他地区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开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有些省份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景点老面孔居多,而且文化内涵挖掘不足,管理服务不到位,造成精品旅游项目较少,旅游市场增速不高。

第七主成分为国际旅游市场增长状况成分,得分最高的黑龙江(2.23062)、新疆(1.65203)和云南(1.51515),反映出这些省份入境旅游市场需求旺,增长速度较快,许多省份对国内旅游市场的倚重较大,入境客源市场单一,国际旅游竞争力较弱。而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很大的瓶颈。

从支持性动力的第四至第七主成分总得分看,排名在前的是西藏、四川、黑龙江、北京,分别为4.7315,4.16431,3.07692,3.03108,超过1的省域有广西、广东、辽宁、内蒙古、河南。说明这些省域旅游发展支持性动力较强,发展有后劲。

由于旅游调查难于开展和数据资料的限制,我们只选取了中国省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横向测评体系研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尽管有些指标难于获取被提出,但仍能较好地提取出上述各种力的成分。在测评体系构建中不同范围的旅游目的地系统的分指标选取应不同,以便获得更为符合实际的研究成果。

区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往往是指目的地,基于自组织系统理论构建的区域旅游产业系统理论适用于不同层次范围的旅游目的地系统,我们发现该理论对中小范围的目的地系统分析更为有效,而对于省域、国家级以上旅游目的地系统分析研究具有宏观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吴彤)

推荐访问:波特 测评 旅游产业 竞争力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