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灰色综合关联度为量度指标对2001-2004年,2005-2008年两个阶段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的数据与24项指标,实证分析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能源消耗、产业结构、物资资本和劳动力因素是影响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的主要因素;影响体育用品进口的主要因素是对外贸易方式、物资资本,这就从实证的角度揭示了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及其变化规律,从而提出了促进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用品对外贸易 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综合关联度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我国体育用品进出口总额从2001年的179180.6万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841353万美元,在短短的九年时间里增长约5倍,折合成人民币年均增长速度为20%,高于我国GDP的年均增长速度(2001-2008年GDP年均增速为15%),其中体育用品出口2001年为172598.3万美元到2009年804403.4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年均增速为19%,体育用品进口2001年为6582.3万美元到2009年36949.6万美元,年均增速为23%。然而,从经济增长的质量来看,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并不乐观。2006年,体育用品出口总额203.53亿美元,占全年出口总值的2.10%,比2005年出口总额的170.94亿美元增长19.06%,比2004年出口总额的123.74亿美元增长64.48%。其中,体育器材类产品出口增长最快,2006年以153.61亿美元占我国体育用品出口总额的75.47%,位于首位;其次是运动鞋,占2006年体育用品出口总额的17.97%;由于缺少品牌产品,以及遭受环保标准、安全卫生的规定、SA8000标准等技术壁垒的影响。运动服出口额最少,只占体育用品出口额的6.56%[1]。2001我国体育用品出口是172598.3万美元,进口是6582.3万美元,出口是进口的26倍到2009年的24倍,虽然有所减缓,但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为了找出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的决定因素,分析当前薄弱环节,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为我国制定长期的对外贸易政策提供参考,不仅具有现实意义,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1 研究对象
以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数据及相关指标共计24项,数据年限2001-1008年,数据分别源于《国研网》(http://data.drcnet.com.cn)、《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cn/qkpdf/dakj/dakj201104/dakj201104357.pdf" style="color:red" target="_blank">原版全文
呈现三二一,第二阶段一三二,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用品出口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据资料显示,我国从事体育用品制造的企业为20000-25000家,已拥有全球65%以上的体育用品生产份额[3-4],这主要是我国劳动力低廉,特别是农村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少,闲置劳动力大量外出,形成“两头小,中间大”,外加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价值链短,快进快出,使得该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所以要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降低高耗能的第二产业的比重,而提升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9]。
物质资本投入是经济增长的基础,从两个阶段物质资本指标关联度排序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对体育用品对外贸易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断加强,但是投入的深度还不够,体育用品进出口总额、体育用品出口总额的综合关联度排序在第一、二阶段分别为四、三位,体育用品进口额综合关联度排序由第一阶段的第二位降到第三位,虽然政府加大了固定资产投资,较低的投资率影响了企业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企业得不到扩大发展,在全球同行业中始终处在较低水平,不能满足延长价值链条生产的前提条件。企业没有多余的利润,只能靠政府及各种政策的实施来扩大生产。从长远来看,这种战略是不可持续的。
从劳动力因素看,体育用品进出口、体育用品出口和体育用品进口两个阶段分别分别为第二、四和第六、二位,这可反映出随着进口设备的增加,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更加严格,对于体育用品产业而言,我国拥有巨大劳动力资源和低工资的成本优势。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成为几乎无限量供应的劳动力资源。这使得我国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体育服装、运动鞋产业中具有比较优势[2]。但是,从长远来看,谁拥有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和高科技生产设备,谁就拥有财富。美国纺织组织委员会(NCTO)公布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出口的服装较美国制造商价格低76%,较其他出口国家的同类服装低58%。中国服装的全球出口价格为$1.84,其他国家的出口价格$4.4258,美国制造商价格$7.6376。中国国内的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据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的资料显示,中国的鞋业产量占世界的5l%,2003年输往德国的有530万双,但平均价格只有6.9欧元,甚至低于越南(8.1欧元)。中国几乎就是依靠低工资进入并占领国际市场的[11]。从劳动力数量和劳动报酬来看,对体育用品出口影响程度逐渐在降低,说明随着体育用品对外贸易的不断深入,对劳动力来说不仅仅停留在数量和报酬上,更加注重质量上的追求,今后高素质人才仍是决定体育用品对外贸易的重要因素。
21世纪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世纪,加快科技进步是促进体育用品对外贸易的首推任务。从科技水平来看,体育用品进出口,体育用品出口综合关联度在第一阶段为第七位,第二阶段降至第八位,体育用品进口综合关联度两个阶段都在第七位,这说明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增长的同时,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其中科技活动人员数和科技活动筹集总额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科技贡献率仍不高,科技投入不足已成为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的一个弱点。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今后应加大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科技的投入。
人力资本可以提高物资资本投入的使用效率,从而使同样多的物资资本投入可以获得更多的产出。从人力资本因素来看,体育用品进出口综合关联度在第一阶段排序第五,第二阶段综合关联度排序第六,体育用品出口综合关联度在第一、二阶段排序相同第六,体育用品进口综合关联度排序在第一阶段排序第三,第二阶段排序急剧下降第五,说明人力资本对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的影响程度较小,这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大量上升,但专业人才较少,外加财政预算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有很大的关系,今后对人才不仅要求量的上升而且要求质的提高,扩大专业性人才,加强国际合作,校企联营等。
制度因素对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的影响最低,体育用品进出口、体育用品出、进口在两个阶段的综合关联度都在第九位,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低,市场运作不强,对体育产业投入不足,区域差异较大,东、中、西部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的经营管理绩效综合水平的非平衡现象非常明显,东部综合水平明显偏高,中、西部则整体偏低,如2002—2007年我国7大类体育用品制造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排名前6位的省(市)主要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福建和上海,该6个地区均隶属东部,中、西部则榜上无名[5,6]。今后政府应加大退税、免税、专项贷款、缩小区域差异等具有法律效应的政策,企业应严格按照《国际技术标准》、《劳动合同法》、《国际劳工标准》等执行。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7,8]。从环境因素综合关联来看,体育用品进出口在第一阶段的第六到第二阶段的第七,体育用品出口从第一阶段的第五降至第二阶段的第七,体育用品进口在两个阶段的分别为第四、六位,随着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总额增加,环境污染有增无减,我国体育用品出口主要是以制造业为主,导致环境恶化,从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关联度来看,出口加剧环境污染,进口则更大程度地抑制了环境污染,同时也可以看出,对环境治理的投入不足,为了防治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在以后的对外贸易中应加强对环境的治理投入,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坚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处理好环境的问题。
能源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性资源,是保障和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9,10]。从综合关联度来看,体育用品进出口、体育用品出口在两个阶段分别都排在第一位,体育用品进口在两个阶段都排在第八位,说明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是建立在消耗大量能源的基础上的,进口可以降低能源消耗但对经济的贡献较低,能源的过度开采在短时间内可以带动经济的增长,但长远考虑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贸易逆差等,现阶段是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主要以制造业为主,我国制造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一方面解决了就业与再就业,提高了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各项投资在这些行业的过分集中也使得这些行业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导致竞争过度,附加值低。今后在对外贸易中应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填补许多产品技术空白,使许多行业的大批产品更新换代,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使很多配套企业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起到技术示范效应与扩散效应,提高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率,反过来又从促进了我国体育用品出口。
3 结论
通过对2001-2004年,2005-2008年两个历史阶段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中通过综合关联度排序可知,八年来,我国体育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其中体育用品出口占主导,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产业,影响体育用品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即是影响体育用品出口的影响因素,体育用品进口对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的贡献很小,不超过10%,能源消耗、产业结构、物资资本和劳动力因素一直是影响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对外贸易方式对经济的作用显著提高,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处于最低水品,科技水平、人力资本、环境因素对经济增长动力还显得不足。在第一阶段影响体育用品进口的是对外贸易方式>物资资本>人力资本>环境因素>产业结构>劳动力因素>科技水平>能源消费>制度资本,第二阶段是产业结构>劳动力因素>物资资本>对外贸易方式>人力资本>环境因素>科技水平>能源消费>制度资本,对外贸易方式、物资资本对体育用品进口的影响因素始终在前四位,科技水平、能源消费、制度资本对进口的影响较低,总的来看,各类影响体育用品进口的因素在不断地变化中。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形势恶化和地区贸易保护主义的背景下,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增长面临着严峻地挑战。因此,我们认为,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体育用品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在今后必须得以调整,走市场化、国际化、科技化的新型道路,研究认为,打造强势体育用品品牌,着力扩大出口规模,改变出口方式,调整出口结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内需,促进转型升级,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高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把稳定外需,稳定出口作为保增长的重要动力。要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持进口的同步增长,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国际贸易摩擦,优化出口贸易环境。切实加强相关产业的投入,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加大科技和提高劳动力素质。实现我国体育用品对外贸易又快又好的发展。促使体育用品出口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体育产业化路子。
参考文献:
1. 陈子锐. 我国体育用品出口贸易的现状与对策探析[J],国际贸易,2008(24)3.
2. 席玉宝,刘应,金涛, 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状况分析[J],体育科学,2005(25)12
3. 连桂红,孟凤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2):29-38.
4.张晓霞,我国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12(4):238-239.
5. 陈颇,殷樱,夏崇德,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经营管理绩效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08,28(3):28-33.
6. 陈颇,赵恒,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的定量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1):56-61.
7. 王国印,环境问题探源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1).
8. 罗经华,徐少君, 对外贸易、FDI与我国环境污染动态效应、区域差异[J],商业研究,2010,400(8).
9.马宏伟,王效华,何祖银等,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348(16).
10. 曾胜,刘朝明,涂瑞,我国能源消耗的效率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11).
11. 王泽和,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3l)3.
12. 将容华,周久贺,基于灰色关联的广西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0,403(11).
13.North Douglass C,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1981:20.
14. Rati Ram. Export and Economic Growth: some additional evidence[J].Economic D -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85,(2):278—288.
15.Engle R F, Granger C W J. Co-integration and Error Correction:Reprentation, Estimation and test[J].Econometrica,1987,(2):251—276.
16. Johansen 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integration Vectors[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1988,(12):231-254.
17. 戴瑞姣,李细满, 浙江民间投资与经济增长: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0,399(7).
18. 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19. 刘思峰,谢乃明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四版[J],北京:科技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