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12-07 18:15:08 来源:网友投稿

传统的生物实验教学教师讲的多,学生动手做的少;忽视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在实验教学中,尝试进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和探索,力求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去创新,确保学生主动获取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真正体现现代实验教学思想,实现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模式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个性化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习者对当前所学知识有意义建构的目的。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核心,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坚持个性化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二)开放性原则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生物实验课堂模式总是和开放连在一起的,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其一,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心态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压抑的。罗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的气氛下才能进行。其二,教学内容不拘泥于实验教材,教学体系要多元化,教学联系要多向化,使教学真正向生活开放。其三,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自觉开放的心理倾向和大胆想象、发散求异的开放思维习惯。

(三)差异性原则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个性特征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有着不同的发展需要、意愿、倾向和可能性。因此,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生物实验课堂教学不能“一刀切”,教学要体现层次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上不封顶,下必保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性差异发展的需要。

(四)探究性原则

教师不要把现有的结论生吞活剥地照搬给学生,而是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去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要把生物实验课堂教学回归为探究知识的原型,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实验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亲身探求新知识,体验探究发现的经验。

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生物实验课堂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一)转变观念,树立以全面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重点的实验教学目标

对实验课地位及其与理论课关系的认识应是摆脱实验教学困境的关键。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会发现理论课上遇不到的问题,通过分析、反复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对学生心理而言是一种综合性、和谐性的发展过程,其中,科学实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探索、创新能力均得到了发展,这些能力正是科学素质的核心。根据实验教学这一特点和生物科学发展状况,生物实验教学目标除了巩固认识和培养实验技能外,还应包括:

(1)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探究能力,如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2)使学生了解科学实验方法,如实验设计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科学思维方法和基本仪器使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意识、精神,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和追求科学真理的不懈精神和创新精神等。

(二)优化实验教学模式,寻找解决困境的突破口

以往单向传输的操作模仿式教学,是同片面强调巩固知识、获取技能的实验教学目标相适应的。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主体性、创造性发挥是有目共睹的。因此,要使实验课实现多重教学目标,就必须改革、完善现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

(1)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中来,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参与实验的准备、实验课的管理、实验计划的制定。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了解、实验作用的理解,使学生变要我做实验为我要做实验,同时,在一系列参与过程中,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2)不应只重实验结果,更应看重实验过程。实验过程中,手、脑的结合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也得到态度、意识、能力的培养,即获得了综合性、协调性的发展。这是理论课替代不了的。首先,时间上应确保这一环节的完成;同时,应鼓励学生自己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法或实验材料,如“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除了教材介绍的用菠菜做实验材料外,可让学生带其他叶片做实验。当然,学生自己的尝试可能得到不正确的结果,但自己获得“为什么”的道理要比接受现成的“是什么”更有意义。

(3)教师应从监管者变为引导者。教师是引导者,引导学生的实验,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困惑,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实验操作,给学生自由,改变那种“一放就乱”的旧观念。

(4)采用各种激励措施,让每位学生都进行实验操作。改变做不做实验都一样、做不好还不如不做的怪现象。教师在实验中或实验后提出一些与实验过程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一种动手实验的快乐。

(三)加强和完善生物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既是一类探究活动,也是生物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标准》的内容标准部分列举的一些活动建议中,相当部分就是实验。

(1)实验设计应该多样化。例如,可以采用比较规范的实验仪器设备设计实验,也可以设计低成本实验;可以采用生物材料设计实验,也可以设计模拟性实验;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适当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虚拟实验。

(2)在重视定性实验的同时,也应重视定量实验,让学生在量的变化中了解事物的本质。教师应向学生提供机会学习量的测定,实事求是地记录、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定量表述实验结果等。

(3)要注意实验安全教育。安全使用实验器具(如解剖器具、玻璃器皿、酒精灯等)和实验药品(酒精、酸、碱等)是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教师应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四)改进实验评价方法,建立正确的实验教学导向

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进行评价,系统地收集学生心理和学习情况的信息,对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学习活动以及成果给予评价。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学生做实验和心理变化情况的反馈,不断改进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促进自己更好地发展。

(五)合理安排实验课,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创造条件

变实验大班上课为小班。实验课实行小班上课是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人数少可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独立地参与实验,也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指导更多的学生。

生物实验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初步学会了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实验验证等;初步形成了创造性思维品质,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认识模式,包括从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研究实现知识创新;或者先在理论上获得突破,再通过实践探索实现技术创新,以发展學生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梅静,王玲编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6-37

[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孙志梅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

[4]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吕世虎肖鸿民编.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4

[5]《生物学教学》.禹萍张小平编,2006:2

[6]生物实验教学之我见[J].刘亚娜西北职教,2009:6

[7]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初探[J].黄胜中国校外教育,2010:15

推荐访问: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 实验 生物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