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后6天,中国航天乘势前行,于2003年 10月21日上午11时16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02星和中科院的第一颗小卫星"创新一号"双双送入预定轨道。
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02星,是由中国和巴西共同研制的太阳同步轨道应用型地球资源遥感卫星,卫星轨道高度778千米,倾角为98.5 度,总质量1540千克,设计寿命2年。卫星上五谱段CCD相机的空间分辨率为19.8米,地面扫描幅宽为113千米,观测周期为26天,3天内可重复观测地球上的同一地区。卫星主要用于国土资源监测、灾害、空间环境监测、勘探地下资源等。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又称资源一号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遥感卫星,01星已于1999年10月发射。卫星目前仍在太空运行,已超期服役1 年10个月,为中巴两国获取了数十万景图像和遥感数据。这次发射的 02星在01星基础上,根据其在轨运行情况,进行了可靠性的优化设计,使卫星质量和可靠性得到较大提高。
创新一号小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通信小卫星,卫星质量为88.8千克,设计寿命为2年。卫星上装有处理转发器和收发天线等有效载荷,主要用于数据通信,属于低轨卫星短数据移动通信业务范围。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继这次发射成功后,已取得了六发六胜的傲人成绩。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第72次发射,也是自1996年10月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连续30次成功发射,充分显示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良好的信誉和质量,显示了中国航天科技的实力。
资源一号02星的新特点
作为我国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遥感卫星系列卫星中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它的发射进一步了满足中巴两国广大用户对应用资源卫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星上装有CCD相机、红外多光谱扫描仪以及宽视场CCD成像仪、空间环境监测系统和数据收集传输系统等有效载荷。与已有的其它国家的资源卫星相比,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技术上的最大特点是星上遥感仪器多,谱段多,分辨率种类多,观测周期长短结合,可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且卫星的平台采用分舱设计,具有较高的自主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扩展能力。
其次,02星可利用高码速率数传系统将所能获得的数据实时传回地球,在我国三个地球X波段数据接收站的配合下,卫星传输的遥感图像可覆盖我国全部陆地、海域和邻国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利用星载高密度数字磁带机可获得国外任一地域的图像信息。由于它是多光谱观察,对地观察范围大,数据收集快,有利于动态和快速观察。当卫星飞经两国国土时,可利用本土的地面站各自对遥感和DCS系统数据进行接收。
第三,02星对卫星的平台和有效载荷进行了必要的改进,使资源卫星的平台工作更加可靠,改善了CCD相机数据传输性能,使地面站可以更好控制数传质量;改善了CCD相机因外界因素造成的扰振,使成像质量得到提高;红外多光谱扫描仪及宽视场成像仪在性能及可靠性方面有较大提高;提高了卫星在轨道上的姿态控制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抗干扰性。
展望未来
在成功合作的基础上,中巴两国将联合研制新一代地球资源卫星(03、04)星。03/04星平台将继承01/02星平台,只作了部分改进,但是在有效载荷方面作了较大变动,性能大大提高,其中, 5米/10米分辨率全色多光谱相机,20米分辨率多光谱相机,40/80米分辨率地红外扫描仪以及70米三谱段宽视场成像仪在性能上,有很大提高,数据存储采用固态存储器替代磁带记录器,卫星的重量将有所增大,电源的最小功率也将增大,届时将会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