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命题趋向
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考查3S技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尤其侧重考查在沙漠逃生、交通工具和国土整治、矿产勘测等方面的实际使用。
2.从考核形式上看,信息呈现方式多以示意图、联系图、实际3S信息图和文字、表格等呈现,题型以选择题为主,综合题也有,但分值不重。
3.从能力考核上看,侧重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和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考查了学生关于3S技术的推理和论证能力,图文转换能力。
4.结合国土整治、资源开发、生态建设与保护以及自然灾害监测等社会热点问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全球定位在交通、治安及救助导航中的应用,特别是数字地球的含义可能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点。
二、知识要点
要点一: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地理信息技术是现代地理学的技术核心,它的内涵很丰富,其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三方面: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三者的有机结合,即被称为“3S”。目前,3S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等重大地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和关键技术。
要点二: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1.资源普查:矿产、水、土地、森林草场、野生动物资源等;2.灾情监测: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3.环境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海上冰山漂流。
要点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包括绕地球运行的24颗卫星,它们均匀地分布在6个轨道上。每颗卫星能连续发射一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只要持有便携式信号接收仪,则无论身处陆地、海上还是空中,都能收到卫星发出的特定信号。接收仪中的电脑只要选取4颗或4颗以上卫星发出的信号进行分析,就能确定接收仪持有者的位置。2.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1)军事是GPS技术最早的应用领域。(2)民用GPS主要用于交通车辆导航管理、航空器的定位及导航,以及大地测量、野外勘探、紧急求援、旅游探险、农业监控、生态研究等方面。(3)航海是GPS导航应用的最大用户。(4)GPS空中导航,实现了最佳空域划分与管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以及飞行路线管理,保证了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性和灵活性。(5)GPS还能应用于旅游探险等方面。
要点四:地理信息系统(GIS)——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管理、显示、输出地理信息的系统,具有图形化、可视化等优点,并可及时更新信息,与传统纸质相比,所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灵活。2.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能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地物空间分布及位置分析、趋势分析、模式分析,以及模拟结果等。
要点五:数字地球:就是建立一个“虚拟地球”,用数字化的方法将地球上有关的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装入计算机中,实现在网络上的流通。它的应用领域小到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娱乐等,大到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三、热点分析
1.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相比的优点(1)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并可建立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2)功能强大完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空间分析、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多种功能。(3)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预测。
2.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遥感、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既独立发展又相互促进。遥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3S”技术之间的联系可以简单地用下图表示:GPS(定位)→RS→(提供信息源)GIS→(新信息)用户
四、链接2010年高考
1.(2010年高考江苏卷地理第11题)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示意图。回答下题。
小亮计划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为设计合理的线路,最宜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解析:该题主要要了解三S技术的各自特点和应用范围或领域。要想访问多个国家馆,就要分析各馆之间的距离以及各馆的人流量,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得到正确的方法。答案:A
2.(2010年高考山东卷文综第7题)图2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形象。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下题。
比较两幅形象,可判读和分析出( )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卫星遥感、我国区域地理特征,以及读图判读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题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1989年时,河流入海口在东南方向,而2009年时,该河流入海口则改道向东北入海,选项A错误。由图片可以看出,河流改道后,河流故道南部海岸因缺少泥沙淤积,其面积几乎没有变化,选项B错误。从两幅图片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河口三角洲的面积变化不大,这说明该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绿化工作较好,水土流失减少,选项C错误。显然选项D正确。答案:D
3.(2010年高考福建卷文综第10题)图3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00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下题。
应用GlS技术在图3甲基础上制作图3乙,需要添加的数据是()
A.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B.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
C.各行政区的边界
D.各行政区的面积
解析:考查GIS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由于图乙为2000年的人口增长率图,所以需要1999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才可以计算出2000年各行政区的人口数量。所以选A。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