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探析

时间:2022-12-09 15:15:10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对中国文化遗产(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例,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形势分析,阐述了“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社会意义,探究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抓住机遇,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改进文化遗产保护技术。

关键词:“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路径;龙门石窟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089-02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在历史、文化、民俗、艺术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保护文化遗产,既是对文化的传承,又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增进民族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国家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同时保护文化遗产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文化遗产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文化遗产保护也有了更多的重要意义。

作为历史的积淀和见证,文化遗产可直接激发人们的历史记忆,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践过程中,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各国合作的重要基础。因此,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和西安一样,洛阳也是十三朝古都,也同样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因此,西安和洛阳是丝绸之路上的“双子星”城市。而且,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洛阳也曾是“丝路起点”,在贸易交流、文化交流等方面,洛阳与丝绸之路都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新环境下,作为洛阳一张亮丽的名片 ,龙门石窟对洛阳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的传播,城市经济的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另外,龙门石窟雕刻中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医药、建筑和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尤其以佛教文化为主要题材,充分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辉煌历史以及佛教文化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佛教在世界宗教史中是一个认同度比较高的文化体系,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新形势下,这更加彰显了其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时代意义。

二、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文化遗产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也非某个部门就能完成。文化遗产收藏于民间,扎根于民间,与民众生活密切相联。所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浓厚的社会氛围,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为一项长期的全民接力工程,才能使文化遗产得以保留,使遗产保护工作得以持续发展。要做到全民参与,首先要从增强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开始。在“一带一路”的提出,对国民的生活、思维意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以及经济活动相应增加,在意识上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工作也成为焦点。

1.增强宣传意识

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传播环境下,宣传先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从政策施行、社会舆论引导到商品销售等方面,宣传已必不可少。在“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更加开放自由的宣传环境中,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要帮助公众充分认知文化遗产,引导帮助公众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前提和基础。新形势会带来新的宣传环境和宣传形态,相关宣传部门要充分利用媒介,向受众传播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保护工作的意义以及民众的保护义务和责任等知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站,微信平台等媒介,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媒介,也可以多种媒介配合宣传。

网络平台具有图文结合,超链接等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是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扩大其传播面的重要选择。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理委员会,是龙门石窟的管理单位,他们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其网站页面信息量大,内容涵盖面也很广。

2.增强认知意识

文化遗产认知意识是国民从始至终都要具备的,但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交流更加频繁的形势下,进一步增强对文化遗产的认知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一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如:历史文化进程、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等的文化内涵,有利于认识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崇敬和热爱,增强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

二是对文化遗产的了解。认识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认识民族的历史渊源,体会先辈的创造力和生存智慧,认识文物的珍贵价值。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把民俗、民間技艺等宝贵的精神财富较好地进行保护和传承。

3.增强责任意识

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新形势下,旅游业、商业活动等快速发展,人们与文化遗产(如历史文化景点)的直接接触更为直接和频繁。与文化遗产相关的社会群体构成是复杂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所以,增强人们的责任意识十分重要。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分子,保护传承先祖智慧结晶,保留人类文明瑰宝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在旅游业高度繁荣的形势下,不乏故意损毁破坏文物的现象。对于民众来说,树立并增强历史传承使命感和文化遗产保护责任意识是有必要的。

当社会民众普遍具备这种责任意识,就会相互监督甚至监督相关部门,自觉保护文化遗产,这种保护模式无疑是具有巨大作用的。当然,还要具备一种法律责任意识。

4.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

经济发展是“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带一路”也将会带动包括旅游业等经济的发展,对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开发势在必行。因此,如何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或是如何在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保护,是相关开发保护单位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以历史景点旅游业发展为例,旅游业的发展导致大量游客进入景区,不可避免地会对文化遗产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所以,必须要适度开发,而且在开发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中留一部分预算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不能竭泽而渔,只知道开发利用而不知保护,最后导致文化遗产不可修复性的破坏流失。

三、改进保护措施与技术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面临着新的机遇。

首先,新形势下各国保持对外开放发展,为中国的旅游经济发展带来契机。文化遗产作为旅游业重要部分,可以得到更好传承和发扬,其保护工作也会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同时,旅游经济的发展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其次,各国之间加强合作交流,为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和科学技术交流提供了国际平台。

保护措施与技术是保护工作的核心,要加强学科合作与相关单位、部门合作交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的重点发展方向。

1.运用现代科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之间加强了交流合作,解决了许多领域的难题。同样的,将其他学科的技术运用于文化遗产(尤其是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是效果显著的。“一带一路”的提出,对我国的科学、教育、文化等发展都有积极的助推作用。新形势下,现代科技不断发展,各学科合作更加紧密,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和科学技术也有了更多国际交流平台。

保护文化遗产,首先要加强学科合作,运用现代科技。例如,综合运用现代分析与探测技术,提高技术协同与数据分析能力,研发水下考古调查、发掘和检测分析专用技术装备体系,解决复杂环境条件下文物认知难题;以典型遗址、遗迹和出土文物为对象,系统开展文物的制作材料和工艺技术特征研究,开展文物劣化机理研究及保护修复材料研发,建立文物保护效果评价体系,加强文物保护专用装备研发;针对文物博物馆的信息采集与展示装备以及软件研发还存在较多不足的现状,开发相关信息采集装备,以提高视觉、听觉、触覺、味觉、嗅觉体验的虚拟现实技术和人机交互体验技术;构建包括物理、信息和网络空间交叉耦合的文物知识图谱,研发跨博物馆、跨地域的分布式知识库及综合应用平台,更好地服务于展示;引入和改进空间遥感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构建沿线地区古代文化的谱系和时空框架。

“十二五”期间,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龙门石窟的监测体系开始进行建设。对龙门石窟区域环境、洞窟微环境、文物本体病害、大气环境质量等进行连续自动监测,通过无线传输汇入监测平台。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对石窟文物本体病害、石窟环境因素的监测,而且根据龙门石窟自身特点和需求设计了风化、渗水等方面的研究性监测内容。

龙门石窟研究院与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合作,正在实施三维数字技术工程。三维数字技术是一项全新的、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以三维数据储存和保存龙门石窟信息,在档案建设、考古测绘、文物保护、宣传展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更好地解决文物保护与展示的矛盾,促进文化、旅游、教育与娱乐产业的发展。

2.加强领域合作交流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和社会都提倡强调合作交流精神。这种合作交流不止是在国家之间,也发生在各领域、部门单位之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需要充分的合作交流,以达到优势互补。

为了解决石窟保护中的各种技术难题,龙门石窟先后与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开展文物保护、考古等诸多方面的合作研究。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合作成立了文化遗产保护龙门基地、与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合作成立了石质文物保护研究基地等研究保护平台,扩大交流的广度和深度。龙门石窟与中国地质大学合作,研发的新型无机灌浆堵漏材料,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通过专家会论证。同期开展的国家级合作研究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凝结水在石灰岩表面形成机制的研究”以及国家文物局课题“碳酸盐石质文物定量分析与评价系统研究”等。

参考文献:

[1] 陈映红.从文化遗产日看文化遗产保护———以广西为例[D].广西文化厅,2009.

[2] 王宇.现代性与文化遗产保护[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3] 冯堃.浅谈洛阳龙门石窟风景区遗产资源旅游幵发利用与保护[D].山西大学,2013.

[4] Hunan.世界文化遗产范例:龙门石窟的保护与开发[N].新浪历史,2014-10-22.

[5] 俞海萍,李国强.文化遗产将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EB/OL].光明网,2015-03-31.

[责任编辑:东方绪]

推荐访问:探析 文化遗产 新形势下 路径 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