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园林水体驳岸天然石材评价标准的构建

时间:2022-12-10 13:5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基于天然石材在园林水体驳岸建设中的意义,以及关于水体驳岸天然石材的评价标准至今缺失的现状,从观赏性能、工程性能、安全性能3个方面构建了园林水体驳岸天然石材的评价标准,以期为水体驳岸天然石材的评价标准建立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园林;水体驳岸;天然石材;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9-10218-03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人才引进项目(jsdxrcyjkyxm 201305)。

作者简介吴曼颖(1983- ),女,湖南张家界人,讲师,博士,从事园林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驳岸是形成园林景观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是一种独特的线形景观,在自然界中极具生态学与景观美学价值[1],而天然石材是砌筑驳岸的理想材料。坚固的石材可以保护驳岸,也能使驳岸更趋近自然的状态。水体驳岸利用天然石材的大小、形态、质地和形式与植物、周围环境巧妙地组合搭配,形成不规则的节奏感,使水体驳岸变得曲折而又富有韵律[2]。目前虽然天然石材在园林水体驳岸上的应用量很大,但至今没有园林水体驳岸天然石材的评价标准。笔者将从观赏性、抗风化性、安全性3个方面建立园林水体驳岸天然石材的评价标准。

1观赏性能

中国造园艺术源远流长,古有“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美”的审美认识。石支起了园林的立体空间,水开拓了园林的平面疆域,在园林造景上追求返璞归真、自然和谐。园林水体驳岸天然石材的观赏性评价标准主要从个体性、整体性、自然性、意境4个方面,包括形态、色泽、纹理、质地等16个指标因素进行构建。

1.1个体性

1.1.1形态。石之形态千变万化,有的具有象物之美。形态是石的主体,指石头的天然造型。

1.1.2色泽。气色以自然逼真为美,天然石材有黄、灰白、浅红、浅黑、青灰等多种颜色在园林水体驳岸中,不同色泽的石头巧妙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景观效果。

1.1.3质地。不同的区域、气候条件形成了不同的天然石材质地,因此岩石质地也反映了该地域的特征。天然石材结构的致密性及坚硬度具备抵抗一定外力的能力。

1.1.4纹理。“石看纹理,山看脉”[3]。纹理指石上呈现的规则或不规则的纹路图案,石头经过长期的自然风化和流水冲刷形成图、文、符等。纹理以天然流畅、褶皱深刻为佳。

1.1.5体量。天然石材个体体量的选择要根据景观功能、所处立地环境来选择。通常园林中做特置或障景的石材体量较大,主次石之间要有适当的体量对比。

1.1.6音韵。石头的声音源于物内,而非物外,听觉可以感知的碰撞产生的声音悠扬清越。

1.2整体性

1.2.1造型。造型指占有一定空间、构成,有美感的形象,在园林景观中指天然石材组成的塑造形式。有的天然石材以自然造型出现,但有的也有煅烧、剖切等人为加工的痕迹。

1.2.2布局。是对天然石材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进行总体的立意构思。主石决定整组天然石材的景观效果,次石主要考虑布局的平衡,确定它们的位置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个体间应该有主次之分。

1.2.3体量。指视觉上的体感分量。园林造景时,选石应该从整体入手,为突出体量,主、次石应该有合适的体量对比,以显出艺术造型和界面的对比。

1.3自然性

1.3.1选址。是在进行造景之前对周围环境、当地条件进行论证和决策的过程,并确定天然石材的摆放位置与方式。天然石材在选址中应该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确定石材的摆放方式与位置。

1.3.2自然性。在园林景观中,对天然石材的应用推崇最低限度的人工处理,避免出现过多的人工痕迹,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种植[4],充分利用周围环境,避免过多的人工干预,体现自然、和谐、统一的效果。

1.3.3功能性。指的是天然石材在园林景观中服务性的发挥,如可以用作驳岸、挡水石、提名,为人类提供休憩娱乐等。

1.3.4生态性。根据所处的具体环境,选择适宜的植物与天然石材合理搭配,可以起到改善周围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在园林水体驳岸建设时,应该注意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与天然石材的层次搭配,软化天然石材的轮廓线条,遮挡石材的人工痕迹,形成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的强烈对比。

1.3.5基层处理。指天然石材底部与下界面的处理方式。石材处理应该过渡自然,人工痕迹偏少。

1.4意境

1.4.1人文性。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当地人依赖于生活空间中的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是有含意的[5],要体现当地文化特色。

1.4.2抽象图腾。自古以来由于人们对原始自然的崇拜,石头就被人类赋予各种意义与精神,全部人类行为依赖于符号的使用或由符号的使用所组成[6]。

驳岸属于园林水景的一部分,必须结合所在景区园林的地形地貌、水面形成、艺术风格、材料特性及技术经济要求选择其结构形式。天然石材在园林水体驳岸中可以使空间具有一定的连贯性,起到过渡的作用。空间的连贯性在平面布局和观赏上都具有连绵不断的节奏,显得自然又随意,天然石材通过衔接不同的园林元素,起到软化空间边界的作用。因此园林水体驳岸天然石材的观赏性应该符合以下标准(表1)。

白色、黄色单色系、对比一般有其他颜色纹理交织、对比明显浅红、浅黑为主、交织白色纹理、对比明显质地颗粒粗糙颗粒较粗糙一般颗粒较细腻、较坚硬颗粒细腻、坚硬纹理无或杂乱较杂乱一般较清晰流畅清晰流畅、褶皱深刻、体量主次对比差主次对比较差一般主次对比较明显主次对比明显音韵无或嘈杂嘈杂一般较清脆悠扬清脆悠扬整体美造型生硬较生硬一般较自然自然布局主次失衡协调性差一般较自然协调自然协调体量无主次对比较差一般主次较协调主次协调自然美选址破坏景观效果与环境融合性较差一般与环境较协调充分利用场地环境自然性与周围环境协调性差与周围环境协调性较差一般与周围环境较协调与周围环境协调功能性无不明确一般较明确明确生态性环境差、景观不合理环境较差、景观不合理一般环境较好、景观较合理环境好、景观合理基层处理生硬较生硬一般过渡较自然过渡自然意境美人文性无较少一般较多多抽象图腾无较少一般有体现充分体现

2工程性能

在园林工程中,天然石材的风化是引起岩石力学性能劣化的主要因素[7],风化作用将会破坏岩体结构的完整性和降低岩体力学参数指标[8]。岩石风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可归纳为两大类,即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指岩石的性质与结构,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结构和矿物组成,不同矿物的溶解性差异很大。外部因素主要指水、温度等,地表岩石受到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而发生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变化,并产生新矿物。风化作用导致次生矿物抗水性降低、亲水性增强,从而易崩解、膨胀、软化等;岩体工程地质性质发生变化,岩体力学强度与抗变性能降低、压缩性增大、岩体渗透性增强;削弱破坏岩石颗粒间的连接,形成或扩大岩体裂隙,降低岩石裂隙面的粗糙程度,分解岩石原有矿物而产生次生黏土矿物等,从而降低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9]。

2.1影响岩石抗风化能力的相关因素

2.1.1岩石矿物成分与岩石结构。由于矿物生成条件与地表风化条件的差异,沉积岩抗风化能力高于火成岩与变质岩,深成侵入岩的抗风化能力低于喷出岩。岩石矿物成分越单一,其胀缩性越一致,抗风化能力就越高。如石英,其矿物稳定性极高,几乎不发生化学溶解作用,一般只发生机械破碎作用,有着良好的抗风化作用的特性。长石的稳定性次于石英,同时不同的长石也有差异,通常不同长石的抗风化稳定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钾长石、多钠的酸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多钙的基性斜长石。云母的抗风化作用差异较大,其中白云母抗风化能力较强,而黑云母的抗风化能力相对于白云母就差很多。镁硅酸盐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等)的抗风化能力弱,在风化作用下保留较少,所以这类矿物很少在沉积岩中出现。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的风化稳定性甚小,抗风化作用的能力很弱,极容易溶解于水并顺水转移。硫酸盐矿物(石膏、硬石膏)、硫化物矿物(黄铁矿)和卤化物矿物(石盐)的风化稳定性最低,最容易溶解于水并顺水流失。黏土矿物(高岭土、蒙脱石、水云母等)基本都是其他矿物风化后的产物,所以其风化稳定性相当高,具有良好的抗风化能力。重矿物的风化稳定性差异非常大,有的较稳定,像锆石、电气石等,有的却极易风化。

2.1.2岩石矿物颜色与风化裂隙发育特征。矿物颜色的深浅导致岩石吸热和散热能力的差异,浅色矿物的抗风化能力高于深色矿物,因此酸性、中性火成岩的抗风化能力高于基性和超基性火成岩。组成岩石的颗粒大小越均一,颗粒越细小,岩石的抗风化能力越高。岩石中的空隙和岩体中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岩体风化程度和风化深度,因为空隙和结构面是风化营力进入岩体内部的通道。岩体沿结构面的风化程度总是高于完整岩石部分。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风化裂隙具有无方向性、不规则发育等特点,在微风化带裂隙偶尔可见,在弱风化带风化裂隙发育差,在强风化带裂隙很发育,密集程度高,从而降低岩石的抗风化能力。

2.2天然石材抗风化性评价标准的建立天然石材在园林水体驳岸中的使用虽然历史悠久,但在天然石材的选用时也存在很多误区,有的追求美观而忽略其抗风化性,可能会引起驳岸的断裂;有的考虑天然石材的抗风化性而导致其观赏性降低,这样造成很多不合理的浪费。因此在园林水体驳岸建设中对于天然石材的选择除了其观赏性好以外,还应该要考虑其抗风化性。岩石风化程度的因素复杂,而且岩石的类型也各不相同,各种岩石风化后的形态变化与风化速度也不同,对于园林水体驳岸天然石材抗风化性的标准主要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构建,具体标准及因素见表2。

3安全性

3.1放射性天然石材丰富的质地构造、色彩和表现力是其他材料所无法比拟的[10],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决定材料在园林景观中的表现形式。天然石材美观、耐磨、抗风化等特点,导致其在园林中的运用十分广泛。然而天然石材中含有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关键核素是天然的铀系、钍系和40K,均为长寿命放射性核素[11]。这些放射性核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的γ射线造成人体的外照射伤害,同时释放的氡气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内照射[12]。根据国家按照《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的规定[13],各类天然石材分类控制值见表3。

3.2天然石材的形态安全天然石材要质地坚硬、有韧性,

4讨论

园林水体驳岸中天然石材的使用虽然历史悠久,但随着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对石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太湖石的资源已耗用殆尽,挖掘、评价和应用新的石材,是园林工程面临的新挑战。在天然石材观赏性方面,分为景观观赏效果好、较好、一般、较差、差五级评价标准;在工程性能方面,岩石的抗风化强度分为抗风化能力强、较强、一般、较差、差五级评价标准;在放射性安全方面,按天然石材内外照射指数指标,分为A、B、C三类石材;在形态安全方面,将天然石材安全程度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差五级评价标准。在做驳岸材料时,应该掌握石材的基本特性,选择合适的驳岸类型,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正确应用于园林驳岸工程建设,这对丰富园林水体景观,建设节约型园林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体现地域特色。

参考文献

[1] 树全.城市水景中的驳岸设计[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2] 杨帆.石砌景观的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3] 贾祥云,乔敏,贾曼.中国赏石的分类与鉴赏[J].中国园林,2010(11):92-96.

[4] 张谊.论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J].中国园林,2003(1):52-54.

[5] 俞孔坚,李迪华.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2001(6):3-10.

[6] 怀特.文化科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7] 刘成禹,何满潮.对岩石风化程度敏感的化学风化指数研究[J].地球与环境,2011,9(3):349-354.

[8] 巨广弘.黄河拉西瓦水电站坝区深切河谷花岗岩体风化卸荷的工程地质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2.

[9] 刘新根.岩石边坡风化与侵蚀的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6,8(4):30-33.

[10] 林洋.从认识到认知——关于石头的话题[J].城市环境设计,2009(9):172-175.

[11] 张小林,张佳媚,王世联.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的γ能谱分析[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5,25(3):230-234.

[12] 王南萍,王玉和,张明.天然石材产品及石材矿床的放射防护评价[J].石材,1995(5):5-10.

推荐访问:驳岸 水体 石材 评价标准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