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岩石圈与水循环的关系。A、B、C表示三大类岩石,甲、乙、丙、丁为海陆间循环各环节,箭头a、b、c、d为岩石圈与水循环各环节的作用。读图回答1~2题。
1. A、B、C中,其形成与水循环类型有密切关系的组合正确的是( )
①C—海陆间循环 ②B—海陆间循环 ③B—陆地内循环 ④C—陆地内循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若乙为水汽输送,a、b、c、d的含义和下列地理现象成因相符的是( )
①a—四川盆地多夜雨 ② b—云贵高原多地下河 ③c—东非高原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④ d—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
A. 该区域降水增加
B. 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C. 蒸发量不变
D. 地下径流增加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4~5题。
4. 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
A. 11月至次年1月 B. 2月至4月
C. 5月至7月 D. 8月至10月
5. 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 蒸发旺盛 B. 河道弯曲
C. 地势起伏 D. 湿地调蓄
据悉,2011年6月22日9时至23日16时,重庆万州区出现了今年以来的最大的一次强降雨,导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山地滑坡,农田淹没,房屋倒塌,交通中断,损失较为严重。初步统计28个乡镇,123个村,18.3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18亿元。据此回答6~7题。
6. 这次暴雨洪涝发生时,上图中的水循环环节出现异常的主要有( )
A. a,c B. b,c,d
C. a,b,c,d D. a,b,c,d,e
7. 河流与湖泊具有水源互补的功能,下列四幅小图中(箭头表示水源补给方向),正确表示河流汛期的是( )
A. a B. b C. c D. d
“花环式”海流发电站是用一串螺旋桨组成的,它的两端固定在浮筒上,浮筒里装有发电机。整个电站迎着海流的方向漂浮在海面上,就像献给客人的花环一样。下图为花环式海流发电机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 假如水轮机转子上部的凹面朝向南方,则借助的洋流可能是流经( )
A. 美国东岸的寒流B. 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
C. 南美洲西岸的寒流D. 亚洲东岸的寒流
9. 该洋流可能( )
A. 减缓北上海轮航速 B. 缩小海水污染范围
C. 降低沿岸地区气温D. 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
10. 下图为四位同学分别绘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表面水温图(单位:℃)。四位同学绘制的图中,正确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图,回答11~12题。
11. 图中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图中③①②表示的地壳物质变化过程是( )
A. 从变质岩到岩浆岩 B. 从沉积岩到变质岩
C. 从岩浆岩到沉积物 D. 从岩浆岩到变质岩
下图为目前世界主要板块接触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 图中太平洋里的两大群岛都是( )
A. 火山岛 B. 冲积岛
C. 板块挤压形成的 D. 内力作用形成的
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包含了六大板块
B. 板块的交界处都是消亡边界
C. 最深处位于大洋中脊附近
D. 大洋板块刚好和大洋边界吻合
15. 下图是沿甲—乙之间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P类岩石的成因最可能是( )
A. 岩浆喷发 B. 沉积作用
C. 变质作用 D. 侵蚀作用
16. 读“某区域地质剖面简图”,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A. 断层、向斜、背斜B. 断层、背斜、向斜
C. 向斜、断层、背斜D. 背斜、向斜、断层
17. 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淤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 )
A. 该河段平均流速下降
B. 该河段径流量减少
C. 流域年降水量减少
D. 上游来沙量减少
读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
B. 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 乙地的海拔高于丙地
D. 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19. 甲地常见的地貌类型是( )
某学校组织野外地质考察,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读图完成20题。
20. 当地主要山脉的走向是( )
A. 南北走向 B. 东西走向
C. 东北—西南走向D. 西北—东南走向
21. 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①河流与右图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①河流 ,②河流 。
(2)分别说出①、②两河经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特点。
(3)请在下图模式图中选择两条竖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环节名称,以正确表示上图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
22. 2010年8月4日,在经历重重波折后,14岁的荷兰少女劳拉·德克尔终于可以尝试独自扬帆环球航行。据悉,如果一切顺利,劳拉将于2012年9月20日抵达葡萄牙里斯本,完成整个航行,同时,她将创下环球航海的最低年龄纪录。阅读她此次环球航行计划路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劳拉从荷兰出发后,并未直接向西横渡大西洋,而是先向南航行再横渡大西洋,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当劳拉航行到A处时,该地的气候特征是什么,请分析该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3)若2011年1月劳拉航行至B海域,帆船速度 (较快、较慢),请说明原因。
(4)图中A、B、C、D四地能形成大型渔场的是 。
23. 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来自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监测显示的青海湖水体面积为4321.07平方公里,水位为3193.8米。与2005年相比,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了70.82平方公里,水位上升了0.35米。
材料2:青海湖流域图。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试分析布塔河的水文特征。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高盐度的原因。
(3)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
2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形:甲是 ,乙是 。地质构造:甲是 ,丙是 。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25.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2011年9月14日,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未利用地开发利用的意见》,拉开黄三角未利用地开发大幕,在黄三角地区,除了已经摸底调查过的792万亩未利用地,还有近1 500万亩的浅海面积,每年新生土地近1.5万亩。
材料2:
材料3:
(1)结合材料1、2可知黄河三角洲每年新生1.5万亩土地的外力作用是什么?
(2)黄河泥沙输送量只需要1 000多年的时间就可以将渤海填平,然而渤海却并未被填满,根据材料3解释原因。
(3)材料3中A、B和C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什么?
(4)渤海是我国重要的石油产区。当钻头位于下图中①、②、③层时,能分别探测到( )
A. 天然气、水、石油 B. 水、石油、天然气
C. 石油、天然气、水 D. 天然气、石油、水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2011年11月26日,第四届徒步穿越丹霞山活动在广东省丹霞山景区举行。丹霞山是中国第八项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的首要组成部分。
材料2:丹霞地貌和“中国丹霞”六个风景区所在区域图。
(1)分别指出六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所位于的省区:
①(赤水) 、②(崀山) 、③(丹霞山) 、④(龙虎山) 、⑤(泰宁) 、⑥(江郞山) 。
(2)六个风景区所在省份的主要地形区有 、 、 。
(3)红色砂砾岩在三大类岩石中属于 岩,图示地区的红色砂砾岩发育成丹霞地貌所经受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写出两种外力作用即可)
(4)赤水成为贵州省继荔波“中国喀斯特”之后的第二个世界自然遗产地,试分析贵州岩溶地貌发育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