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潜山油藏蒸汽吞吐热采实践

时间:2022-12-10 18:50: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冷124块潜山油藏由于储层物性差,岩性复杂,原油粘度高,天然能量开发等诸多因素影响长期处于低速开采状态一次采收率低。针对区块开发存在的矛盾,为进一步改善区块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重新评价油藏潜力目标区,进行“蒸汽吞吐”的热采开发实践,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潜山油藏;蒸汽吞吐;热采开发

1 油藏概况

冷124块构造上位于海外河—小洼构造带与雷家—冷东断裂构造带的衔接部位。东临台安—大洼断层,西接陈家逆断层,为一个独立构造单元,为中丰度、中产、浅层、中型孔隙—裂缝型潜山油藏。开发的主要矛盾为:潜山储层物性差,岩性复杂,裂缝发育非均质性较强,其储层预测难度较大;原油粘度高,平面纵向变化大;产能分布复杂,单井产能差异大;天然能量开发产量递减快、地层压力水平低、采油速度低、油井利用率低、采收率低。

2 热采实践主要做法

2.1岩性细分对比

根据岩心薄片鉴定分析,测井资料信息岩性识别,辽河油田陆上兴隆台、牛心坨、前进以及冷家等太古界潜山岩电特征总结出的“太古界潜山岩性测井识别标准”,比结果表明,冷124块潜山储层为一套混合岩化花岗岩及斜长片麻岩,内部夹厚度不等的辉绿岩、煌斑岩岩脉。冷124块潜山油藏上部为片麻岩,下部为混合花岗岩,混合岩硬度大性脆,且裂缝充填差裂缝发育带集中,片麻岩暗色矿物含量多,岩石呈柔性裂缝发育较差。

2.2裂缝识别描述

冷124潜山裂缝非均质性强,孔隙度较低,基质孔隙度较高,与其它变质岩潜山相比,冷124潜山孔隙度相对较高,渗透率相对较低。裂缝以斜交缝为主,裂缝倾角分布以30°~60°分布频率最高。地层可划分上部片麻岩段与下部混合岩段两套地层组合。下部混合岩段裂缝发育程度明显强于上部片麻岩段;下部混合岩段以张开缝为主,上部片麻巖段闭合缝比例高;裂缝发育段的分布以下部混合岩段表现为密度大、单一裂缝发育平均厚度大。

不同岩性的物性发育相差较大,以断裂活动引起的动力变质形成的碎裂岩物性最好,孔隙度平均大于10%,渗透率平均接近10×10-3μm2。其次混合岩与变粒岩、浅粒岩,由于刚性较强,部分岩石呈碎裂质特点,物性也较好。片麻岩类物性最差,平均孔隙度只有1.9%,渗透率平均<1×10-3μm2。基性脉岩中的裂缝绝大多数裂缝被完全充填,有利于油气储集的有效裂缝很少;片麻岩中未充填、半充填的有效缝可占25%。混合花岗岩中完全被充填的裂缝很少,有44.4%的裂缝未被充填。进一步证实混合花岗岩在冷124潜山岩性中可成为最有利的储层。

2.3油层分布研究

冷124潜山主体部位油层发育厚度大,含油井段连续集中,上部片麻岩段油层发育程度差,下部混合岩段油气富集,在两条内幕断层夹持的高垒块油层富集程度很高,解释油层比重96.7%,而高垒块外油层发育很差,解释油层比重3.3%。

2.4产能分布评价,确定潜力目标区

平面上高产井主要集中在油层及裂缝发育的主体部位,呈北东向条带状分布。纵向上集中在混合花岗岩段。产量花岗岩储层明显高于片麻岩,花岗岩产量占71%。通过四性关系、油层产能分布研究,确定油层发育主体部位的混合花岗岩段为热采开发潜力目标区域。

3 开发方式优选,油藏实现热采开发

3.1油藏物质基础

剩余储量丰度227 ×104t,区块剩余储量丰度高,属中丰度。 应用物质平衡法计算区块剩余油饱和度为50.7%。

3.2开发方式筛选

从储层参数条件看,该油藏较适合开展火烧方式开发,但考虑到火烧技术复杂及操作难度大,本次开发暂时不考虑这种方式。对于蒸汽吞吐除孔隙度渗透率相差较大外,其它指标接近筛选标准要求。但由于该油藏是潜山油藏,裂缝发育,孔隙度渗透率指标不能和砂岩油藏指标对比。综合比较,蒸汽吞吐是比较适合区块的开发方式。

3.3注汽参数优化

借鉴砂岩蒸汽吞吐油藏数值模拟优化注汽参数结果,对冷124块潜山油藏影响注汽效果的各项参数进行优化。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同样的注汽参数条件下,油层越厚蒸汽吞吐效果越好,经济效益好。原油粘度越低、渗透率越高、含油饱和度越高蒸汽吞吐效果越好。注汽强度在80-120t/m为最优。

3.4选井原则

立足原射孔井段;油井自然产能高,累产高;构造高部位,油层发育主体部位;生产井段岩性为下部的混合花岗岩;△t>187μs/m,RLLd>70Ω·m有效裂缝段;吞吐井集中选择,便于建立起连续的温度场。

4 结论及建议

实施蒸汽吞吐7井次,区块日产由20t上升到最高的70t,采油速度由0.13%上升到最高0.58%,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为油田的稳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类似油藏的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创新思路是实现区块热采开发的前提;精细地质研究是实现区块热采开发的基础;工程参数优化设计是实现区块热采开发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常斌,贺凯.辽河盆地小洼古潜山裂缝成因及油气藏潜力分析[J].特种油气藏,2013,20(3):47-50.

[2]曾玉强,刘蜀知.稠油蒸汽吴吐开采技术研究概述[J].特种油气藏,2006,13(6):6-7.

推荐访问:潜山 油藏 吞吐 蒸汽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