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新思文库网平台! 工作计划 工作总结 心得体会 事迹材料 述职报告 疫情防控 思想汇报 党课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神舟七号行走太空

时间:2022-12-11 10:00:08 来源:网友投稿

2003年10月,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升上太空,2005年10月,搭载着聂海胜和费俊龙两位宇航员的神舟六号升空,使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行器成为全国人民始终关注的话题。而神舟七号,则将我国的载人航天科学推进到一个新天地中——

新闻背景

9月25日21:10,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三名字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随飞船升入太空。21:30,中央军委委员、飞行任务总指挥长、总装备部常万全部长宣布:“根据北京飞控中心控制报告,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已进入预定轨道,现在我宣布: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9月27日16:43~16:58,翟志刚担任出舱航天员,成为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发射时机有讲究

有关航天专家介绍,之所以将发射时间提前到9月底,是因为这时有合适的发射窗口。所谓“发射窗口”是指较适合运载火箭升空的时间范围。9月底发射,能令飞船在最短时间内见到太阳,保证航天员出舱作业时有阳光,当航天员完成作业返回飞船时,天还没黑下来。飞船发射上天后,要保证各种仪器设备正常工作,需由太阳电池帆板供应充足的电源。太阳电池帆板在太空展开后,有一个起始位置,如果阳光垂直照射在帆板上,就会产生足够的电能;非直射状态下,太阳电池帆板效能就会降低。除此之外,载人航天器发射的最佳气象条件主要包括:无降水、地面风速小于8米/秒、水平能见度大于20公里;发射前8小时至发射后1小时,场区30公里至40公里范围内无雷电活动;船箭发射所经过空域3公里至18公里高空最大风速小于70米/秒。

解密太空行走

人类乘坐载人航天器(指飞船、航天飞机等)在太空活动有三种形式:最初,航天员们是不离开座椅的活动,比如前苏联的加加林、美国的格林和我国神舟五号上的航天员杨利伟,都是不离开飞船座椅的活动。二是航天员在载人航天器舱内活动,做科学实验或者进行观察和生活活动,也可以称为“舱内太空行走”。而现在,已经发展到人体离开载人航天器;只身到太空行动,或者登上其他星球,就像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那样活动,这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太空行走”。

航天员怎样离开载人航天器的船舱呢?这其中有许多关键技术。我们知道,人体是不能在没有空气、压力和氧气,以及高温、低寒的太空环境下生存的。要想在太空生存,就必须把地球上的基本条件带入太空。即把人体需要的压力、氧气,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必要的生存空间等一切条件复制出来,这些条件就是“人体生命保障系统”。目前,在太空飞行的载人航天器都具备这样的系统,以保证太空中的航天员的生存和工作。而到了航天器的舱外,这套生命保障系统就变成了穿在航天员身上的航天服。

“出舱”,看起来简简单单,其实绝不是迈出脚步这么简单的事情。航天员要通过气闸舱的内外两道舱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防止出舱过程中舱内气体泄漏。当航天员出舱时,先打开内舱门,航天员进入气闸舱内,并关上内舱门。此时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舱压,再打开气闸舱的外舱门,这时的航天员就可以“飞”出舱外了。之所以说“飞”出舱外,是因为在太空的微重力条件下,只要航天员碰一下舱体,就能“飞”起来。说是“太空行走”,其实人的脚基本上用不着。设计人员在航天器的里外都安装了一些扶手,航天员用手握住一个一个扶手来回移动身体。或者是通过机械臂,人站在机械臂的末端,然后机械臂伸出去,把航天员送到作业面进行工作。也可以通过载人机动装置,就像动画片里的“铁臂阿童木”似的背一个小火箭“飞”过去。因为现在空间站很大了,“飞”可以扩大太空行走的范围。

太空行走故事多

在载人航天科学事业中,航天员只身进入太空,进行太空行走,其意义非常之大,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当1965年3月,在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4年之后,前苏联用“上升2号”飞船首次将搭载的两位航天员之一列昂诺夫送出舱外进行太空行走时,这既是人类航天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突破,也使前苏联在航天技术方面走到美国前面,这对于正在冷战中的美苏关系,甚至对全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人类“太空行走第一人”列昂诺夫当时还遇到一个有惊无险的小插曲。他的航天服限制层没有做好,使航天服像皮球一样膨胀起来,而气闸舱的口比较小,他回不来了。这时候列昂诺夫跟地面联系不上,而且他的面罩除雾系统也坏了,水汽让他看不到前面,也听不到声音,情况十分危急。幸亏他艺高胆大,自作主张把航天服的压力降低了20%以上,航天服缩小了。太空行走总共只有10分钟,但他从舱外回舱却用了14分钟。据说,这一次太空行走,让他的体重降低了5公斤。祸不单行,在抛弃气闸舱的过程中,飞船的导航系统坏了,结果航天员降落到了距预计地点几百公里的森林里。当时,前苏联的总负责人科罗廖夫,急得泪流满面,指示一定要找到这两位航天员。当搜救人员发现他们以后,直升机先给他们空投了衣服和食物,并让他们回到舱里去保持体温。救援人员到20公里以外的地方专门开辟了一个停机坪,大约过了20个小时后才用马爬犁把他们接回去。现在已经升为中将的列昂诺夫其实是一个很浪漫的人,当他后来驾驶着联盟飞船和美国的飞船进行空间大对接时,把自己比喻为“在太空作画”。

美国也不甘示弱,三个月后,也就是1965年6月,怀特乘坐“双子星座4号飞船”飞行时,也飞出了舱外。从此,太空出舱活动这项技术就为前苏联和美国所掌握了。现在,神舟七号的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我国当然成为第三个国家。对于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来说,这是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也有的朋友不明白了:让航天员出舱活动到底有什么意义?人类可以做的事情不是可以由机器人来做吗?用机器人进行太空行走,比航天员行走要安全得多啊!其实,航天员行走能做很多机器人无法完成的工作,比如维修。空间站运行时间比较长,总会出现一些故障,通过航天员的太空行走就可以对其进行维修,前苏联航天员通过太空行走,组装和维修了他们发射的大型航天站“和平号”。空间站和飞船对接出现故障的时候也需要航天员出去维修。有时候,航天员通过太空行走来回收、维修,释放一些卫星,像美国的“哈勃”空间望远镜,航天员已经维修四次了,纠正了它的“近视眼”,提高了性能,延长了寿命。另外,有的设备即使没有坏,也已经落后了,今年10月对“哈勃”进行的第五次维修就是要给它升级换代。

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孕育着自己的飞天梦,对于其他星球,更是充满着好奇心和探索的热情。载人航天器和太空行走,终于帮助人类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梦想。而神舟五号、六号和七号,则向世人大声宣告:太空有我!太空有中国!

推荐访问:神舟 太空 七号 行走